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双林 程丽红

  摘 要: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模式,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有待提升,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认可度不高,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度不够,信息化教学配套资源有待完善等;高职院校要援培结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强化设计,提升信息化教学效率,构建平台,建设畅通的信息化资源共享渠道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课堂;教學质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改革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使教学环境、方式、结构发生了改变。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与策略产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与组织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高职院校构建信息化课堂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所谓“互联网+”课堂,就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为基础,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课堂教学的活动。“互联网+”课堂能够通过信息手段的应用,充分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推进和实施,融入诊改需求和理念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基础平台和物质保证。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地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进行课前预习,从而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后测验,了解其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中所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利用多样化的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知识普遍缺乏。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搜集信息化素材的能力欠缺,同时,依靠自身的技术水平又难以制作出所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导致信息化课堂的教学质量不高。与此同时,仍然有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仅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搬迁到电脑上的现象依然存在。
  (2)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随着各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高职院校的网络已基本做到了校园全覆盖,这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便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新的模式,构建“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此,基于云平台的教学软件也层出不穷。但是,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充足的网络资源结合基于云平台的教学软件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不足,导致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3)信息化课堂开展的效果依赖于信息化资源是否丰富,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足,课程的配套资源库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如何建立适应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是影响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对策分析
  在信息化教学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1)以学生为本,推行“互联网+”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发放的培养上。在“互联网+”时代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课堂”等相关教学平台,大力推进以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为主的教学改革。通过“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革命”,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教学黑箱变为白箱,以崭新的、开放的、透明的信息化魅力课堂,促进专业群全部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以教学资源为支撑,推广“互联网+”课堂。要实施并铺开“互联网+”课堂教学,必修有强有力的课程教学资源作为支撑。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要注重课程资源的设计、制作、使用和完善,同时要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质量,要保证其能够为学生自主、泛在学习提供服务。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提前分类别制定课程资源的建设标准、教学标准,确保课程资源的建设能够有规划,成体系有条不紊的实施。在教学资源制作上,要融入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技术标准,提升校企联动、双师协同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水平。
  (3)以教师和学生为出发点,铺开“互联网+”课堂。“互联网+”课堂的铺开,与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息息相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成为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和学生团体,信息技术的课堂就难以开展,可以说信息技术催生了课堂教学的革命。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对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工作,通过平时的培训让广大师生意识到课堂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以新的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实施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努力构建充满对话、探究、自主和协作的真实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精心组织各种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如开展结对子活动、分组讨论、随机点将,保证每次课程有至少一半时间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倡导“任务型”的教学,以任务或项目实施教学,通过“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六个环节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工院云课堂”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课前可以通过PC端或手机APP端完成老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进行学前测试;课中能够使用手机实现签到、回答、评论、上传、测验等互动环节,并实时记录全部教学活动;课后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形成课堂报告,对师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实时的反馈。教学全过程信息化实时采集,教师通过分析教学目标达成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实现课堂教学质量自我诊断与改进。
  四、结论
  高职院校“互联网+”课堂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高职院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教师需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构建丰富的课程资源库,为学校的人才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芳,刘翠萍,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2015.04.
  [2]俞君宝,呼梦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2).
  [3]王瑛.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发展难点及应对策略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作者简介:冯双林(1982-),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云计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8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