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专业服务能力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翟秀梅

  摘要: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行业为依托,以鱼类养殖技术国家教学团队为引领,开展订单式培养,融入职业要素,创新“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社会服务能力;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项目研究及实践始于2011年,以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为起点,以水产养殖生产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养鱼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以校企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内涵,丰富教学资源库、建立课程评价体系。该项目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的专业验收,其中《全过程实习培育紧缺人才,校企六对接服务水产行业》典型案例向全国同类院校推广。该项研究成果被评为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 成果主要内容
  1.1 调查职业岗位,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采取走访,专业建设委员会研讨等形式到企业对水产养殖岗位进行调查,与企业合作,一起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构建出学习领域(课程)。以培养出水产养殖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突出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2 确定设计思路,明确教学改革方向
  以水产养殖生产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我院“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途径,以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为依托,实现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课程建設与改革方向,以实现课程内容生产任务的系统化,教学实施的教学做一体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建立公开立体的课程考核体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性,使教学条件的功能完善,达到社会认可的教学效果。
  1.3 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养鱼生产过程为主线,根据工作过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点,通过《池塘养鱼》、《海水养殖技术》、《集约化鱼类养殖技术》3项综合技术和《水产动物病防治技术》、《水体化学分析技术》、《生物饵料培养》、《渔用饲料》、《鱼类学》、《鱼类繁育技术》、《捕捞技术》7个专项技术实现培养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员、生物饵料培养工、苗种繁育工、成鱼饲养工4个职业工种职业人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改造。
  1.4 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企业、学生实习鉴定成绩等调查企业的满意度;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学生的就业质量、满意度等;通过市场调研考察学生的创业成效;通过导师负责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等等方式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分析数据,反馈出教学质量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同时也提供了调整的科学依据,逐渐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2 项目结论与对策
  2.1 实现校企深度对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以企业专家为主体(占70%以上)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训实习指导、成绩考核办法等教学文件的制订,并针对行业发展态势及时对内容做出调整与修改,实现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以“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为主线,把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专兼教师优势互补,将既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又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2.2 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注重艰苦行业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与职业态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开设《企业文化与职业态度》课程,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以“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的职业态度为成绩考核的依据,全面培养学生忠诚、负责、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积极、忠诚、负责”的职业人态度。
  2.3 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实现系统培养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为导向,按职业标准设置课程,以农业部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47站为依托,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以职业资格等级标准作为中职、高职课程内容设计的依据,协调中职、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的延续与衔接,实现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
  3 成果实践效果
  3.1 创新“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水产养殖技术结合养鱼生产的季节特点,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教学改革,实行“1.5+1.5”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1年半,到企业进行1年的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最后半年顶岗就业。“全过程实习培育紧缺人才,校企六对接服务水产行业”案例被推选为全国优秀案例。通过师生共同承担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任务,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水产养殖各生产环节技术、技能,积累了经营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可以增强教师的生产实践、科学研究能力,并且明显提高实习单位的生产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独具特色,深受学生、企业、教师欢迎的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提高了师生的专业服务能力与实用技术能力,服务于地方经济。
  3.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成果显著
  专业通过6年建设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建成《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等6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完成《池塘养鱼》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验收,完成财政部面向三农的数字教育资源与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鱼类增养殖技术》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建成《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完成《海水养殖技术》、《生物饵料培养》2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完成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池塘养鱼》和农业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鱼类增养殖技术》2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3.3 社会评价及认可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高,起薪值提高,创业成效好。订单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参与实践教学实施,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合作企业增至24家,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数达每届毕业生人数的90%以上。学生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达90%以上,毕业生起薪值高。
  3.4 增加社会服务意识,服务地方经济
  水产养殖技术教师被省内、外多家水产养殖生产单位聘为水产养殖生产技术顾问,通过水产养殖技术创新和引进新品种,已累计为多家养殖生产单位创收一千六百余万元。学院建成的鱼病远程诊断系统实训室,利用网络建立水产动物疾病专家库,解决了渔民看鱼病难问题。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承担了建三江农场鱼类标本馆剥制标本的制作任务,一共制作30余种黑龙江水系鱼类剥制标本,受到一直的认可与好评。
  参考文献:(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9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