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祝晓晓
【摘 要】幼兒教育至关重要,但是进行幼儿教育最合适的办法就是通过和幼儿做游戏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这样既能让幼儿学到知识,也可以保留幼儿的天性。而让幼儿体会到做游戏的乐趣是对他们最好的启蒙方式,因为这不仅能够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学习,还可以让他们对社会和生活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幼儿教育;回归自然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
引言
幼儿教育是幼儿学知的启蒙阶段,关系到幼儿认知体系的发展和幼儿独立人格的形成,是幼儿今后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对此,幼儿教育要以适应幼儿发展为前提,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是快乐的、自由的、民主的,要以促进幼儿成长,提升幼儿教育有效性为目的。
一、幼儿游戏回归自然、生活的重要性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所以针对孩子的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慢慢地了解到了让孩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让幼儿爱上学习不能只在教室里面实现,还要在美丽的户外进行,要在保证幼儿绝对安全的基础之上让大自然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幼儿自己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了解了生命的可贵,他们会变得更加勇敢。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幼儿看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天,进而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当前幼儿教育现状
游戏不仅将幼儿与世界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教育幼儿的特殊方式。可是近年来因为家长和教师觉得让幼儿与自然和生活亲密接触会带来危险,所以对幼儿给予了过度的保护,只让幼儿在教室里接受教育。这虽然更好地保障了幼儿的安全,但是却压抑了幼儿的天性。这种只在教室进行教学的单一的教学活动和仅从课本出发的教育方式让幼儿无法获得更好的感受,使教师忽视了教育的本意。幼儿正处在喜欢玩耍的年龄阶段,但是现在的幼儿教育却剥夺了他们爱玩游戏的天性,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虽然这种教育模式满足了家长和教师希望幼儿越来越乖巧的要求,但是却让幼儿丢失了属于他们的那份纯真。因为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安全的担心,所以选择了让幼儿在教室里读书认字,并且用这种方式取代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这个最好的老师。然而喜欢玩耍是幼儿的天性,剥夺游戏的天性则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仍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选择了这种教育方式,甚至还会让幼儿接受一些不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礼仪教育。
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1.开展丰富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年龄段的不断增长,幼儿的独立性提高,初步形成一定个性,在对外界的认知过程中,不再单一地依靠感官感受,通过看、摸、模仿等直观的体验,而是开始学会思考、观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开始希望变成“大人”,什么事情都想要尝试,都想要了解,但由于幼儿本身认知有限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幼儿在实际尝试过程中事与愿违,从而影响到幼儿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甚至威胁到幼儿的安全。对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尊重幼儿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重视幼儿个性需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一个安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强体验,增强感受,这不仅满足幼儿情感需求,增强幼儿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也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对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积极规划游戏场地
幼儿好动,好奇心强,毫无自制力,因此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条件积极科学规划游戏的场地,有效、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比如:春季开展风筝节活动时,教师依据学校操场的实际状况,规划好场地,准备大小适合的风筝,让孩子们拉开距离,分组游戏。进行室内的游戏课时,教师要合理布局,既要给幼儿留出游戏的空间,更要注意安全。规划好活动场地再进行游戏教学,既能发挥游戏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3.优化幼儿游戏教育课程体系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幼儿教育服务的,是围绕幼儿教育展开的,对此,游戏的运用要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要能与幼儿教育有效地结合,以此展开寓教于乐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1.合理地运用游戏,优化教育课程内容。不同游戏内容、不同游戏表现形式对于幼儿的作用也是存在不同差异的,幼儿游戏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要把握结构化、层次化等基本特征,满足不同的教育目的。2.游戏活动要有组织性、多元性,要结合幼儿教育课程整体要求,要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幼儿阶段幼儿思维还不成熟,认知能力还较弱,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都想要去尝试,活泼、好动、自理能力差,同样又比较敏感、脆弱,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幼儿教育的专业性,要照顾每一位幼儿的感受和幼儿的成长需求,要能真正发挥幼儿教育的教育性,引导幼儿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游戏作为一个集体性的活动,在这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游戏是幼儿比较能接受和认可的教育形式,幼儿对于游戏保持很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性,寓教于游戏往往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游戏与课程的融合,改变了以往幼儿教育对教材的依赖性和教学形式的单一性、被动性,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调动课堂氛围,而且在教育内容上更具有表现性,更符合幼儿的认知需求,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能力。除此之外,在集体的环境中,幼儿更容易放松、更容易解放天性,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也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幼儿自我完善、自我成长、自我人格的形成。
四、结语
总之,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规律,既要符合幼儿的主体发展需求,同样还要加强与幼儿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要建立在幼儿教育课程客观需求上,积极创新游戏形式和游戏内容,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幼儿良性、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波. 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分析[J].求知导刊,2015(6):116—116.
[2]王安忠,彭海红,潘祥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探求,2018(03):102-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