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让“诵读”回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翠华
【摘 要】语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真正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在师生的文本细读中学会审美,提高写作能力,让汉语言文字绽放出魅力和光彩。
【關键词】诵读;语感;审美;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一段时间以来,课堂存在着教师“析”得过深,学生“动”得过少的现象。重讲轻读,老师们忽略了引导帮助学生拥有语文能力所依附的载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忽视了几千年来传统的诵读教法。诵读教学被淡漠了,结果呢?不少学生中学毕业后,表达笨口拙舌,理解文意支离破碎,至于脑中储存的语言材料更是少得可怜,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经济改革的大潮开始把口头交际推入语文教学的视野,并提出了一些有待我们解决的课题,口语表达,用语艺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而,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
诵读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是由汉语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汉字是由形、音、义的结合体,字音一般由韵、声、调三部分组成,音节纯一,铺排富于节奏感、音律美,易于上口,表意明确,可以“声入心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几千年的母语教学就是诵读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想把语文课上的再语文一些,必须让语文教学回归到诵读的根本路径上来。
一、初读——进入情境,整体感知
诵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第一基本功。鲁迅先生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然后“自文字到文章”,“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三识”“三美”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形式。诵读时将课文入于眼,看清字形、词语句子,不添字、不掉字,是为了“目治”;出于口,流利顺畅,情词芬芳,是为了“口治”;入于耳,听来抑扬顿挫、声韵合拍,是为了“耳治”;记于心,依文赋情,心旌摇荡,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是为了“心治”;如此眼、口、耳、心并用,根据对文章的感觉和理解,错综地使用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折折传达出来,使耳与心谋。
初读主要是培养正确、流利、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让话说得规范合乎逻辑。在进行朗读实践中,不仅能使比较粗糙的、不够规范的口头语言得到改进,还顺便熟悉了文章的整体框架,理清了作者的思路。例如,朱自清《春》一文,学生在诵读中自主理清了文章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概括出文本重点描绘春天的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几幅图让大家感受到江南春天花草争荣的创造力以及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的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前行。读鲁彦的《听潮》,从落潮到涨潮再到高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三幅大海图——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了然于胸,不管是轻缓舒徐,还是激昂高亢,似乎都可以让读者远离了尘世的纷扰。以欣喜之情为基调,以“听”字统领全文,贯穿始终。
二、细读——展开想象,丰富审美
用词精工的作品,“言简而意无穷”。那深邃绵长的意境,高雅的志趣,只有多读才能提高感知能力,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具有音韵美和意境美的文字,不诵读很难体会到蕴藏其中的美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
由于受阅历和基础的局限,学生有时很难找到走入文本的路径,阅读文本过于浅表化、粗略化。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哪里?笔者认为,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品对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通过联想想象补充作家在文本中所呈现的画面、形象,激活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文本中丰富的审美内涵,有所感悟,是走进文本的捷径。
三、以读促写,厚积薄发
诵读式教学强调在读中感、悟、品、用,这与新课程理念有诸多的契合点。积累材料、感悟语言只是手段,学会运用语言才是最终目的。诵读是学会运用的触发点。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腹中积累了不少诗文的名句、名篇,何愁语言能力不提高?我们常常看到学生作文词不达意、行文捉襟见肘的现象。胸无点“墨”,肯定头脑空空。而语言材料的积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天天习读精彩的片段,犹如与圣人对话,大脑皮层内自然而然储蓄了大量文本优美的语言、精妙的手法。如果写作者对于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旁征博引,文章写得肯定大气,言语行间自然也处处充满智慧,展现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在读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文本的妙处,有了很深的感悟后自然而然地会触发他们的表现欲,通过各种感官把种种感性的活生生的东西物化为内容丰富的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
在教朱自清《春》时,教到“‘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语文兴趣浓的学生,看到作者引用此诗的“杨柳风”,会聪明地脑补上“杏花雨”,增添了美感和画意;一句“像母亲的手抚摸你”,脑补出母亲的种种关怀,给画意增添了一种温暖、舒心的感觉。由此,能否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春风的诗句有哪些?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可以像什么呢?“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此时天下着雨农民还在工作,请联系生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还在工作?工作时农民们又会想些什么?在诵读中,学生学会了一些写景状物的技巧、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选材构思的途径等,定会跃跃欲试,产生“跳起来摘苹果”的愿望。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记忆中最难忘的“春”,他们都能又好又快地写出来。难怪杜甫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菜根谭》言:“伏久者飞必高。”耳闻得来终觉浅,绝知文道要躬读。让诵读教学回归课堂,让悦耳读书声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让汉语言文字绽放出魅力和光彩,必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姜洪义《语文教学须重视朗读训练》(《新语文学习》2008.01).
[2]网文《用多种朗读方法培养语感》.
[3]网文《以写带读,以读促写》.
[4]网文《让诵读教学回归语文课堂》.
[5]网文《如何赏析句子:以鲁彦的〈听潮〉为例》.
[6]网文《以〈春〉为例谈文本细读的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