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同课异构的语文课,应该如何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丽花

  【摘 要】观评同课异构的语文课,首先看“同”:文章成为教学文本之后,哪些内容是大家都在教的。其次看“异”:要看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取向,看不同的教学程序的安排,看不同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从“不同”中看出特点,寻找自我提升的门道。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
  同课异构是现在教研的常态,对这样的课,我们该如何观课评课?
  下面我以我校《皇帝的新装》的同课异构尝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分析,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
  王荣生先生说,教学方法是重要的,然而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因此,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切入点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思考的是如何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宜性以及选择和创生这些教学内容的依据。
  显然,这两节课鲜明地呈现出两种教学内容取向:倾向于写作型和倾向于主题型。按照王荣生教授的提法,你是把文本把定篇来处理,还是当做例文来处理。按照我自己的简单分类方法,你是把文本当做“主题型文本”来处理,还是当做“写作型”文本,或者“语用型文本”来处理。对于这个问题,许多老师虽然还没有清醒的意识,但是在其课中是可以窥见其选择端倪的。
  周老师主要把文本当作“写作型和语言学用”来处理:复述故事、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在他授课的过程中占了一半时间是概括情节和描写技巧,显然是倾向于“技巧”的。邝老师的课堂主要是通过训练学生的语言学用能力来把握复述故事情节的技巧和比较阅读来理解“主题”。那究竟哪种教学内容取向更合适呢?
  我们还得从文本特质来判断。
  从《皇帝的新装》来讲,第一,这个文本具有比较高的文化品质,值得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进入内核。第二,这个文本可能是学生早就熟悉了的,但具有多角度解读的价值,能够推陈出新让学生豁然开朗,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根据这两点可以确定《皇帝的新装》为主题型的文本。
  基于这个原因,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复述故事、学习想象夸张描写的方法,把训练点落在“筛选信息和归纳信息”和掌握某一种技巧上,不说对与错,起码冲淡了文本经典的情味,学生缺乏深度的思考,实在可惜。而邝老师把它当作主题型的文本来教,教学指向作品的深度理解,这种定位是恰当。
  二、从教学方法角度觀课
  那邝老师的课是否就是一堂成功的课例呢?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还要根据学生的经验。这又涉及到课堂教学“常式”和“变式”的问题。
  试从以上两位老师的教学案例来谈谈课堂教学的“常式”和“变式”的问题。
  (一)常式——教师导学型
  这种教法,重整体筹划,重预设,重有准备、有引导,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比较精致。在新课改实施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课遭受了质疑,因为专家们认为课堂上高压导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中了单向思维的死角落,这种课型有变“导”为“套”的嫌疑。
  如周老师课前预习的导学案,由字词教学,到情节梳理、再到人物形象分析,可谓是步步为营。但这样的课型过于注重教师的预设,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变式——学生质疑型
  《皇帝的新装》文字比较简单,学生对情节和主题比较熟悉,如果老师按老路上,这必然会导致的后果是教了学生已经懂得的东西,从而让教学变得索然无味。这类课文,应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可以放手让学生提问,引发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教学就更有启发性、针对性。
  比如邝老师将此文与古文《狂人之细布》比较起来阅读,引领了学生去攀山涉水,找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领略了其中不同的风味。
  这些问题也激发我深入思考文本的兴趣,这种预设和生成的统一让我和学生对《皇帝的新装》的解读有了很多的突破——童话的文体和小说文体不同特点。
  无论那种课型或那种教学手段,我们都主张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而来自名著的篇章和经典童话不但要上出语文味,更要上出经典味。我们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的阅读初感为起点,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式,引学生学习、应用合适的阅读方式,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结论。也就是说,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节生成的,这就是恰当的教材处理方法和教学调节法。
  如今教育界的模式泛滥,甚至形成了所谓的模式旋风。如今流行的所谓模式只是操作说明书,其特点是“拿来就能用”,离真正的模式还差得很远。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没有最好的课堂模式,也没有永远适用的课堂模式。变化最美好,创造最美。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去不断创新,乃是出路。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决》.
  [3]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