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应用于生活,回到生活中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普法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对该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学 生活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生活即课程,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法律意识具有关键作用。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同时也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否则会因缺少生活化教学,从而导致该课程的教学与生活严重脱节,无法产生实际运用效果,更不会引起学生对此课程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实际生活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地联系,让学生学会爱生活,学会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挖掘出与道德、法治的相关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1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生活化的一种教学,实现教学与生活相统一的过程。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应考虑到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道德问题和法治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分析生活现象,让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生活化教学形式虽体现在教学上,但其核心内容仍是围绕学生生活展开的,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应切忌只重形式而忽略内容,要切实运用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对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观念,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该课程知识,还能让学生爱生活、爱学习、爱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现状
  2.1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重形式轻内容
  由于受到社会各界的升学舆论压力,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更倾向于课程的教学进度和知识的传授,把新教材教成了旧教材,仍然是“换汤不换药”,而道德与法治更倾向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方法與过程的运用,对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掌握,现实中的课堂却只体现了知识这一单一教学目标,其他的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教学实践的运用方面都是严重的缺失。这样形式化的课堂教学,不仅出现教学时间分配严重不平衡,而且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乏味枯燥空洞,让学生逐渐厌弃这门课程,学生的身心和思维成长方面都不能得到很好引导。
  2.2初中师生关系不够亲密
  师生之间因年龄、阅历、思维方式、接收信息来源等方面的不同,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在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教与学之间传递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一些不和谐问题。有时候教师会因为“教师”这个角色,表面上看是有利于管理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导向,但实际上却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师生沟通畸形化,从而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基础知识教学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师生关系只有通过“生活化的师生沟通”方式,来减少师生之间的存在的认知层面不同步或情感交流阻碍问题,教师通过不同方式观察学生的生活问题和生活现象,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用语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学生亲近于教师,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平等、有序。
  2.3师资力量薄弱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教师应具有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教育学知识、道德伦理知识等综合性知识,这在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而言,却是不现实的。拉萨市绝大多数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一部分是法学职业毕业、一部分是思想政治学毕业、一部分是其他专业转为本学科的教师等很多复杂情况,真正具备综合性知识的老师,非常少。教师因缺乏知识专业性导致课堂教学出现问题的现象,是非常明显的。
  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建议
  3.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教学备课中,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案例或者事例,在此事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用贴近学生生活日常用语的方式,将教材专业术语口语化,以生活情境表达的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简单化目标,以减少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帮助学生积极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时积极走近学生生活,关心学生生活状态,了解学生日常,在教学内容生活化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能动性特征,关注学生的意见表达,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3.2教学方法生活化运用
  教师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克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被限制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之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运用情境表演法、小组讨论法、模拟法庭、辩论法等很多,这些方法都可以实现教学生活化的运用,比如,教师在进行“社会道德——以礼待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框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遇到的真实生活场景,进行情境现场改编,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其他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又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和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有助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知,形成正确思维趋势,也让他们对知识内容有更形象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生活化运用,是师生课堂互利互赢的局面,更是一种启发益智的教学方法。
  3.3师生关系生活化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种重要角色,师生关系也是课堂上最重要的关系,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学习兴趣。由于师生之间有各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师生关系出现问题甚至僵化,导致学生不愿学习或者厌学,因此,为了防止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的,最好的状态就是师生关系生活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该以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在进行情景教学或者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倾听者、观察者,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应该是表演者、表达者,师生双方之间关系的生活化,可以激发双方建立起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课堂内外,教师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爱护,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充分表现出对老师的喜爱和尊重,以朋友的身份关心老师和跟随老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这样的师生关系在长久的生活化引导之下,就能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4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脱离了生活,那么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就会变得空洞无味,也无法产生真正的实际作用,与课程设置初衷相差甚远。更不利于学生初中生活的健康成长和为未来人生奠定丰厚的底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能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发挥最大作用,而且也是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的一种引导和转变。实现师生双方互利共赢、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马虎.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26).
  [2] 马再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读天下,2017(22).
  [3] 彭娟,王强.生活化教学艺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 考试周刊,2016(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9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