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语课堂上联动观察、思维与表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观察的过程伴随着思维与想象的品质,观察因思维想象而丰富,想象依托观察而真实,表达凭借观察与思维想象而自然灵动。在小语课堂上联动观察、思维与表达,也就能有效训练学生的习作表达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观察;思维;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曾在《拿起笔来之前》一文写道:写文章难不难决定在动笔之前的准备功夫怎么样。准备功夫够大,要写就写,自然合拍,无所谓难。现在很多学生害怕习作,一拿起笔脑袋一片空白。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设置的“观察” 习作单元主题就是个例子,其旨在培养学生“留心、细致观察”的品质。其实,观察的过程也伴随着思维与想象的品质,观察因思维想象而丰富,想象依托观察而真实,表达凭借观察与思维想象而自然灵动。在小语课堂上联动观察、思维与表达,也就能有效训练学生的习作表达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本文將揭示观察、思维与表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推动表达思维的训练,最终提高习作能力。
  一、观察之道有理节
  (一)循序渐进,学观察之法
  笔者以《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从翠鸟的外貌、动作进行观察;细致观察到草地变化并能进一步找出原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了方法后,笔者再用表格帮学生梳理观察的要素,让学生试着用这些简单的方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观察表格不能一成不变,应一步步加深。第一个表格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第二个表格不仅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并且能进行细致地观察。通过两个表格的观察记录,不仅让学生发现了观察的有趣之处,而且还能进一步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所发现有所得法,学生对观察就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有了简单操作的支架。
  (二)多种感官,发现生活之美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就是要“把眼睛擦亮,把耳朵叫醒,用心灵歌唱”。三年级的孩子刚开始都把观察停留在眼睛看,进一步引导,学生很快用上“眼看、耳听、鼻闻、嘴尝、手触、心想”多种感官观察。在课上,笔者也把实物带到班级,让班级同学先说说自己看到的苹果,然后用手触摸用鼻子闻闻,现场咬一口说说什么滋味并再闻闻此时的味道,最后让同学想一想看到这个苹果你心里有什么想说或者想起什么。通过层层剖析,学生对多种感官的观察方法了然于胸,激起了用多种感官观察的兴趣。
  (三)亲身体验,感受观察之趣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那么,在观察方面,如何使学生“诗”兴大发呢?笔者想,让学生真切地去接触他所观察的事物,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源头活水。学生虽然习得了观察的方法,但是写出来的文章还是死板应付,缺乏真实性,于是笔者就带着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例如,第一次让学生写观察到的玉米,大部分学生只写了用眼睛看到的玉米,语言乏味而且写不到几句话。于是转换了方式,首先让家长准备一道水煮玉米,学生在家先观察煮熟的玉米的样子和味道,然后尝试一颗一颗吃和大口大口吃的感受,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在课堂上,笔者拿了未剥开的玉米让学生观察,有的学生眼睛亮,想象力丰富,想象成玉米穿了衣服留了胡须甚至还有头发。然后剥开玉米观察未煮的玉米和煮熟的玉米的差别。同样是观察玉米,有了生活经验,学生真切地进行观察,写出来的文章变得丰富多彩且真实有趣。
  二、思维想象述观物
  学生习得了观察的方法,写的文章精彩多了,但存在思维混乱的问题。只有头脑中有了清晰的思路,写出的习作才能表达具体精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习作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使学生表达出自己主观感受,实现习作的个性化。也就是说,学生的习作要有创意,就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与众不同的文章才能表达出来。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
  (一)多重角度巧立意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并训练学生根据同一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不同立意引导学生去写出富有个人感受的习作。部编“习作例文”给了很好的指引。《我家的小狗》作者从生活中的事件入手,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王子”的淘气可爱。同样是写小狗的可爱,我们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小狗外形的细致描写;旁人对我家小狗的评价;小狗为家里做过的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打破思维单一角度的封闭性局限,思维才能获得更大的空间,思维的敏捷性和新颖性就能体现出来。
  (二)发散层面探奥秘
  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序、仔细观察的同时,适时地精心设疑,促其思维,为说写打下基础。学生在作文中产生了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的愿望,思维活动就会积极地活跃起来。指导学生观察玉米时,笔者就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煮熟的玉米和刚摘下的玉米有什么不同?大口大口吃玉米和一颗颗吃有什么区别?看到玉米你又会联想到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能边细致观察边进行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
  (三)思维导图理脉络
  脉络的连贯,才能使文章有条理,才能文从字顺。三年级的学生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思维导图来理清学生观察到的一系列事物。比如在教学《搭船的鸟》笔者就这样来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也就让学生学着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把自己观察的事物的几方面写出来,并能排顺序,这样下笔写时就很有条理。
  三、由口及笔练表达
  表达分为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应遵循“先说后写”,为书面作文的训练作铺垫。因此,口头、书面表达应同时抓,缺一不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所以,在习作观察中也要训练说话,坚持让学生先观察后说,便于记忆积累观察所得,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都得到发展。在学生说话训练时,让他们学会在头脑里先有简单的思维导图,做到心中有想法,慢慢养成先想后说,边思考边说的习惯。
  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亲自体验过的事情,能坚持做说结合,做后说一说,再现生活,便于总结、积累、记忆作文材料,锻炼说话能力,为书面语言奠定基础。在观察这一单元笔者很重视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说出来。说出来的过程中如果有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或者发现学生观察的盲点也能及时进行指引。每一次的书面习作都要让学生在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进行。这样,书面表达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难题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会观察,多深思,敢表达,他们的习作内容会越来越富有真情实感,语句描述会越来越流畅自然,形象刻画会越来越生动传神。
  参考文献
  [1]邱云.写作文练好五项日常功夫[J].全国优秀作文选,201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