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全产业链茶产业产品流通模式运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受诸多问题的阻碍,而建立全产业链模式下产品流通体系有利于保障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据此,本文以全产业链为视角,以浙南茶叶市场为研究对象,对浙南茶叶市场流通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构建路径,进而构造出全产业链模式下茶产业产品流通体系基本构架。
  [关键词]全产业链;流通模式;茶叶市场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受到重重阻碍,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浙南茶叶市场为研究对象,从全产业链视角探讨对松阳茶产业产品流通体系进行重构的对策,进而改善该县茶产业产品流通困局,促进该县茶产业有机运转。
  2 浙南茶叶市场的流通模式
  “浙南茶叶市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是松阳县发展茶叶流通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交易量、交易额连续多年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该市场茶叶除满足本省需求外,销售网络同时覆盖上海、江苏、山东等全国20多个省市,并且其推出大量茶事活动,连续举办了11届“中国茶商大会”。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载体,在商品集散、价格形成、服务提供等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松阳县茶产业流通以浙南茶叶市场为主导,这是一种批发市场主导型流通模式。在此模式中,浙南茶叶市场作为交易的平台,茶农户、茶商(当地以及全国各地)、加工企业作为茶叶流通的重要主体。
  3 浙南茶叶市场流通存在的问题
  3.1 市场管理无序、体系不健全
  茶叶品种繁多和众多市场参与者容易形成市场混乱的局面,而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产品标准以及行业管理的不健全使茶叶行业的经营出现更多混乱的局面。目前市场主要还是提供初级茶产品的交易,服务内容单一,设施简陋,经营理念、管理手段等与现代市场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此外,市场交易中收购商短斤缺两、恶意压价、强制去除过多的袋子分量;茶农以次充好、掺杂、上下袋品质不一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经营理念缺失,发生质量纠纷工商取证困难等问题矛盾突出,市场体系建设健全亟需进行。
  3.2 信息不对称,产销难以有效对接
  信息传递的阻塞会造成交易双方无法及时根据市场供需状况成交价格,生产者无法及时得到准确的市场需求,也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浙南茶叶市场中,茶产业经营主体还是处在一种弱小散的状态,产业内部分工协作形式、内容以及产业与产业之间协作缺乏。而茶农户更是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分散经营等自身局限性,流通市场交易环节不断增多,市场交易信息不畅等因素不能保证交易信息的及时性,从而使茶叶产地和销地之间的缺乏信息传递功能,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供需衔接失衡,产销难以有效对接。
  3.3 流通交易成本高
  浙南茶叶市场具有“集”和“散”功能,在松阳县茶产业中处于流通主导地位,这体现了茶叶必须经过流通多个环节过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最终造成流通交易成本高。同时,由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主体也逐渐增多,使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不断上升,茶叶的零售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3.4 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低附加值产品在产业链中的处于低端。市茶农是市场产品的供应主体,且其仍然是传统的加工方式,导致茶叶产品的附加值低。另外经销商大多仍然采取单店单一的销售模式,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完全不接触最终用户,没有新的市场渠道突破,完全依赖于积累的客户关系,狭隘的销售渠道不利于未来发展。
  4 全产业链模式下茶叶流通模式的优化分析
  全产业链模式是指所有环节以消费者和市场为导向,管控产业链源头,实现纵向打通、横向协同,实现上、中、下游资源整合,形成覆盖育种种植、物流加工、产品营销、品牌推广等多个环节的全产业链和全流通体系,创造实现价值最大化。
  4.1 产业链上游——自建生产基地
  松阳茶产业的现状是种植、加工、销售分离,导致了各环节普遍“散、弱、小、乱”,各主体缺少研发、品牌建设等实力。那么在整个茶产业链上游,建立自己的育种基地、种子研发所,掌控优良的品种;通过建立种植及生产基地,与科研高校或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证优质原料供应。从自然因素考虑,茶园易受天气影响,防灾能力弱,茶树生长生态与安全保护不够会影响茶叶生产,所以应该优化茶园设施,实现基地升级,实施茶叶物联网智能化应用。引进智能化茶园管理新方式,实时监控茶园的雨量、光照、土壤养分、病虫害情况等,对茶叶生长、采摘加工、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实现茶叶农技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打通农技与茶园的“最后一公里”。
  4.2 产业链中游——自建加工企业
  茶产业链中游环节是指自建加工企业,对茶叶进行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从整个产业链层次讲,初级加工追求的是规模经济,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是由于高要求的技术加工决定的。以松阳县浙南茶叶市场加工行业发展情况看,初级加工的技术含量低但其占比很高,而精深加工的技术含量要求高但其占比较低,且其科技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在茶叶原料及其加工产品流通实施全产业链模式时,应建立精深茶产品研发制造基地。茶叶加工企业通过合作、并购、引进或自己建立生产基地的方式控制加工环节,坚持科技兴茶,研究茶叶循环利用途径,注重高科技终端产品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加快茶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精深加工实现茶叶从初级农副产品到工业产品的转化,解决中低档茶叶及废弃物的根本出路,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绩效优势。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创新制作工艺,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改进茶叶制作、包装和品位,研发更多的新产品,实现高中低档次互补,避免低档次竞争。
  4.3 产业链下游——创新销售渠道,培育特色区域品牌
  产业链的下游包括培育销售特色区域品牌和运输等。对松阳茶产业发展来讲,下游是其创新茶叶流通渠道建设和建立自己特色品牌营销阶段。结合“互联网+”,串起松阳茶产业链,在茶产业生态链上构建虚拟组织平台,使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在这个第三空间里实现快速、实时、高效的沟通,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同步推动茶叶电子商务发展,拓展茶叶销售渠道。加快现代物流园建设使用,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全面推进以主枢纽物流基地、茶叶物流服务和生产生活物资配送为主的综合物流功能区建设,使之成为浙南重要物流集散基地及区域零担货运物流中转枢纽,为松阳社会经济和茶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其次,政府整合上下游的资源,重点培育2个地方品牌:名优茶——“松阳银猴”和大众茶——“松阳香茶”,支持企业建立“松阳银猴”和“松阳香茶”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营销渠道。浙南茶叶市场除了保持现有的散装茶批发功能外,要创新发展以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性市场(即B2B)的经营和以最终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性市场的经营。再者,打造互联网金融,茶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可利用互联网金融解决资金借贷问题;再次,政府可牵头申请设立网上茶交所,通过网上茶交所引领茶叶标准、聚合交易、凝聚文化。最后,互联网营销。政府和茶企借助互联网营销可通过以下方式,如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互联网旗舰店、网页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进行互联网营销。
  5 结论
  通过对浙南茶叶市场的分析,提出松阳茶产业产品全产业链模式下的实现路径,重构松阳茶产业产品流通模式体系,有助于克服在该流通体系中所导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進而促进松阳茶产业健康发展,实现茶产品流通产业化运营,给消费者提供无污染、健康、放心、达标的茶叶产品。(指导老师:曹长省)
  [参考文献]
  [1] 张艳.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中国鲜果流通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贾履让,张立中.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 隋博文.多重视角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考量[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