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农村的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市去打工了,导致农村留下了许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突出,尤其在语文学习方面学困生的问题很严重,文章对此提出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0129-01
  一、留守儿童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留守儿童家庭不完整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业化的不良产物之一,是城乡差距太大的突出表现之一。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家庭不完整。留守儿童的父亲母亲都是年轻的劳动力,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农村的年轻劳动力都到大城市里打工去了,把孩子和老人留在村子里。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留守儿童的学业就没有保障。爷爷奶奶的年龄太大,无法监督留守儿童学习。而且在农村,许多留守儿童都要帮助家里人在田地里做农活,被剥夺了很多本应该属于学习的时间,所以很多留守儿童就变成了学困生。
  2.农村教学条件落后
  农村的经济水平低,相应的教育资源就很差,没有一个像样的学校,没有一批像样的教师。十里八村只有一个学校,只有几个甚至一个教师来教所有的学生。而且课本短缺,没有配套的教育设施,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这樣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生活,留守儿童是不能很好地投入学习中去的,所以很多留守儿童就会变成学困生。而且,农村留守儿童除了课本很少有可以阅读的书籍,这就导致留守儿童对语文不感兴趣。
  3.农村对语文这一学科的不重视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学好其他学科,否则理解能力不够,就不能理解其他学科。但是在农村,大家都秉持着数理化是最重要的观念,并不看重语文教学,觉得语文不学习也行,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对语文学习热情不够,最后变成语文学困生。
  二、促进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完善农村的教育资源配备
  农村的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基础事业的一部分,国家要关注农村教育资源落后的问题。没有完备的教育资源,我国农村的教育就发展不起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就提不上来,城乡就依然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要逐步完善农村的教育资源。第一,至少要保证留守儿童有地方学习。第二,要往农村派更多的教师。因为只有语文教师比较多,教师才有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三,国家要投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让农村的留守儿童也可能用上电脑,运用这样的工具去学习,去了解外面的世界。留守儿童在了解了大山外面的繁华世界之后,就会有想要走出去的热情和动力,就会提高学习的热情,克服自己的学习障碍,努力学习。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成好学生。
  2.提高农村对语文学习的重视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工具,但是目前农村的学生一直更加重视数理化,而不是语文。这一错误的认知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规劝。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实际去传达这一重要的思想,帮助留守儿童转变这一错误的想法。只有提高了农村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才能促进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成绩。
  三、结语
  留守儿童也是我们祖国的花朵,也要认真仔细地浇灌。而且农村的孩子更能吃苦耐劳,所以一定要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但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很低,教育资源落后,所以要不断完善教育资源,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遗憾,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沈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J].教书育人,2013(16):12-13.
  [2]李瑞云.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80.
  作者简介:凌雪鸿(1978—),女,广西兴业人,小学一级教师,专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