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理”促沟通以“练”促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教材每个单元及整册教材之后,都会安排整理与复习,尤其是六年级下册更是安排了一半的版面来整理与复习,可见整理与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它不仅要巩固加深已学知识,更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功能。
  【关键词】整理与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14-01
  一堂成功的复习课,应落实三点:理、通、练。”理”,即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綱挈领的目的。“通”,即融汇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练”,即提升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六年级的总复习要求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全部整理与复习,具有时间短、容量大的特点,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内容多而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兼顾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那么如何才能达成课堂高效呢,通过多年的实践,终有所得,下面我将以《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我的心得:
  一、在合作中梳理
  课前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整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样安排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六年级综合复习课知识容量大,课堂的重心应放在“对比澄清、沟通生长、拓展提升”上,对于知识点的整理可以放手让学生课前合作完成。
  2.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整理与复习的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培养就开始了,学生经历了低年级的“参与式整理”——中年级的“师生合作式整理”——高年级的“尝试自主式整理”,学生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与方法。
  3.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学习组长的引领下,将知识点的查漏补缺落实到位,为课堂上能力的提升做好基础铺垫。
  二、在情境中激活
  课始用视频呈现“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独特美感,并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起对三角形更深的探索热情。
  三、在梳理中沟通
  三角形的性质、公式定律等多而零散,基于学生的课前整理,课中只要帮助学生将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沟通,使之形成脉络,让学生能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解决综合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对比中澄清
  为避免“冷饭重炒”,应减少单纯模仿、重复操练的机械内容,要针对易出错、易混淆、难掌握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务必让学生学得透彻,学得明白。如:《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中,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设计如下:
  王爷爷家的屋顶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求三个角的度数。
  开始时有学生马上答“60度”,接着有同学反驳“这是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在学生的争论中,终于有学生向我提出质疑“少了条件吧?”,此时,我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在孩子澄清理由时,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清晰化。接着,我给出一个条件“已知一个角是70度”,问“现在你能解答吗?”学生信心满满,快速进入解题状态,在集体评议时,争论又起:有的学生认为三个角为70度、70度、40度;有的学生认为三个角为70度、55度、55度;还有的学生则认为答案为以上两种。通过争论,一致认为这题有两种答案,即:70度为顶角时;70度为底角时。通过这一设计,既让学生深入透彻地掌握了各知识点,更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学会思考的完整性及严谨性。
  五、在拓展中提升
  课堂中,通过精妙的设计,实现数学思想的提升、数学方法的提升、综合应用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如:在《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中,设计如下问题情境:王爷爷种了一块等腰三角形菜地,有两条边分别是2M和5M,在菜地的外面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此时引导学生:对于题意不能清晰领会的几何题,可以采用画图的分析方法。学生在画图时会面对“谁是底”的选择,这就需要用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去判断。这一设计既巩固了三角形周长、三边关系等知识点,又教给了学生“作图”的分析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该着眼学情,立足“人性回归”的创新观念,依循“以理促沟通,以练促提升”的策略,真正实现复习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1]马爱钊.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总复习指导建议探寻[J].新课程(上),2019(02).
  [2]郑学武,李廷华.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策略的思考[J].学园,2014(20).
  [3]姜莹.浅谈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师,2013(28).
  [4]周春香.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3(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6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