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珍

  【摘 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开发智力和提升各项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新课改深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成为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数学作为小学学习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只限于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处于数学思维养成的重要时期,而数学思维的养成将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义与方法展开讨论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95-0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的教学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在改革中应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培養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也具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必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学科,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上课认真听讲了,课后的习题也没少做,但是就是学不好数学,遇到数学题感到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无法从数学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在一、二年级时比较直观,学生只要记住知识点就可以,但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数学就要用到逻辑思维,一些逻辑思维不强的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有困难。等到初中学习平面几何的时候,空间想象力不够的学生会感到很迷茫。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以往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会限制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及训练,因为我国小学数学课本编排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因此在教材编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知识结构体系编排的过程中,并不会将小学生实际思维情况作为依据,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中各个知识点之间有一定跳跃性,小学教育阶段中学生的思维难以跟上教材中知识点的跳跃速度,不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规律,因此小学生对数学教材的适应性不是很强。如果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听懂课程,那么肯定是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及自信心造成一定影响,甚至还会对小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情况造成一定影响。现阶段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思维一般都是以固定的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各个知识点的抽象性比较强,在此背景之下,想要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做出保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一些游戏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在教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一组写着数字的卡片,然后说出一个数字,让小组内的成员利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凑出教师说出的数字,比一比哪一组能够快速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下让学生学会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及合作交流能力,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动手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感知觉非常敏感,此时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加入一些动手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些水、一个大瓶子和几个小瓶子,告诉他们大瓶子里装了多少水,让他们自己动手把大瓶子里的水分到小瓶子里面,并记住每个小瓶子有多少水,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难的题目,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大瓶子可以装5份水,小杯子可以装2份水,那么如何利用这两个杯子配制出一份水?让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
  3.引导、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数学思维培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教师还应当逐渐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使用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先进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一定发散思维能力。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概念之后,教师需要更多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依据求质量这一项原则,向学生布置开放性和发散性比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及讨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及总结问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也就可以让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发散性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思考与创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授“简单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回答“三角形是什么”。由于生活中存在很多三角形的事物,学生会回答出很多答案。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三角形的特性。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2.学生不善于归纳总结。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常常以完成为目的,没有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的意识,而学好数学的关键恰恰在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此,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总结,培养他们的总结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方式。
  3.过程形式化。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的安排过于形式化,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单纯为了完成教学活动而设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开始阶段。教师应通过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丽霞.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7(12):97.
  [2]何萍.小學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才智,2017(25):49.
  [3]张建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11):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