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新政府会计制度已开始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之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沿用的收付实现制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政府会计制度的账务核算和报表编制较为复杂,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要求更高。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全面执行面临的问题,梳理工作执行中的重点及难点,从事业单位实际出发,进一步做好制度落地生效,提出了搭建双功能会计核算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将“实提”折旧和摊销落实到各部门、加强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及时反馈,强化考核监督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政府会计制度
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已不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新《预算法》的要求,即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会计年度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报政府财务报告。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与修改新的会计制度准则,一定程度上能辅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行,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探究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促使政府会计制度更好地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服务,以推动事业单位走向长远的发展道路。
一、 事业单位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分析
1.改革后的“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会计核算操作难度大
随着财政部近两年关于事业单位应用政府会计制度文件的先后颁布,以2017年25号文件及2018年23号文件为主,事业单位必须依据文件中的相关规定于2019年开始将政府会计制度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该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分别采用双基础反映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双功能执行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双报告提供预算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这种“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会计核算方式既统一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财务报表,又保证两套制度相互衔接又适度分离。另一方面,当前功能相对单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只能满足收付实现制的基本需求。如何做到既能实现权责发生制又能实现收付实现制的“平行记账”功能,需要借助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撑,否则不仅加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新修订的政府会计制度中,新的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而且由于两种制度的核算基础不同,还会使会计核算产生差异。
2.折旧及摊销的核算缺乏合理性
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普遍采用的“虚提”折旧和摊销做法,未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计入当期支出或费用,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而不计提则不断拉大资产账务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影响单位内部对成本费用和资产的有效管理,阻碍政府成本核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有效推进。而且由于事业单位资产取得方式多种多样,有政府采购、自行采购、公开招标、上级划拨无偿调入等,取得方式不同导致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不同,会形成资产入账价格与所得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容易引发税务风险。
3.政府部门编制财务报告的难度大
随着“5+3”科目体系的引入,财务报告编制的难度不断加大,财务会计要负责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部分,预算会计要负责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部分。单位应按照准则的要求,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政府决算报告,还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中政府财务报告附注。财务报告的编制有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财务数据无法做到全部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例如,在单位合同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按合同确认收入,与预算项目相关的资产折旧无法全额计提等问题导致编报财务报告时需对现有数据进行调整,专业判断性强,符合重要性原则的前提下人为因素难以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二是不同核算基础与各自核算范围平行记账的工作模式,涉及现金收支业务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分别核算,不涉及现金收支业务仅在财务会计核算,需要财务人员明白其中的钩稽关系,并编制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调节表来重点反映两种制度下的经济业务差异。三是存在附属单位的事业单位需编制合并报表,合并报表需抵消内部交易事项,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态。编制合并报表抵消事项对于财务管理人员难度较大。
4.财务管理普遍弱化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但单位普遍存在重资金使用轻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重财务核算轻监督控制的情况。单位领导关注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忽视预算监督及绩效考评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多以记账为主,财务管理停留在基础层面。二是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单位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三是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已习惯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无法充分领悟制度内在的含义,对于制度中没有明确的业务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对于平行记账处理过程中的“脑筋急转弯”需要财务人员熟悉掌握制度。
二、加强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措施
1.搭建双功能会计核算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
政府会计制度以财务会计为主,然后辅以预算会计对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内的现金收支进行核算。由于传统预算会计核算存在缺陷,例如,会计信息高度分散、碎片化,仅以现金制为基础,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有关的财务信息。引入财务会计核算正好可以弥补预算会计核算的缺陷,在分散细化决算报告基础上编制反映整体财务状态的综合财务报告,在现金制基础上引入权责发生制,在反映预算执行基础上反映资产负债等信息。事业单位按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联系软件开发商及时调整现有财务信息系统,包含在一套系统下建立两套核算模式、分析調整预算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及财务会计期初余额,对漏提折旧和摊销的资产进行补计提、将基建账套纳入“大账套”,实现数据正确转换。同时,单位要树立业务与财务相融合的理念,在强化财务监督职能的同时,要求财务工作深入业务层面,了解业务需求,为更好地服务业务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 2.落实折旧及摊销的新规定
政府会计制度规范了固定资产会计计量转变为“实提”折旧和摊销,单位要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的效用并且保证资产的安全,积极将“实提”折旧和摊销落到实处。具体到实践中可以组建资产清查小组,分工合作,清查前先制定清查计划和明细表,然后让各部门对使用的固定资产的开始使用日期、年限及使用部门等要素进行自查,然后将报表上报清查小组核查;接下来进行实地盘点并核实相关情况,最后再进行账内固定资产和账外固定资产的盘点,为折旧打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清查过程中,内外部审查小组和监察小组都需积极参与,以避免出现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资金浪费或者损害单位利益的情况,并最大限度地盘活各部门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此外,预算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在1―5年,而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通常大于6年,实行实提折旧和摊销,则导致两个时间周期完全脱节,当项目结题验收时但资产折旧和摊销依然继续,结题后的折旧和摊销该如何分摊,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创新选择折旧及摊销方法。
3.加强培训,提升财会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针对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准则及要求等,事业单位要对财务相关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全面掌握新制度,提升自身职业水准。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不走样,着重培训政府会计制度准则的内容,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负责,需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单位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培养既熟悉单位内外部环境又熟悉政府会计核算的专业人才。第二,在平时工作中,单位应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政府会计制度及相关知识体系,从收付现实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使自身发展符合新制度下的要求。第三,建立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对工作中取得杰出业绩的财务管理人员可适当进行物质奖励,对于工作态度懒散、怠于学习的财务人员进行惩罚,反馈到个人绩效考评中,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除此之外,单位可以借助中介机构引进专业人才,比如通过咨询管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专业指导,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4.实施情况及时反馈,强化考核监督
事业单位应按照要求扎实做好政府会计实施的相关工作,并将单位实施情况及工作计划书面报送上级单位。尤其是将新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问题,及时地收集并有效反馈至上级单位。上级单位也应组织学习小组重点关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实施过程遇到的共性问题及难点,分析解决方案,组织小组内学习研讨。同时,上级单位定期考核各单位政府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并将结果纳入财务管理年度考核评比。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全面推进政府会计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对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着重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问题,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工作效用,推动事业单位走向长远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琪.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下的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9(08).
2.程枭枭.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應用探析.纳税,2019,13(01).
3.王娜.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纳税,2019,13(01).
(责任编辑:刘海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