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傅靓 王文涛
摘 要:小班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有较大的不同,文章阐述了在小班化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在此模式下小班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小班化;问题导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2-002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017
一、小班化教學的形成与问题导学模式
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西方的小班化教学方式逐步为我国的教育界所了解。经过沿海发达地区的探索,进入21世纪后,更多的地区和学校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同时,随着高考改革,由于选课带来的小班也在普通学校中时常出现。小班化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对适应传统大班教学方式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等人1969年提出的“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式”暨四阶段解决问题过程,教学方法上构建了“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模式以问题为教学的核心,非常适合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步骤分为六步:1.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激发问题意识。2.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发现情境中的问题。3.分析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分工、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4.解决问题。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评价学生解决问题方案,提供必要的指导。5.展示成果。指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6.评价反馈。学生检查有无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最为简单快捷。教师总结学生的解决问题方法,提出反馈意见。
二、问题导学在小班化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教师方面
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不仅仅要考虑最后要达到的目标,还需要考虑学生在学习中步步提升的小目标,并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和现状,不能设定过高或者过低。
2.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改变原来简单的教师讲、学生练的单向交流方式,教学中要师生交流。多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引导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教师尤其要防止习惯性的“一言堂”,要主动转换角色,熟悉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学方式。
3.教学过程的把握。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发展,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又不能干预过多,替代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临场应变的能力,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4.备课方式的变化。采用问题导学的小班化教学,在备课阶段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尤其是问题的设计要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设计要符合以下四个特性:科学性,问题要符合学科规律,指向明确,表达准确;合适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启发性,问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连续性,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一步步深入探究。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模式的调整。学生的水平不同,能力有较大的差异。为了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首先在设置课程目标时要采用分层方式,逐层次设计有关联又有难度差异的教学任务,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在教学中采用分组方式,将能力差异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安排在一组,互相促进和提高。最后,为了促进学生的互助,将学生的评价方式由原来的独立个体评价,改为小组整体评价,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
2.学生的互助学习。学生习惯了各自独立学习,小组互助式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教会学生,从形式上开始分组,再从组员负责的事务,最后到每位学生在小组中主动帮助同学,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长期训练,才能有所成就。
(三)学校方面
1.评价机制的变化。教学的评价机制要从以往单纯唯分数论转变为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分数作为最简单的评价方法,被大多数教学评价方使用,但是同时也丢失了很多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内容,比如无法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学习情绪等要素。
2.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小班化教学必然带来教学资源投入的增多,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学校配套资源都需要加大投入。也需要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投入,建立更多适合小班化教学的课程。
3.对教师的培训。小班化教学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做根本性的变化,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从教学各个方面为教师做出准确示范,并在教学中不断修正以往不适宜小班化的教学方式,最终才能形成适应小班化的教学方式。
三、小班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针对学生学习中参与面不够的问题,教师在问题导学中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针对采用小组学习效率低的问题,要设计有一定指向性的问题,变大问题为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性。也可以变大组(6人)学习为小组(2人)学习,两人互相监督,互相督促。
针对教师作用弱化的问题,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学习初做引导者和组织者,设计好小组学习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等。学习时注意督促学生,遇到问题要与学生合作解决。
针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或主动性不足问题,可在教学中设计自我学习环节,并保证一定的学生自我学习时间,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思考后再进一步参与后续的小组学习。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班化教学特点的研究,教师充分了解小班化教学的特点,从而可以发挥“问题导学”模式的优势,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由此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秦澎.小班化教学“问题导学”模式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4).
[2]房安荣,徐伟莉.小班化教学中参与教学策略的探究[J].大众心理学,2007(1).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傅靓(1977.8— ),女,汉族,江苏镇江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王文涛(1977.9— ),男,汉族,江苏镇江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9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