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莹

  【摘要】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渐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合作学习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于此,结合教学经验,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等方式,探究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以期对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课堂 合作学习 策略
  一、引言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中,合作学习颇受广大小学教师的青睐。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学各科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作为一种新引入的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等方式了解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合作学习目标设置、内容选择等不充分,教师组织能力、课堂把控能力不强,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对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探究一些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以期对广大同仁有所裨益。
  二、小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施的有效性策略
   1.小学教师应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有效分组
  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是在学习小组中进行的。因此,有效分组对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教师分组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4至6人为宜。如果成员数过多,那么每一个人发言的机会就会太少,无法将学生的真实水平充分展示出来。相反,如果小组成员数量太少,小组内讨论往往难以展开,容易造成冷场,而且这样的讨论也会缺乏一定深度,难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二是小组成员的构成要科学合理。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混合分组,起到互补、帮扶、竞争的效果。可以采取教师指定分组和学生自愿搭配相结合的方法。既考虑到了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也照顾到了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
  2.小学教师应对课堂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筛选
  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内容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因此,学习内容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切忌盲目、无主旨,防止沦为纯粹的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学习内容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合作学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有效方式,因此学习内容的选择应当建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相对熟悉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帮扶,取长补短,进一步消化所学知识,进而达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的良好效果。在综合实践课堂中,合作学习能更有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设置《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主题实践课时,教师要设法重现乌鸦喝水的真实场景,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群策群力,达到预期实践目的,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深度,进而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是学习内容选择要具有可讨论性。比如,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易混淆的知识点、难以理解的篇章和实践中的问题,往往通过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似懂非懂慢慢地转变成越说越清,越辩越明,起到“拨开云雾见青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好作用。例如,在语文课堂讲授《狐假虎威》一课中,针对有些学生对课文段落划分产生了分歧的情况,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展开深入讨论,相互交流,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深入分析,逐渐领会课文分段的方法。
  三是学习内容选择要具有可拓展性。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学习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可拓展性,设置的主题能够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自我展示的平台。例如,在语文课堂讲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你们认为这样好不好?提出你的观点并给出你的理由。这样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给了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然后,教师抓住时机,把认为好的学生分成一组,认为不好的分成一组,展开更加有意义的讨论,使学生在思辨中、讨论中对国家的历史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适时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3.小学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当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主体是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开展应起到把控全局、关注个体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情绪变化快,思维较为活跃,良好的性格品质尚待养成。因此,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重点是那些学习水平较差、性格较为内向等问题学生,不能只重视对优等生的教育,而忽视了或放弃了对问题学生的辅导。例如,在语文课堂中讲授《秋天的雨》一课时,让学生在小组内放声朗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多种朗读技巧和方法,如男女生搭配朗读、小组间竞赛朗读等形式,让那些不善于表现、不愿意表现的学生通过朗读,增强自信心和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小学教师应当对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价
  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环节结束并不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环节。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还必须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首先,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达到查缺补漏,扬长避短的效用,并加深彼此对所学知识的熟识度和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要对此次合作学习以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全面性和鼓励性。毕竟学生由于知识能力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其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教师作为合作学习活动的把控者和指导者,应当从理性的角度,对整个合作学习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有深度的评价。学生是否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环节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合作学习的结果与预期是否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教师评价的内容。同时,教师除了对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之外,还应当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
  三、结语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各科教师,尤其是语文及综合实践课教师,要时刻抓住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努力提高小學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结合所任教学科特点和某一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并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科学合理地把控组织实施和有效评价合作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李雪燕.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王雅慧.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董开一.小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不足及应对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05):27.
  [4]王兰清.如何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5]谢静芳.让互动探究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绽放光彩[J].吉林教育,2014,(7Z):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