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旅游服务类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坚 王蕴韵

  [摘要]文章指出旅游服务类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在地域、薪酬、期望、创业动因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进而分析了职业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旅游服务类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对策:利用政策红利展现“家乡的魅力”,引导学生服务地方旅游业;利用优秀校友、行业精英树立“榜样的力量”,坚定学生从业旅游的信念;抓住时代契机,着力“国际化办学”,拓宽旅游服务类学生的眼界与格局;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引导旅游服务类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期望;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认识市场、激发其“探索精神”,将旅游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旅游服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王坚(1972-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王蕴韵(1984- ),女,浙江嘉兴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12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浙江省旅游类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20163667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2-0062-05
  职业价值取向的研究是青年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领域理论研究的共同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职业价值取向的研究呈现出对象分类不断细化、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的趋势,但尚未有针对旅游服务类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研究。随着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各级就业管理系统、毕业生问卷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旅游服务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就业动机、薪酬待遇、学历提升、职业发展路径等有关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数据被详细记录下来。本文通过分析、提炼、对比与解读这些数据,分析了旅游服务类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指出了当前旅游服务类学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选择倾向,进而提出了引导旅游服务类学生养成理性职业价值取向的具体路径。
  一、旅游服务类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
  1.关注区域定位与新业态发展,地域选择理性化。社会因素,特别是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就业政策,是学生职业选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就业只能遵循国家分配工作的原则,几乎没有择业的概念,缺乏自我意识;改革开放以后,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成为常态,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开始凸显,职业价值观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是“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因此,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人才与就业政策,成为影响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背景下,沿海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招收外省生源的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外省生源毕业生就业时面临“去或留”的问题。随着国家各项支援计划、配套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很多毕业生看到家乡发展的机遇,可以理性地选择就业地区,不再盲目留在沿海发达城市,回乡就业的人数与比例持续增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以杭州为代表的旅游城市(镇)不仅酒店业等传统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新兴的民宿、互联网旅游等行业新业态也吸引着旅游服务类学生投身其中。因此,虽然外省生源毕业生回乡就业比例增加,但旅游服务类学生毕业后留在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就业的比例依然保持一定的规模。以浙江省为例,虽然近四年旅游服务类毕业生的省内就业比例持续下降,外省生源回乡就业比例逐年上升,但是留在杭州就业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0%左右。
  2.薪酬驱动力显著,职业规划意识增强。“90后”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薪酬是自我价值的最直观体现。企业深知毕业生就业时的关注点,在招聘时非常重视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宣传。笔者对旅游类应届毕业生进行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学生的薪酬期望每年都在提高,从最初的三千元到现在普遍预期起薪四千多元。随着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与深入,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得到增强。
  通过分析旅游类学生的离职原因可以看出,因为薪资和职业发展而选择离职的比例超过50%,其中,超过30%的毕业生因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而选择离职,超过22%的毕业生因为“薪资福利不理想”而选择离职。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显示,2017届旅游类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平均薪酬为4595.57元,对比前三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平均薪酬,每年递增400元左右。由此可见,“职业发展空间”与“薪酬待遇”已成为毕业生选择职业与诱发离职的两大动因。
  3.职业起步锚定“高起点”。旅游服务类行业的从业门槛并不高,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旅游服务类学生在就业市场颇受欢迎。一方面,旅游类企业特别是新兴的民宿类、乡村旅游类企业急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其他行业的企业看重旅游服务类学生有良好的礼仪素质、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在招聘服务类岗位时也非常青睐旅游服务类学生。针对旅游服务类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空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毕业生就业后表示对自身职业发展有信心,超过20%的毕业生在三年内晋升到主管以上职位,晋升水平明显高于全省毕业生的平均水平。随着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比例的扩大,以及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旅游服务类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或出境就业。2018年,选择升学与出境的旅游服务类学生已超过总数的15%,而在五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8%。针对继续深造或出境实习就业的旅游类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62.28%的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找到更好的工作”;23.35%的学生是“为了获得更多、更高的知识”;只有4.79%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本来的专业、想换专业”,这说明旅游服务类学生愿意提升自身学历与能力,从而为投身于旅游行业获得更高的起点与更长远的发展。   4.职业期望与企业实际有偏差,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旅游服务类学生的就业起薪连年提高,职业规划意识也有所增强,但学生初入企业时通常从基层服务类岗位起步,学校所学知识与技能不一定满足企业要求,薪酬待遇需要经历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有所提高,职业发展通道也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明朗。因此,学生进入企业前对工作内容、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空间的期望总会与初入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这容易导致毕业生入职后产生心理不适应的现象。针对旅游服务类毕业生毕业一年内心理适应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心理上“完全适应”“适应”与“基本适应”的总数一直稳定在80%左右,但近三年选择“完全适应”选项的比例有所下降,且略低于所有专业毕业生心理适应度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旅游服务类学生初入职场后心理适应度良好,但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还有提升空间,旅游类高校的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在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中,企业对旅游服务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而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抗压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则明显低于前面几项指标,旅游服务类高等院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
  5.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成为自主创业的两大动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高等院校普遍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各地区和学校的创业氛围日益浓郁,学生在校创业和毕业后创业的比例也逐年提高。据统计,旅游服务类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创业率在5%左右,而毕业三年后的创业率则明显上升到10%左右。从创业的出发点来看,当代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动机与其父辈们的创业动机有了很大区别:20世纪90年代的创业潮,创业领域的选择通常与政府政策导向、社会经济领域变革息息相关,而当今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领域时,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这从创业学生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得到验证。针对毕业生选择创业领域的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32.79%的创业学生将“个人兴趣”作为选择创业领域时的最主要因素;29.15%的创业学生将“市场需求”作为选择创业领域时的最主要因素。由此可见,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已成为影响当代创业学生选择创业领域的两大主要因素。
  二、旅游服务类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引导策略
  1.利用政策红利展现“家乡的魅力”,引导学生服务地方旅游业。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区,如果想吸引高素质的旅游服务类人才,要将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并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出台各类人才优惠政策。以浙江省为例,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等地区相继出台了新的“人才落户”政策,而绍兴市、湖州市、温州市等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則牵头举办了大型招聘会,打出“应聘有补贴”“参加有交通补助”等口号,让人们看到了地方对于人才的渴求与诚意。高等院校向社会培养和输送旅游人才,应大力宣传各地区的人才新政,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并在就业指导中注重专业特色、融入行业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到地方基层就业,从而促进当地的旅游事业发展。同时,高等院校还应积极引入地方旅游相关企业来校招聘,通过举办专门的基层旅游企业专场招聘会、宣讲会,给地方旅游企业更多展示的机会,引导旅游服务类学生关注新业态、服务地方旅游。
  2.利用优秀校友、行业精英树立“榜样的力量”,坚定学生从业旅游的信念。高等院校要充分重视职业理想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不仅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也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息息相关。高等院校还要坚定旅游服务类学生从业旅游的信念,努力营造一种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校园氛围,在旅游行业的各领域挖掘一批专注于“工匠精神”的专家大师,宣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使师生能够在心态和行为上有所触动,树立“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职业态度;提倡师徒制或导师制,依靠言传身教的传承,发挥师徒制价值,建立一个共享的氛围和共赢的机制,并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行业精英的资源,通过结对子、师徒制、实习实训、访谈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旅游服务类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了解职业发展前景,从而激励其投身于旅游业。
  3.抓住时代契机,着力“国际化办学”,拓宽旅游服务类学生的眼界与格局。高等院校应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发挥行业优势、扩大合作交流”的要求,通过引进优质资源、扩大校际交流、提升合作层次、加快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合作能力的国际化旅游人才。
  第一,实施多渠道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举措。进一步整合国内旅游教育资源,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专业院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世界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开展深度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建旅游教育机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输出中文导游、中华厨艺、中华茶艺等中国旅游职业教育标准;主动对接旅游企业需求,对接旅游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协同旅游相关企业“走出去”,为当地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第二,深化多元化的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要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跨境学习、国际化工学结合、境外办学四种培养类型,优化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路径;大力推进国际旅游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引入澳大利亚“培训包、资格认证框架和质量培训框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开拓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教育输出过程中,充分融入专业内容和文化元素,从语言教学、专业标准和中国文化融入来促进两国人文交流,为当地旅游市场培养喜爱中国、了解中国且懂中文的旅游人才;吸引各类长短期留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校学习交流,打造留学生教育品牌。
  第三,构建高素质的国际化师资队伍。高等院校要优化招聘管理工作,落实师资队伍建设各项政策和计划,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鼓励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选拔优秀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争取国际旅游职业教育的学术话语权;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公派留学项目,支持教师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开拓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业务能力;拓展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开展教师海外深度访学,让更多的教师接受国际化的教学培训,具备国际化师资素质,着力提升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第四,做强交互型的国际旅游教育资源。高等院校要依托合作办学项目,遴选国际化程度较高或者发展空间较大的专业与国外优质院校合作,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强化实践教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实训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全力推进专业国际化建设步伐,广泛参与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教育质量认证和世界厨师联合会(WACS)等专业认证,加快提升专业的国际化水平。
  第五,建立全方位的国际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高等院校要拓展培训基地的涉外业务,依托境外培训资源在培训基地的优势,充分对接政府和企业资源,承接海外员工培训,重点拓展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援外培训。
  4.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引导旅游服务类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期望。针对“90后”大学生,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浙江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慢就业”“高期待”等现象,高等院校应积极引导学生面对基层岗位起步、起薪不高、服务对象层次复杂等现实问题,调整学生不切实际的职业期望。高等院校可以邀请企业家走进校园,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励旅游服务类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针对地区经济、行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结构矛盾突出的现象,高等院校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就业期待,理性就业。高等院校还应充分利用行业和地方政府资源,与行业协会和地方人才开发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引进高质量就业岗位,除每年举办全校性大型招聘会之外,各二级学院或各专业还要配合举办小型的、灵活多样的、针对性强、匹配度高的专场招聘会。此外,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前置”,不仅将就业指导融入新生始业教育,还要积极探索将职业规划课程和职业规划讲座推广至高中阶段学校,将职业规划意识传递给高中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旅游行业就业意识。
  5.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认识市场、激发其“探索精神”,将旅游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优质导向。高等院校应围绕加深产教融合、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以我国旅游业“互联网+”“文化+”发展大势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认识市场、激发其“探索精神”,将旅游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第一,推进实践教学、产学研创新服务、社会服务三融通。高等院校要依托國家和省级服务平台,在“教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项目化实践教学管理机制,鼓励教师将依托平台开展的社会服务项目转化为实践教学项目,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同步实施项目化教学,探索高水平的工学结合新模式,打造一批社会实践“金课”,实践教学课时要占总课时50%以上。
  第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高等院校应以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创业学院建设为依托,建立涵盖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等重要指标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制,鼓励以创业代替实习,以创业方案代替毕业设计,大力支持学生返乡创业,做现代新型农民。
  第三,建设旅游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高等院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课程群,围绕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开发旅游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并针对创业意向强烈、创业能力突出的学生,开设“项目+大赛”创业提升课程群,通过系列课程群建设,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金课”。
  第四,搭建“三平台”助推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高等院校要搭建旅游产业孵化平台,与特色小镇、旅游度假区、旅游创客基地等新型旅游市场主体合作,建设一批基地型创业学院分院,扶持学生的创业实体发展,积极推进“创业学院进小镇”;搭建旅游类专业实践平台,依托重点专业群综合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熟悉初创企业的运营环节;搭建旅游类创新创业赛事平台,通过“项目+大赛”模式,举办创新创业挑战赛,参加“挑战杯”、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旅游创客大赛等高规格大赛,挖掘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并推向社会和市场。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特别是“90后”大学生,成长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造就了他们有别于其他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研究旅游服务类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不仅可以为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技能培养、职业兴趣培育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吸引高素质、创新型旅游人才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新,张文阁.“90后”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才智,2015(3):30-32.
  [2]刘建荣,钟运华.“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122-124.
  [3]王辉.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其引导策略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0):36-39.
  [4]刘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引导机制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24):93-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4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