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廖曦 顾平

  摘 要: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紫砂器加彩技艺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装饰手法,探讨了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研究。同时,解析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发展成因,从清代加彩紫砂器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出发,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紫砂器加彩技艺的重要地位,凸显紫砂器加彩的艺术魅力,展现其历史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
  紫砂艺术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种,直到现代,宜兴的紫砂艺术更是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保留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在历代众多古诗词中,都有对紫砂器的描写,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宋代开始就已经出现紫砂器,而其真正起源于明代,繁盛时期则是在清代。清代紫砂器制造技术先进、名家辈出,这其中的紫砂加彩技艺更是直达巅峰。这时期的紫砂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器皿器具,更是融入了当时社会的人文风情,代表着当时最流行的审美观和艺术象征。加强对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研究,既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研习,也是对传统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发展背景
  紫砂器加彩技艺完全不同于常见的如紫砂印版、泥绘、嵌丝、贴花、刻绘等装饰手法,是一种类似于瓷器彩绘,但又有所区别的手工艺技术。传统的瓷器彩绘技艺主要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不同的工艺形式,如这其中的釉上彩便是直接在烧制完成的白釉上进行彩绘。而紫砂器加彩技艺,则也是类似于釉上彩的手法,待紫砂器的器型烧制而成后,再于棕褐色的素胎上进行彩绘,然后再继续通过800°~850°的二次烧制直至完成。这种经由加彩技艺加工而成的紫砂器具有强烈的装饰感,华丽多彩又不失典雅之气,绚烂夺目却又不会太过庸俗,给人以尊荣奢华之感。相比于未经加彩的紫砂器来说,加彩后的紫砂器更具有观赏价值。
  紫砂器加彩技艺最早出现于明代,繁盛时期则是在清代,近代已逐渐失传。紫砂器加彩技艺发展萌芽的第一个阶段,便是明代。基于文人饮茶文化的盛行,这个时期有不少紫砂名家出现,如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而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时大彬的紫砂作品中,便曾有类似于加彩紫砂器的产品出现,那是一件雕刻有多种纹饰的朱漆紫砂壶。这件由时大彬所绘制的别具风味的加彩紫砂器,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中,被称为“紫砂胎剔红漆执壶”。而清代则是紫砂器发展的第二阶段,以釉彩装饰的紫砂器为主。在这个时期,紫砂器的造型和风格有了较大的改变,基于宫廷需求,其开始于宫中作坊造办处来对紫砂器进行彩绘加工,待器型烧制好之后,再用釉料来描画,然后再对其进行继续烧制。同时,由于对外贸易的兴盛,加彩紫砂器备受外国人士的喜爱,因此其作为外交中重要的礼物赠品,开始了大量的生产。除此之外,加彩紫砂器能在清代得以昌盛的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个时期具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条件,当时清代在紫砂制作的泥料、工具、技法等方面突飞猛进;借助西方绘画理念和技法的融入,当时人们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更为变化多样,在彩绘技术上愈加先进。加彩紫砂器尤以在康、雍、乾3个时期最为鼎盛,之后即使到民国初期,其也被众多人所喜爱,紫砂器加彩技艺亦尚有流传和一定程度的创新。
  2 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装饰手法
  清代紫砂器加彩中最为重要的生成条件便是釉彩。元清时期的釉彩,使用的是铅料、玻璃三元以及土料,后期延伸出珐琅彩、粉彩等。珐琅彩和粉彩的原料几近相同,差异只是在于制造地点、部分流程以及艺术风格的不同。因此,我们主要解析以下两种装饰手法:第一种是全彩装饰手法。全彩装饰指的是在加彩紫砂器的时候,整个紫砂器都要进行彩绘。这种方法对釉料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遮盖力,在上完色彩之后,需严密盖住底色,只能留有釉彩。所选色彩的种类没有要求,既可以是单色系,也可以是多色系。如果将全彩再进行细分,则可以分为通体全彩和局部全彩,如乾隆末期以后多为全器绘饰,而乾隆中期以前多是局部装饰。通体全彩,指的是整个紫砂器素胎都要进行加彩,所实施的加彩技法要根据紫砂器的大小来定,如果是体型较大的紫砂器那么可采用泼釉的方法;如果紫砂器偏小,那么可采用浸釉的方法。局部全彩在技法上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只是会根据造型需求来保留紫砂器不对其进行加彩的部分。
  第二种是点彩装饰手法。点彩指的是在紫砂器的素胎上,进行画面的描绘,或是只用彩色线条来装饰,抑或通过图案纹样的绘制来对紫砂器进行装饰,范围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大部分的紫砂器都能进行点彩装饰,因此在釉彩的运用上不会受到限制,无论是粉彩、珐琅彩还是洋彩,都能够运用其中,釉品的类型也十分齐全。其次,在装饰题材的选择上比较多样,可以加彩装饰鸟兽虫鱼、花卉植物等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神话故事,如雍正时期的紫砂器装饰题材尤其丰富,鸟语花香视效出众,而乾隆时期则大量涌现更为奢侈华丽的图案。
  3 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价值
  紫砂器加彩技艺能够在清代达到巅峰,不仅是因为当时具备发展紫砂器加彩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而且其能将紫砂器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在充分展现加彩审美艺术性的同时,也满足了当时的物质文化和外交需求。清代时期的加彩紫砂器在制作过程中,与景德镇的粉彩瓷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多数加彩器以茶具为主,这是因为茶叶、茶艺的发展带动了当时社会对茶具的需求;尤其是清代时期,除了宫廷和文人之外,国外也开始大量需求瓷器来进行饮茶,这就为紫砂加彩器的制作、生产和贸易,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在清代国力强大的时期,我国与西方国家、东南亚国家的瓷器贸易十分频繁,清代的瓷器生产也处于一个极为旺盛的时代,在这其中,以欧洲人的饮茶及茶具需求量更为庞大。在这种经济文化背景之下,鉴于欧洲人的生活习性和审美喜好,部分紫砂器开始专门针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加彩装饰,对原来的紫砂器进行因地制宜的华丽包装。其造型设计也多以欧洲人喜欢的块面线条为主,许多清代加彩紫砂器的体型都比较大,分量颇重。在进行加彩描绘装饰的时候,也会参照外销瓷器的要求来进行布局,常常是以多层次为主;在装饰题材的设计上,则以植物图案为主,以此来满足外销的要求。
  清代加彩紫砂器对原本的器物进行了更加符合宫廷审美、西方审美的美化和装饰设计,除了在器物造型上能完全符合茶具的基本功能需求,丰富多样的色彩和极具审美性的纹饰和画面,更能彰显出美好的寓意,这些都符合当时社会紫砂器主要消费阶层的艺术审美追求和意识精神形态。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工艺与审美的融合,不仅关注技艺的进步,还融合了当时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还是欧洲外来文化的冲击,都让加彩紫砂器变得更有特色。虽然加彩绘制后的再一次烧制,偶也可能改变紫砂原有材料结构,导致釉彩渗入,影响茶叶味道,但我们依然无法否认加彩紫砂器的存在意义和内在价值。
  4 结语
  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对匠人的要求非常高,匠人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还必须拥有大量的工艺技术知识。在当时,精通紫砂器加彩的匠人并不太多。加彩紫砂器能逐步成为清代宫廷、外交中备受青睐的器物之一,是因为加彩后的紫砂器具有较好的观赏性,造型独特且融入绘制了多样的内容;釉彩的装饰给人以高雅华贵之感,同時又显得古朴而典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由于存世数量较少,常被行家用来陈列和收藏。加彩紫砂器仍然完全保留其原有功能,在提升其美观性的同时,也并未忽视紫砂器的实用性,同样是各种茶叶冲泡品茗的最佳用品。清代加彩紫砂器的产生和发展对紫砂的设计制造工艺、社会审美文化以及对外贸易交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芬.浅论清代紫砂壶艺术[J].福建茶叶,2009(02):66-67.
  [2] 韩荣.清代紫砂加彩饮具研究[J].中国陶瓷,2012(05):73-76.
  [3] 田惠芳.探析紫砂壶艺术的美[J].文艺生活(下),2015.
  作者简介:廖曦(1978—),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传统造物设计研究。
  顾平(1965—),男,安徽芜湖人,江南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5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