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东敏

  [摘           要]  通过对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现状入手,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出发,建议打破会计课程设置,督促学生构建以工作业务为导向的系统知识体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职业道德操守,加强学生会计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关    键   词]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项目;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48-02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对不确定情况,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范围内,运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是会计改革和经济环境变迁的需要,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会计准则加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人才,是会计教学中面临的新课题。要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专业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转变思路,积极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具体方案,贯穿会计专业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到小微企业从事出纳或会计工作,面临小微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对只学过书本上会计理论知识的高职学生,要求其进行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是比较困难的,如何将所学会计理论知识转化成对所在企业发生的交易事项(收支业务)进行分析,并用会计语言(确认会计科目),会计方法(复式记账法)来作出相应会计分录进行描述,就需要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加强培养并进行强化训练。笔者认为,如何结合实际,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目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能力的核心,是当前进行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会计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仍然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注重核算方法,忽视核算方法运用环境和前提;注重核算过程,忽视核算结果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注重会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考核,忽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考核;重视会计法规学习,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师资队伍建设薄弱,会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环境落后
   从目前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会计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院任教,会计实务经验十分贫乏,教学脱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虽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教师有国家组织的下企业进行会计实习,但那只是见习,没有真正地做账务处理,没有对企业发生收支业务进行真实会计职业判断的体验。教师自身没有会计从业经验,没有会计职业判断的经验,也不知道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导致在其教学过程注重会计理论灌输式教育,轻职业判断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建立会计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积累经验的有效机制,存在重对教学对象的教育、轻视对教学资源的培养问题。
   目前,国家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实训基地的投入,各个学院安装了会计手工模拟实训的软件。但是,由于师资队伍存在问题,教师在教授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软件过程中,只是让学生根据会计手工软件中的答案做相应习题或作业。学生在做会计手工模拟账套时,只是被动地按照会计手工软件的提示做会计分录、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至于为什么要有这些原始单据,为什么根据这些原始单据用某个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个会计科目进行描述,这种描述是否合理?教师没有讲授如何进行职业判断。教师就如何分析企业发生了什么收支业务,这个收支业务如何进行用会计的语言和会计的方法描述,强调得不到位。
   (二)会计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及教学方式不合理
   会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授课内容缺乏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内容。会计课程设置还是传统以理论教授为起点,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必修课为主,据此开展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学习,没有设置内部控制等管理课程,各学科知识缺乏有效整合,实践教学跟企业会计实务严重脱节,局限在校内实训室中的模拟训练。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普遍采用在确定条件下来讲授相关会计处理,使学生养成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会计核算的习惯,缺乏独立判断意识和行为。
   现在的教学方法是在一定改革下进行场景式教学,真实账套下核算,但教学方法仍然围绕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的讲解上,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学习主體的被动性和低效率。
   (三)实践技能训练、考核评价不全面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实践技能训练是在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用会计软件作为训练道具,也是按会计软件事先设定好的条件,按照会计软件的答案做相应填写。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着学着,学习热情骤降,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动力。    每个学校的会计期末考试,都是按照传统的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计算题等标准化试题进行考试。这种书面考试不利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知道以后的工作如何去做,而且不知道今天考试的内容和未来的工作是如何衔接的,甚至认为学习无用,因为工作中没有这些考试题。
   三、如何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具有全面性、后发行、渐进性。全面性是指职业判断能力应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为依托,必须通过学习、领会、应用各项知识并融会贯通才能形成,主要通过专业培养方案体现出来的;后发性是指知识至能力的转变经由教育过程中职业操守中的培养、个人能力和修养的提高和在实际工作中經验的沉淀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是一个由教育转化为执业水平的过程中,体现于会计人员从业过程中;渐进性是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为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将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过程中,并将其作为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之一,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予以具体体现和落实。
   (一)打破会计课程设置,构建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系统知识体系
   作为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打破会计课程设置,在初级准备阶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能力;督促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基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职业道德操守,加强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能力判断能力培养可以与情景性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相结合,以能力培养规律为准则,涉及会计职业能力训练体系,从解决问题出发,会计职业判断主要回答“是什么”“在何时”“怎么做”,并进行项目教学法,即教师以企业典型项目为驱动,事先给每个学生或每个团队安排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项目,将项目的具体实施贯穿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完成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为:“确定项目任务—导入项目基础理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探索性实践尝试—师生共同研究谈论—展示项目成果—教师点评—完成项目—归纳总结。”
   比如,设定是一个餐饮业的工作项目,根据收银员交到财务部的收费结班单做相应的会计分录,讨论收费结班单有几种收款方式即顾客是用什么结算方式付款的:微信付款、支付宝付款、现金付款、银行储蓄卡付款、银行信用卡付款等,用什么会计科目,如何做会计分录,给老板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又如根据餐饮业每天的物料验收单这个项目,谈论如何做会计分录。
   再比如,一家企业和小学校联系,在小学校的每个教室安装摄像头,自己负担摄像设备的购置和安装,然后让家长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个软件,这样家长就可以随时观察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试问,摄像设备在这家企业中,会计应该如何确认,用什么会计科目进行描述更恰当,如何进行计量?安装费计不计入摄像设备中,这就是一个会计职业判断的小项目或是工作场景,需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这个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原材料”会计科目的运用。
   (二)改革会计期末考核评价办法
   以“毕业证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证”双证融和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在期末考试题中设定工作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工作场景进行分析判断如何进行处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并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教师事先提供不同行业的工作场景和会计工作任务,让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完成作业。不会完成任务,学生可以相互谈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在上课时问教师,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并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进行讲评,和所有学生共同分享,学生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次遇到这种问题,自己就会模仿地去解决。这无疑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建立真实的实训实习基地
   建立代理记账公司,实现独立核算,给教师和学生增添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工作场所,承接不同行业的账务、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开发、施工企业、饭店、酒店等行业的账务,既可以给教师一个实践场所,为教师设置项目教学提供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也为在校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供方便。
   总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必备的技能,是会计人员根据所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结合所在单位经营环境,对所在单位收支业务所做的合理判断并作出相应账务处理的过程。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本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涉及税收缴纳,树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是现在会计教学改革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谢滨如.浅谈会计教学改革: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角度分析[J].财会学习,2016(6).
   [2]高红玫.基于加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