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入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及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生物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去学习,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更强,因而高中生物学习更加注重方法性,需要融入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生物世界的兴趣。因此,通过学习高中生物能够认识生物体生命运动规律,对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探析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学习动机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动机;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94-02
  学习动机推动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促进生物课堂模式改革,高中生物教学应重视融入学习动机因素,提升生物教学效率。
  一、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具有主观性,是一种内向驱动力。生物教学融入学习动机,目的在于教師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具有探索知识的目的性,如此学生才会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思考,这种主动学习的方法比被动接受知识效果更好,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1]。动机具有目的性和导向性,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教学中通过融入动机因素可以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动机不足的原因
  1.学习驱动力不强,未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制约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结合当前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不高,说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未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只是因为生物是高考必考的科目,而并非对生物学习真的感兴趣。因为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所以没有使学习彻底丧失兴趣。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学要提升教学效率,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学习的意义,同时重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融入新的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习自信心不足,实践性不足
  高中教学是一种大班教学,教师是一对多地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不可能兼顾所有人,而要保证课堂进度,教师又需要有侧重地进行教学,这时部分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对知识无法透彻掌握,又要学习新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生物成绩止步不前,甚至出现退步的现象。这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自信,认为自己不具备生物学习的天分,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学生自我认知不足,使其逐渐丧失生物学习的动机,最终以消极的态度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另外,高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多做实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到生物学科的价值。但是部分学生不喜欢做生物实验,也不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只是关注生物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习的乐趣性消失,难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三、高中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1.开展竞争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竞争教学的目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为学生创造一种互动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与同学交流、比较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欲望。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可以更加投入[2]。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章节时,首先,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先由学生自学并独立思考,然后举手解答,比谁理解的知识点更多,对于学生掌握不到位的可以统一讲解。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能概括生长素生理作用,理解生长素生理特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对于知识点掌握较多的学生可以采取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开展竞争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相互攀比。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开展,发挥竞争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真正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和学习实际情况,巧设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本章节教学要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的方法,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以及运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的方向,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如下:①神经激发方式是什么;②什么是反射,并举例说明;③完整的反射活动需要神经元的数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等。教师通过设置教学问题,先学后教,先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再对学生进行讲解,如此教师在分析过程中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去和自己的理解对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灵活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形式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与传统教学相比,其灵活性更强,知识拓展更广,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时地调整教学难易度比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可以尽可能地进行知识延伸,打破教学局限性。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课堂过于单调,学生的兴趣不高。加之部分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由于本章节学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基因突变的实例,即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向学生讲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过程以及模拟研究过程,采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基因是如何突变的,帮助学生理解镰刀型贫血症的产生原因。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同时还能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结语
  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高中生物教学注重学习动机的融入,是教学创新的体现,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分析当前高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兴趣不足,存在怯学、厌学的现象,学生排斥生物课堂,使生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基于此,要改变该现状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感知生物世界的奥秘,高中生物教师应注重教学创新,灵活选择课堂教学形式,打破传统课堂严肃、僵硬的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提高并保持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那么对高考生物,乃至今后对生命科学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研.基于生本理念的生物教学难点突破的案例研究[J].教师,2017(26):80-81.
  [2]何亚玲,黎云祥.插图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以“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7(7).
  作者简介:余显贵(1970—),男,壮族,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0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