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洪涛
摘 要: 近些年来,双钢琴以及四手联弹在国内外文艺舞台中频频亮相,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这种高雅的艺术也逐渐渗透到了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来,双钢琴以及四手联弹在专业角度统称为钢琴二重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本文就钢琴二重奏教学意义以及在高校教学中的技巧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运用的相应策略,从而能够为钢琴二重奏在我国高校的深化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 钢琴二重奏 高校教学 运用
当下流行的钢琴二重奏最早源于16世纪的欧洲,经过数百年钢琴艺术大师的不断改良,才出现了同独奏协奏相融合的钢琴二重奏形式。所谓的钢琴二重奏就是涵盖了四手联弹与双钢琴演奏的表演形式,四手联弹是两人共同弹奏一架钢琴,双钢琴演奏则是两台钢琴同时演奏同一曲目,从而实现更有艺术震撼力的演奏效果。可以说,钢琴二重奏开启了钢琴艺术表现的新形式,同时由于演奏的特殊性,需要演奏双方具有高度的精神默契与协调性,钢琴二重奏在欧美国家十分盛行,发展较为成熟,并且近些年来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获得了大批钢琴艺术家及教学工作者的追捧,成为舞台及高校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钢琴二重奏的教学意义
作为钢琴演奏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钢琴二重奏主要包含了四手联弹与双钢琴演奏这两种类型。四手联弹为两个演奏者共同弹奏同一架钢琴,而双钢琴演奏则是两个演奏者各自弹奏一架钢琴来完成同一部音乐艺术作品的演奏。无论是四手联弹还是双钢琴演奏形式,钢琴二重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钢琴二重奏对于训练高校学生多个领域的艺术技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如学生的多声部思维能力以及对于乐曲和声的辨析能力等都将得到显著提升。此外,通过钢琴二重奏的学习,学生还将对于弹奏声音的把控协调能力以及音色的控制力都有明显的进步。著名钢琴演奏家涅高兹就非常注重钢琴二重奏的训练,正因为如此才获得了丰硕的教学和演艺成果。
2.有助于激发音乐学习主动性
由于钢琴二重奏表演比独奏更加具有表现力以及生动、有内涵,充分挖掘了钢琴与演奏者之间合作的艺术潜能。因此在高校的钢琴二重奏教学无疑有助于激发学生们对钢琴艺术的学习热情,改变传统钢琴教学一对一的固有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更加独特、灵活,并且由于钢琴二重奏对于搭档的艺术素养具有极高的要求,因此通过二重奏教学将有助于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甚至是师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必然存在着竞争,这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于艺术新高度的渴望与挑战欲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3.有助于学生表演能力的培育
钢琴二重奏讲求演奏者的合作性,一方面是演奏者对于音乐艺术的合作默契感,即要求演奏双方都要具备一定水平的钢琴艺术修养与审美;另一方面,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求双方在乐感、节奏以及声部换位上形成一种合作默契。乐感优秀的演奏者往往能够带动乐感能力弱的一方,这是因为钢琴二重奏在聲部安排上具有十分精准的规划。此外,二重奏中的双钢琴演奏能够极大提升演奏双方的听觉能力、协同合作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整体上优化演奏者的临场表演能力。
此外,钢琴二重奏还能够显著增强团队演奏的水平,通过不断地磨合、练习,无论是双钢琴演奏,还是四手联弹演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二重奏对于任何一个演奏者都是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团队合作演奏的学习模式无疑将有助于促进学生整体演奏水平的提升。
二、高等院校钢琴二重奏的教学现状
尽管当下我国各大艺术类高等院校以及部分综合院校中都开设了钢琴相关的专业课程,并且有的艺术院校将钢琴二重奏纳入到了艺术教学课程实践中来。但是依旧存在着起步较晚、教学规划缺乏整体性和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和完善的问题。同时,由于钢琴二重奏教学起步晚的现状导致了国内高校并没有太多足够优秀的科研成果和相关艺术作品出现。针对于此,高等院校应当在钢琴课程教学中重视对二重奏教学的渗透和深化,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应当强化对于钢琴二重奏的认知以及实践能力,正是由于当下部分教师对于钢琴二重奏缺乏足够系统的了解,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往往流于表面理论的灌输,学生也无法更深刻了解钢琴二重奏的演奏技巧与要点。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二重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范围更为狭隘,难以获得深刻而全面的训练。
可以说,钢琴二重奏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教学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但是伴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对于钢琴二重奏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加之钢琴二重奏在国际化艺术舞台中大放异彩,加强了自身的艺术影响力,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鉴于钢琴二重奏的影响力,高校将重视对学生二重奏教学技巧的研究和训练,这必然推进了钢琴二重奏的教学深化发展。
三、关于钢琴二重奏教学的技术要点分析
1.合奏方面,讲究齐整。
钢琴二重奏在合奏方面,应当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钢琴触键需要保持一致。钢琴二重奏要求触键音准的协调一致,不仅要乐句起止自然齐整,乐音也要清晰流畅,这就要求演奏者应当强化同配合者的节奏感默契度,训练双方敏锐的听觉及感应能力;第二,起始音合奏要齐整。无论是双钢琴二重奏还是四手联弹,演奏双方的起始音都要保持一致,这个时候没有主次之分,合奏双方的动作都要简单明确且自然舒畅,这就要求双方不断练习,从而达到起始音动作上的协调一致;第三是乐曲中部合奏要齐整。众所周知,不同曲目的乐段处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慢板与快板乐曲的音乐表现也是截然不同的。对于钢琴二重奏的演奏双方来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和磨合,特别是对于节奏、旋律走向以及和声对位等运用方式上要深入分析;第四是节奏上的协调统一。特别是对于双钢琴二重奏形式而言,演奏的成功标志就在于双方节奏的完美统一,对于节拍和旋律有精准的默契,包括细化到一个音符的长短音、装饰音以及连音等的精准把控等。 2.音乐表现方面,讲究技巧。
钢琴二重奏在音乐表现教学方面,主要在于技巧的掌控,具体分为三大方面:
第一是钢琴主奏和协奏之间的技巧上,在双钢琴组合演奏过程中,主奏声部乐曲是由第一钢琴来演奏,协奏声部乐曲则是由第二钢琴来演奏完成。第一钢琴与第二钢琴之间在音区方面具有重叠和交织的现象,因而在演奏教学中的旋律分配就应当格外重视。教学者应当认识到,无论是主奏还是协奏,双方既是独立的又是配合的,个体之间都要以整体演奏的效果为方向和准则,不能够过分凸显个体的演奏表现力,以便于能够自然流畅完成乐曲的全过程。
第二是钢琴二重奏讲究各个声部的和谐。首先,在演奏的时候应当认真聆听对方的声部变化,这也是钢琴二重奏能够顺利精准完成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合奏双方在演奏自己声部的时候应当关注对方的声部旋律,既能够明确自己在声部中承担的演奏任务,同时还能够配合好对方的声部与旋律变化;其次,在演奏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即演奏想象力,这样有助于钢琴二重奏双方保持一个高密度的节拍感;最后,在演奏过程中,对于手指的控制力讲究灵活,力度以及速度都要恰到好处,并且能够做好同合奏者的配合工作。这样能够凸显各个声部里不同力度的层次感和不同音区中的音色特征,确保合奏旋律的融合与和谐交织。
第三是钢琴演奏中也要注重踏板的技巧。部分钢琴演奏者会在合奏刚开始的时候踏上踏板,其实这是并不科学的做法,这样很容易混淆演奏声音,不利于合奏的顺利进行。科学的做法应当是在合奏开始前双方研习乐曲,调动起彼此的内心听觉,对于何时使用踏板做到心灵相通,这样才能够保证曲目音色的完美呈现。
3.高校钢琴二重奏教学过程的运用策略。
由于双钢琴演奏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至今双钢琴教学在高校课堂中难以真正开展,这不仅受制于演奏教学场地以及器材耗费等因素影响,同时对于演奏及教学双方的专业水准都有很高的要求。就高等院校的钢琴二重奏教学而言,无疑是一项新的教学工作内容,极具挑战性。这就要求高校首先应当做好钢琴二重奏的准备工作,即双钢琴演奏中选择大的琴室放置两架或多架钢琴,或者专门设置双钢琴教师等,在四手聯弹教学中则选择演奏风格相似的学生进行练习。同样也可以是演奏风格类似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演奏,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其次,重视双钢琴教学的练习。由于大部分高校的钢琴教学多以独奏或者四手联弹为主,这使得高校的钢琴二重奏教学存在着一个瓶颈,双钢琴教学有助于打破这个瓶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当强化自身的双钢琴二重奏的教学技巧,把握其中的重难点,贯彻落实在钢琴课程教学中,并且能够让学生真正实操训练,予以指导和调整,促进高校双钢琴二重奏领域的长足发展;最后,选择经典的曲目辅助教学开展。钢琴二重奏源于欧洲,因此高校在开展二重奏教学的时候建议选取欧洲经典的二重奏曲目,如巴洛克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的大师之作,诸如德彪西的《钢琴二重奏全集》以及柴科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等。经典曲目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高度,同时还可以在练习中获得精神上的熏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挖掘艺术潜能,实现质的突破。
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借鉴国外钢琴二重奏教学的先进经验,如日本的铃木钢琴教学法,多达十台钢琴同台演奏的教学方式将培育出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者,在这里集体协作演奏的能力被充分挖掘,师生合奏更使得教学相长,该教学模式流行于世界各地,其成功经验值得高校借鉴。
结语
高等院校在钢琴二重奏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充分认识到二重奏的重要教学价值以及对于学生个人艺术发展的作用,强化对钢琴二重奏课程的设置与优化,教学工作者要强化自身的专业水准,在钢琴二重奏的演奏及教学技巧上有所领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钢琴课程教学的系统发展,为国家培育更多的钢琴艺术人才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辛永姝.论钢琴集体课中的重奏教学[J].北方音乐,2018(5).
[2]李世卫,董海珠.漫步钢琴二重奏(六)[J].钢琴艺术,2018(2).
[3]凌今朝.高师钢琴专业学生演奏钢琴二重奏作品的现状分析[J].戏剧之家,201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