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分层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炳花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由于所教班级中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不同,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必须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基础实行分层教学。只有分层教学,才有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让每一個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自觉地参加到练习中来,从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 个体差异 个性 信心 决心
  根据多年从教高中体育的经验和认识,笔者认为只有分层教学,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提高。下面就分层教学的做法和经验与同仁们交流一下,达到经验共享,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升入高中时,由于之前所在的学校不同,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基本技能、体育运动能力必然不同。有的学生体育基础知识扎实,体育运动能力强,如有些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好,弹跳能力出色,耐力素质超强,体育运动基础知识较好;知道如何科学锻炼与保健。而有的学生则非常差,之前在初中时体育课不经常上,体育教师不是专业的,教给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差。升入高中后,这样的学生分配到一个班里,如果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同样教学大纲,按照同样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差异:有的学生刚好能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学生完成任务教学内容游刃有余,有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时,体育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体育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才可能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花开十朵,朵朵不同。学生也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是唯一的,不可能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与应对措施,以便区别对待,各有发展。
  首先,高中体育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教学经验我在设计教案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性,客观地显示层次梯度,让优等生“吃的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让学生通过练习自己感知与别人的差距,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难度加以练习并予以超越,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挑战下一个更高目标的信心。如在急行跳远课上,在学习完所有技术环节之后,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远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运动能力水平,选择相应的远度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所有学生都完成了自己选择的目标,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这样,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选择适合的远度,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知道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差距,从而在下次练习中勤加练习,争取更上一层楼。
  其次,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遵循可以有差异,但决对没有“差生”,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我没有对学生说三道四,没有对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加以批评,也没有对体育基础好的学生加以赞美,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样,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站在同一水平线上,都积极主动地加以练习,自觉投入到练习中去,在练习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高中体育教学实行分层教学中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
  首先,高中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技能和生理负荷等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开学后,我对所教的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经过询问和谈话,详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并做了简单的测试,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制定自己这学期的练习目标和练习要求。如对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好的学生,制定高一点的练习和学习目标,对于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努力一下就能完成练习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让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3个月左右,我会进行一些测试,然后把开学初和现在的测试成绩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观察,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步,知道付出就有收获,练习就有进步的道理。
  其次,实行评价分层,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信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评价手段,及时给予激励、校正,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与暂时的不足,及时认定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在进行学生引体向上练习时,通过增加和减少练习次数来满足锻炼的需求,如一般学生10个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做20个,身体素质差的做5个。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练习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让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从而自觉参加练习,努力增强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4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