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明雪

  【摘要】书面表达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输出形式,是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巩固。它以信息的反馈和提取形式,来反映学生的信息摄入、分析和整合能力。在考试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课堂中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理解能力是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英语 书面表达能力 词汇量
  书面表达是学生多种语言技能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书面表达在中考试卷上的比分的增大,写作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培养愈来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同时,它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可见,写作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面表达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在考试中,最常见的形式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来写作文。然而,学生对于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1)时态运用不恰当;(2)词不达意,表达不准确;(3)句子结构错误,写出来的句子往往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中国式英语”;(4)语法实际运用能力差,基本的语法错误严重;(5)思路狭窄,缺乏修辞,无特色,无亮点。所以,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中考竞争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
  一、扩大词汇量,夯实书面表达基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形成,都必须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基础,学生掌握的词越多,写作能力就越强,而词汇贫乏是妨碍英文写作的最大障碍之一。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语言的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在学习中把握了大量的语言素材,才能写好一篇文章。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坚持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让学生背单词,并且听写单词,然后上交、批改。对听写错了的单词,要求学生立即纠正。此外,对初中所学过的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不规则变化,特殊形式的名词复数,年、月、日、星期等,作专项听写,为学生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拼写基础。
  二、培养听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几种基本技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对这些技能的练习,也不能孤立地进行,培养听说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排除学生害怕写书面表达的心理障碍。
  首先,坚持课前五分钟自由对话。每天上课前,抽5分钟时间让学生与老师,或学生与学生用英语进行自由交际,主要形式有师生问答和值日报告,内容可以是刚学习过的书本知识,也可以是真人真事,句子可长可短。这样的形式既练听又练说,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为英语写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其次,坚持把听和说相结合,从而促进写作。写作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运用所学过的英语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它既是一项不断输入、综合性记忆、知识内化性活动,又是一项调整思路、推敲概念、综合判断、快速提取、语言重组、谋篇布局、语言运用的产出性思维活动,是用学过的词语、语法、句子结构和语言材料通过思考、推敲、重组、谋篇、布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产出性思维活动。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运用,既然是能力,就必须通过获取能力的科学培养和训练获得,也只有通过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才能达到。
  三、围绕课文综合训练,句法为主,词法为辅,促进写作英语的书面表达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完成大量背诵和积累英语语言素材,使用多种句型提升句子表达效果,合理搭建作文框架,布局谋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样,一个必经的途径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就会不断提高,中考题中的书面表达也不再是令师生头痛的难题了。
  同时,书面表达是一种语言的输出形式。一般来说,听与读的训练量必须多于说与写的量,才能自如地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写作才有可能写好。所以,大量背诵英语文字材料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背诵是夯实语言基础,练好基本功必备的第一步。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让学生背诵课文,在英语教学课文的过程中,注意找出课文中的经典句型、好的短语和句子,让学生多读多背,吸收为自己的东西,背多了,写书面表达时,好词好句就能信手拈来,表达时才会妙语连珠,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句子,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之,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练习,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全方位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5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