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2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举旗

  【摘要】为了提高初中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寻找更多的途径和手段,渗透传统文化。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各门类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道德修养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带进课堂,并且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道德修养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052-01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培养学生的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的融合。它可以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模式和发展。教师应以核心素质为理念,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道德修养四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过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能力。马克思说:“我的成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必须不断地思考去寻找方法,使学生能够进入心理活动,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学生从“教”到“学”的转变。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需要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学习,加强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相关熟练度,更多的是使得学生进入社会时能够更加自如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语文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对前人所凭空想象的知识进行学习,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只有在真实生活中将语文知识以及方法应用的更加自然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例如对《中国古代文学分析》、《初中诗词》等教材进行阅读分析。通过对这些书籍的教学,以及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具有更加完善的自主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得学生自身受到来自作者的思想洗礼。
  二、通过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形成合作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团队精神作为成功的法宝,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初中与小学的语文知识难度以及深度差别都较大,小学语文要求学生能够对简单的语文常识进行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完全丢弃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同时还应该使得学生通过表面的知识对其内部所蕴含的核心素养进行掌握,同时还能使得学生的语文感得到较好的提升。通过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将会有利于学生在后期的语文学习中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有限的,不能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它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解决一些语文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通過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师利用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感、习惯等因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沉浸其中。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树立好榜样,坚持上课准时,上课不迟到,按时上课,并且更加强调纪律意识。教师热爱教育,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的幸福和热爱,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体现爱心和奉献精神。教师不应以个人喜好和厌恶为基础。他们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接受学生认知模式的差异,并相信他们能够改进,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和经验。渗透学生的正义、爱心和宽容。教师应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主动应对,形成勇敢、坚韧、勤奋的性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多种途径。教师应抓住教育机会,使学生逐渐掌握健全人格。
  结束语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精神内化的过程。思维的形成有自己的特点,精神的创生只能通过精神来实践,教育需要特殊的心灵体认,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据精神变化的机理和传统文化思维的模式来对接。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达成,既要关注传统文化内容素材的发掘,还要形成传统文化氛围,提升课堂品味,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杜新建.在对话中发展人格——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精神需求[J].语文教学通讯.2017(34)
  [2]李家峰.核心素养引领下初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华夏教师.2017(23)
  作者简介:
  李举旗(1980年12月-),男,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学本科,现就职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教育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