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及其全面推行,国家与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也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庞杂的学科阅读教学,想要在有效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必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课堂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7-0050-02
  引 言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是叩问有效课堂教学的试金石。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1]。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阅读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可通过强化朗读、探究阅读与阅读悟理的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喜爱阅读,在阅读中增长才干,培养语文素质。
  一、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混淆教学主次
  虽然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已经有了一定的改革,但是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阅读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信息接收质量。在这种阅读教学方法下,学生缺乏动态理解能力,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缺乏反馈,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接收知识时存在的疑惑,很难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延误学习进度,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2.活动形式单一
  教师的消极引导是使互动流于表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师生间如何互动,很多教师都缺乏透彻的理解。而且,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并未明确地向学生传达出自己的阅读教学目的,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任其自由发展。学生无法从教师身上找到寄托,从而很难信任教师,师生之间就会出现隔阂,导致阅读教学工作难度加大。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兴趣下降是导致互动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小学語文阅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会因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等而丧失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就给学生接收新知识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3.教学目的模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阅读课堂上师生为什么要互动。大家往往认为师生互动的频率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越好,其实,这样的认识十分片面。如果师生互动过于频繁,会影响阅读课堂质量,影响基础知识点的讲授,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吸收、接纳新知识,只是疲于应对教师课堂上的互动。最终使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能力和成绩都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语文阅读教学创新途径
  1.明确阅读教学方向
  教师对自己所要讲述的课程了如指掌,是提高一堂课程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只有教师熟悉阅读教学步骤的每个细节,才可以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教师在开展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之前要从以下三部分着手准备。首先,对自己所要讲述的课本知识了如指掌,对每一个知识点有较为透彻的分析与理解,并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把握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提前想好运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还要明确阅读教学的情感目标、知识目标等。其次,对自己所教授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接收程度对学生进行有差异的个性阅读教学,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兴趣。最后,提前准备好阅读教学工具,要以怎样的有趣形式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是教师要下功夫去研究、发现的一个问题。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准确地把握住阅读教学方向,才可以有效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2.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并不像传统意义上仅仅意味着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的大小、理解知识的快慢。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上不应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用这样片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来讲是知识的启蒙,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第一步指引以及人生态度的初步塑造,所以,教师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死板的阅读教学形式,而要引进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方法。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完全定型,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的注意力留在阅读课堂上,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实行高效的阅读教学。而且,教师应多多关注学生从一堂课中所收获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应不仅仅是知识,更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才是一节高效的阅读课堂应该传达给学生的。
  3.明确阅读教学主体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语文教师要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运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学习过程中发掘真实的个人价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要鼓励学生阅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欲望,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地参与到阅读课堂教学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1]。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呢?激励性的语言在这个环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亟须得到教师、家长、社会的肯定。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度,最终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4.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结构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加以关注,能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营造一定的师生互动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在团队中起到引导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师生关系,并且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进而使阅读教学任务得以有效完成。众所周知,我们不会在一件事情上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以一个成年人为例,我们在长时间地从事一项工作之后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惫、厌烦等情况,这时会选择出去走走等方式缓解疲劳,从而使自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更加集中。那么,作为身心还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久坐40分钟也是一件让他们很疲惫的事情,这时教师要改善课程结构,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全班学生就可以积极有效地参与进来,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结 语
  总而言之,想要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必须注重课前知识的准备,改革教学方法和形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在课程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做阅读课堂的主人,提高阅读课堂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许小红,蒋建春.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能动型教师的课堂阅读教学行为——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小学阅读教学研究,2019(24):7-10.
  作者简介:朱安琪(1990.3—),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0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