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广受国家各个领域所重视,尤其是职业教育迈向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这一倡议为其教育体系及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阐述“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机遇及其面临的难题,探索这一背景下国际人才培育的原则及对策,以期为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12.024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2—0105—04
  职业教育国际化一直是国家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主题。近年来,各个教育组织及部门均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当今社会每个人均应具备跨文化能力,并建议各个国家级地区增强教育国际化,提倡强化职业教育与国际合作。要想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实施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环保等多领域协作,落实惠民政策。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青年群体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核心路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逐渐由国外引进新型职业教育教学观念以及课程体系。例如,德国双元制、澳洲TAFE课程体系等,持续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教学观念,但在国际化人才培育层面还面临部分困境。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有效培育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的课题。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机遇
  (一)强化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准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但象征着我国对外开放迈进新时期,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迈进国际化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触及60多个国家与地区,贯通中亚、东南亚以及中东等多个区域,横跨不同地区与文明,为中国职业教育参加国际协作迎来了广博的空间,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新形势。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迈进国际化的节奏持续加快,多所高校均响应祖国号召,以多形式、多层面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1]“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对外开放迈进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国际化教育水准及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培育国际化人才也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出发点之一。
  (二)加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自信心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下,推动祖国优秀职业教育资源和周边国家共享、互惠互学,推进我国参加“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基本设施建设,可以强化当代职业教育教学以及发展自信心。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一方面,通过借鉴及吸纳发达国家成功教育经验,进而革新以及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进步与发展,这一方式称之为“引进来”;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国家经济进步发展培育生产劳动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历经长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张,教育体系结构逐渐成熟,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感也逐渐提升,培育的人才分布各行各业,逐渐产生具备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系统,并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伴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我国职业教育迈向国际化迎来机遇,为高校培育國际化人才供应一定基础。
  (三)推进国际化人才培育供给侧革新
  近几年,我国已经迈进经济新常态,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升级,国家更为重视依赖资本、技术以及人才等创新因素,推动经济稳定并持续增长。“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要想持续扩张国际市场,在国际投资中具有话语权及重要价值,应在技术、科研、品牌等层面增加创新及投入,带领国家产业升级与转型。落实这一目标,需要调控职业教育人才供给架构。目前,我国南车、北车、中铁、电建、冶金等大企业均参与到“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在水电等电力工程以及桥梁、道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工程层面,被沿线国家肯定。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数量及质量提出了高要求。高校作为服务、管理、生产等实用型人才培育的核心途径,应积极改善专业课程安排,革新人才培育体系,推动人才供给侧架构革新。将国际化及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育出发点,降低低质量人才供给,高效扩张高素质复合型以及国际化人才供给。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面临的难题
  (一)高校师资团队建设不足
  高校想要培育国际化人才,要求教师应具备培育国际化人才的相应能力。就现状而言,我国部分高校虽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但仍缺乏国际化师资力量。近年来,院校的教师大多没有到国外学习与深造的机会,只能通过网路平台关注及学习先进知识,无法体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企业运营体系,导致专业教师难以了解周边国家级地区高校教育现状及国际化人才培育原则。[2]这一现状,不但使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育无法落实,也使高校教师难以切实达到国际化标准。
  (二)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滞后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构建教育共同体以及推动各个国家民心融通的路径,对职业教育迈向国际化也具有推动作用,而国际化人才的培育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教育水准的主要因素。但是,部分高校由于教育观念、管理体系或国际化教育经验欠缺等因素的束缚,导致国际化进程发展较为缓慢,合作凝聚力不足。近年来,部分地区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号召,成立相关职业教育国际化机构与组织,但仅有少数高校给予配合。由于部分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育、文化沟通及教育国际协作等层面处在较为滞后的情况,致使当前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准面临广度及深度不足的困境。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管理者中,63%的员工认为,国际化人才稀缺是制约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及国家国际化人才的短缺,对企业在周边国家实施投资及拓展企业经营规模造成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滞后以及办学水准偏低对院校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的创新及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致使学生国际化思维及视野缺乏,跨文化沟通能力较为薄弱。对高校与周边国家技术人才的沟通学习及流动产生不利影响,无法充分使用与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也无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契机,对国家企业及院校教育发展均造成反向影响。[3]   (三)复合型专业人才稀缺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国际活动供应机会,但由于“一带一路”覆盖范围广泛,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差异及国际技术标准的不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育仍沿用单一的培育方式,无法高效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一方面,高校大多采用单学科教育,学科间的分化及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碎片化,均使人才培育体系中呈现较大弊端,导致多数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对外语掌握不足,而熟练使用外语的学生存在国际法律了解欠缺的问题。这一现状,使我国交通、机电、冶金等生产领域的初级技术员工富足,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稀缺,专业技术人才供给呈现出结构矛盾。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约占据整体员工的1/3,而复合型人才仅占据40%。这不但限制了我国产业架构升级创新,对职业教育培育国际化人才也形成了阻碍。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的原则
  (一)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育
  复合型人才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的目标。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的涵义被重新定义及赋予其新的意义。复合型人才是指技能、知识、能力、思维多元复合。具体包含多元化的技能、充足的知识、国际思维能力。首先,高校学生在熟练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熟练使用其他相应技术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参加“一带一路”竞争力,顺应外企持续变化的科技领域。其次,学生应具备知识融通能力。“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较多,并且不同国家间文明也具有差异性,要想有序推动我国企业迈向国际,专业人才应掌握多个国家的语言、法律、政治、习俗、宗教等综合知识。最后,由于各个国家及区域技术指标不同及工作环境的差异,学生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及突发事件。因此,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人际沟通、团结合作等能力,是学生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拥有的能力。
  (二)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育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培育的人才供给主要面向国家内部,为国内各个领域供给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养技术型人才,但因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迈进更大规模及更高水准的方向开展。因而,职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育不但应聚焦与强化学生技术实践能力,还应站在我国经济全球化视角上,将培育高素养的专业国际人才视作强化祖国在“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及国际治理中的人力资源。首先,院校应培育学生具备国际化思维及视角,培育学生国际化意识,强化其作为全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可将个体职业发展融合国家的号召,进而推动多元文化融通,传扬丝绸之路精神。[5]其次,强化学生语言沟通才能的国际化,培育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强化学生国际职业以及国际标准的认知,同时,使学生具备包容外国文化,尊重“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生活习俗的素质。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创建策略
  (一)创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应具备战略眼光,创建国际化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有利于高校强化国际化管理,有利于我国与更多周边国家签署合作条约,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进而探索周边国家院校及企业拟定的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我国高校可依据自身能力及现状,创办国际化二级学院,以此加快外企与院校的合作。同时,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符合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要求,这一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推进职业教育迈向国际化进程,在地域上与周边国家、城市等拥有更为密切的发展联系。创建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有助于强化各国文化融通,进而推动文化传承,展现了周边国家人文及历史的优势,进而贯通培育国际化人才途径。
  (二)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运用国际教育资源
  校企合作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并非是一种全新教育和管理形式,我国各所高校历经多年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教育方式有助于高效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将企业文化及生产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落实企业与学生的无缝衔接,因此一直备受高校的重视。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执行,对拥有国际化能力的人才需求呈大幅增长趋势。因此,高校可运用多元模式的外企合作教育。例如,建设国际化实习场地,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拟定人才培育计划,跨国合作教学等。国际人才的培育,应将国际市场要求为主导,高校可与国内相关企业以及外企签署国际人才培育合同,共同拟定国际人才培育指标,院校根据企业对国际人才的要求,联合企业一同确立人才培育目标,设计课程标准及教学手段。在校企合作教育背景下,院校可利用国家相应政策给予的经费补贴,开展调研以及拟定国际化课程模式指标的人才培育计划,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应企业实习或工作,在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强化人才实效性。除此之外,应增加国外办学力度。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以及地区中,院校和企业共同创建分校,充分运用周边国家与我国高校资源,在学生毕业时授予其双学位。这一方式,不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还可提高国家高校知名度。当前,埃及与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均已向我国发出共同开设分校的邀请函,并期望我国相关技术高校与其共同合作办学,在强化我国与周边国家高校交流的同时,还能引进国外高校先进技术以及国际化人才培育方案。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教育经验,构建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育模式,进而培育国际化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更好地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
  (三)运用跨國思想推动职业教育创新
  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育准则应结合国际企业以及相应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制定,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对高校的人才培育模式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包含国际人才培育技术的拟定、课程部署、人文沟通及专业设计等。因此,应规划与周边国家相同的国际职业资格判定。高校在培育国际人才时,应创办“一带一路”相关国际人才基金,将其应用到激励在国内学习与工作的周边国家的学生及员工。除此之外,高校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具备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常规,了解国际行业特点,具备较强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的人才。依据这一培育目标,教师应具有跨国思维。新形势下,教师应以“互联网+”等思维推动国际人才教育创新。同时,还应重视跨国企业的文化培育,引导及培育学生在文化价值差异中落实自身社会价值。   (四)展开多元化、国家化教学活动
  一方面,院校应与“一带一路”覆盖范围下的学校间积极开展联合教学,落实国内外校园文化融通,整合国内外教学资源,贯彻高质量合作教育的毕业生就业率。这一联合教育方式的创新,有助于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培育出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另一方面,应积极为高校学生供应出国学习机会,增加学生对跨国企业运营方式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国际标准,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及实习的支撑力度。同时,国家相应部门,包含财政、外交、教育等职能部门应共同出台相关措施,为我国高校学生供应出国实习及学习扶助方案。高校应积极配合,将国际人才培育基地视作落实学生出国学习的核心路径,根据政府补贴,大力建设人才培育基地,拟定基于国际课程指标的人才培育计划。
  (五)构建具备国际化视角的教师团队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教师肩负培育国际化人才的重担。因此,培育国际化教师是高校管理层工作者应重视的内容。构建具备国际化意识及视角、了解国际化人才培育准则、掌握专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熟练使用周边国家及地区语言、可以参加国际竞争及事务的教师团队是高校应落实的任务。一方面,高校教师凭借“一带一路”教育基金,可到周边国家调研与学习,及时掌握周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的运营状况,深入体会当地的文化及政治特征,精确了解国际上的各所院校对国际化人才培育指标,强化自身院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育质量及成效。另一方面,跨界组合优秀教师资源,发挥教师队伍对培育国际化人才的最高价值。首先,院校可通过在职教师或聘用其他院校外语专业教师,实施小语种语言教育活动,以此来解决自身院校外语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强化地区间教师团队对“一带一路”的服务合作。除此之外,院校和企业间互派教师,发扬企业具有相关经验的技术员工在国外工作优势,为大学生供应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最新要求。同时,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学习的经验,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专业国际化发展动态。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是培育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驻足自身特色以及专业优势,应积极自觉对接“一带一路”发展,创建具备国际视野的技术型人才培育机制,为我国企业迈向国际供应大量人才,推动我国实力的提升。高校应创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运用国际教育资源,运用跨国思想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展开多元化、国家化教学活动,构建具备国际化视角的教师团队,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供给优质的国际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子璇.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现代交际,2018(04).
  [2]郭静.“一带一路”视角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行动策略:基于政策框架与实践模式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05).
  [3]陈沛酉,闫广芬.“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功能、问题与改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
  [4]兰春.“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态势与推进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04).
  [5]冯毅.“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析[J].天津高校联合学报,2018(06).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under the“Belt and Road”Initiative
  SUN Yi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alian Liaoning 116052,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in various fields of the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is initiative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innovations in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its education system an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challeng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nitiative, and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is contex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One Belt, One Roa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責任编辑:周海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0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