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微课的相关情况概述后,对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加以分析,然后对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情况实行探究,旨在合理运用微课于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发挥出微课的最大应用价值,从根本上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微课;九年级化学教学;应用探讨
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该学科的了解较少,所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内容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九年级化学中融入微课,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一、微课的相关情况概述
微课可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割处理,确保教学时间少于10分钟,以此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1]。值得一提的是,微课更具针对性、灵活性,能用视频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如此一来,不但能实现巩固学习内容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复习。
二、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
化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体现在物质离子、分子方面,学生无法深层次地对相关内容加以理解,一般通过死记硬背方式掌握教学内容。而合理运用微课于化学教学中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于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微视频放大离子、分子、原子等,以此将抽象的物质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粒组成、微粒结构特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因较多化学物质放在一起容易产生化学反应,而这也是引发爆炸等危险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风险。化学实验成功与否,和学生是否正确认识化学药品、正确使用化学设备有联系。在开展“我们周围空气”教学活动时,通过赤鳞检测四周空气成分明确燃烧赤鳞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存在腐蚀性,属于酸性氧化物。实验的过程中借助微课演示该种排放有毒气体实验的成果,促使学生明确接触或触碰存在腐蚀性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非常大。
三、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情况探究
(一)微课在明确化学教学内容重难点中的应用
化学为微观学科,有抽象的特点,学生的好奇心较重,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情况加以分析,同时适时融入微课,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进行“构成物质基本微粒”教学活动时,可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然后构建微粒观使学生明确氧分子无法看到、摸到,但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氧气。然后,讲解氧分子、氢分子组成水分的理念,合理使用微课视频方式为学生展示水通电后分解为氧分子、氢分子的过程,目的为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微课在危险系数高的实验中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化學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开展实验需排除相关危险因素。部分物质存在腐蚀性,因此实验前需做好相关准备与调查工作[2]。如果实验的危险系数过高,要求教师通过拍摄和教学相关微课视频,或是查找与实验方式有关的资料,演示实验过程,叮嘱学生认真做好实验相关记录,引导学生学习。
(三)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推广,发展速度较快。在微课翻转课堂模式下,可促使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如此一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即教师使用网络媒介发布微课视频,在教学活动前为学生播放。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组织氧气教学活动时,借助相应的软件制作微课视频,然后在微信平台或其他网络平台上发布,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对教学内容加以检验,提出问题: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都有什么?氧气有哪些用途等。待学生完成化学学科作业后,教师可将问题答案发布到微信平台,促使学生查找问题并不断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四)微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微课的实施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于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对化学学科较难理解的内容来讲学生不能自主学习,这时通过微课解决问题即可[3]。比方说,进行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期间,教师采取微课视频形式展示实验整个过程。需要注意,教学活动时间比较有限,部分学习知识、实验内容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故此建议教师采取不同方式,如QQ、微信、微博等,将实验视频、课堂教学重难点内容上传,从而便于学生在课外时间随时查看。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使用微课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微课的应用有助于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实验原理及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在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此外,以微课视频的方式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因素的影响,能为学生随时查看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刘万寿.微课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甘肃教育,2018(12):69.
[2]赵建银.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学周刊,2017(22):157-158.
[3]陈房新.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4):23.
编辑 王彦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