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施行,部编版的教材将逐渐进入语文教学实践并成为主流教材版本,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采取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层递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那么在教學实践中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应用呢?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 部编版
层递式教学模式作为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完成教学改革的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其真正意义上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促进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一、应用背景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基本素养的提出无疑为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学生作文积极性低。作文常常在学生心中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拦路虎,通常情况下的语文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制定一个写作题目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学生绞尽脑汁去进行写作,教师进行点评,这样依然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写作的潜力,对写作的热情也没有被激发出来。
第二点是教师难以做到个性化点评。因为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短,教师对作文批改完成后缺少时间对作文进行系统化的点评,没有个性化的点评那么学生作文练习的针对性就不强,这一点需要克服。
第三点是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不够,在学生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基础性问题,如错别字、简单的语法错误,这些可以归为写作素养有待提高,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缺少真情实感,这一方面是因为缺少社会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则是阅读量较小,没有丰厚的素材储备和形成良好的语感。初高中是学生阅读名著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最佳时期,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去解决问题。
二、应用过程
顾名思义,层递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它将语文知识根据内部逻辑结构分割为相关模块,针对学生实际学情进行逐个讲解并进行突破,从而节约教学时间并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唤起学生的对作文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初中我们便会接触议论文的写作学习,议论文也是学生难以驾驭的文体,这时候,教师将议论文写作分为以下模块:精讲课文重要议论文、课外议论文积累、议论文知识精讲、作文实战、作文个性化点评等模块,按照学生的接受顺序逐渐加深难度,同时积累的模块可以长期坚持下来,这样学生就会对议论文写作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然后去针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加强,夯实基础,其他类型的作文写作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层递式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在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层次的科学合理分割。这一点是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去进行“顶层设计”的,也是科学进行层递式教学的前提,在分割时既注重每一层次的独立性,也要注意不同板块之间的联系和关联性。
二是层次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不竭动力,师生应该一起拓宽阅读范围,寻找适合本年龄段的阅读素材和名著,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时进行互动,相互交流阅读感受,在班级年级形成读书氛围,书香校园的建设一定对语文作文教学大有裨益。只有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的兴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增长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
三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评价。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写作能力均匀的分为写作小组,由较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同时学生之间互相认真点评作文,从不同的侧面,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优点和不足,同龄人的视角往往较为新颖,写作最重要的是要也具有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不去照搬照抄前人的优秀作文。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动力,对于自己的优缺点有着明显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补齐短板,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取得一个较大的进步。
三、应用意义
总之,层递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改语文教学背景下有着极大的应用空间,通过模块式的教学,使作文教学更具有效率和针对性,也使模糊不清的作文教学进行了量化,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提高了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此外,作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任务,语文教学还应注意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写作的能力培养,循序渐进,作文教学无忧。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9,(03) :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5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