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幼儿课程资源的高效开发、合理运用,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所在。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重点探究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旨在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生活教育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路径
一、生活教育理念
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有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幼儿园教师需要将课程实施的具体活动同幼儿的学龄特征进行充分的结合,让幼儿成为生活教育的主体,让他们能够自主、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课程活动当中,并在生活中多动手、探索、合作、交流,寓幼儿教育于生活当中,激发出幼儿对周围世界中各类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提高。
2.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标不是教人学,而是要教会人学做事,实现“教学做”的合一。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师在“教”与“做”上都要以幼儿为主体,在保教活动中,多给幼儿动手实践的空间与时间,让幼儿实现动手、动脑的有机统一。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路径分析
(一)从幼儿生活出发,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1.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建构在幼儿生活经验之上。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其本质就是为“幼儿做经验的准备”。教师应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去實施幼儿园的课程。比如,幼儿园在开展以“植物生长”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基于农村幼儿的生活实际,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自己观察身边的各类植物、各类庄稼的生长状态。幼儿先有了自己的观察经验积累,在后续植物生长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自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使课程实施效率达到“最大化”。
需要强调的是,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毫无疑问会存在着差异性,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待松树与牡丹的培植应施以不同肥料来强调对于生活经验基础不同的幼儿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样。幼儿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就在于理解、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去尊重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施范围可以拓展延伸到大自然、社会环境之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还包括“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农村幼儿园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亲近优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范围作进一步的拓展,可以拓展延伸到大自然,可以拓展延伸到社区等。比如,可以将幼儿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唱风、赏雨、看美景,可以将幼儿带到村庄看动植物,看村庄的发展变化,对家乡美景的赞美。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采集植物标本、引导幼儿收集废旧物品、鼓励幼儿分享所知道的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名人事迹。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熟悉本地农村生活,掌握本地农村文化特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可用的教学素材妥善保管,建设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库,以便为课内实践活动提供素材支持。当教师讲解相关知识时,从本土化的课程资料库中举例说明,从而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并且这对课程体系优化有重要意义。
(二)重生活实践,在行动中发展完善幼儿园课程
1.让幼儿在实践中内化良好行为。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生活实践对儿童的教育作用,他认为“行是知之始”,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幼儿身心特征出发,力求让幼儿通过生活实践的体验、锻炼去逐步内化自己良好的行为。在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施中,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于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参与生活实践的平台,以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幼儿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遵循“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鼓励幼儿自己去做课程,自己去想课程,自己去发现课程,自己去参与创造课程。幼儿才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角”。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们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性的生活实践活动去积累经验,积淀智慧,提升综合能力。
比如,幼儿园在组织以“认识动物”为主题的活动时,教师者就可以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动物园、养殖场,带着问题观察家里喂养的牲畜家禽,逐步探究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并能说出这些动物生活习性的异同点。在组织艺术领域的活动中,可以带领幼儿观察附近的山水风景名胜,鼓励幼儿参与村子的社火、秧歌等民俗活动,在参与这些身边的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幼儿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幼儿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有效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明确课程主题,从幼儿生活中提炼出适宜的课程素材
幼儿成长细分多个年龄段,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幼师应为其确立相应的课程主题,确保各年龄段幼儿智力水平全面开发,全面调动幼儿学习能动性。课程主题确立的过程中,幼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参照新课标要求,开发适合的课程资源,从而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促使幼儿在课程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例如,幼师为低年龄段幼儿开设“赏析课”,由于低年龄段幼儿动手能力较弱,并且这类幼儿自我管控能力较低,为使幼儿集中课堂注意力,幼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制作PPT,PPT内容主要为农村废旧衣物加工利用成品,以及废弃石子、木块搭建的房屋,幼儿观看PPT过后,能够积极踊跃的发言,讲述废旧物品重复利用的过程以及好处。幼师为高年龄段幼儿开设“实践课”,课程主题即“变废为宝”,在幻灯片赏析的基础上,为幼儿布置农村资源利用的动手实践任务。例如,幼师为小组学生提供相同的塑料瓶,鼓励小组同学自由发挥,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成品,此时组内同学集思广益,最后各组为幼师展示简易垃圾桶、简易花篮等作品,这对课堂氛围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激发有促进作用。
(四)提升幼师综合素质,提升农村幼儿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敏感度
要想有效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务必提高幼师教学水平、丰富幼师的知识储备、增强幼师专业素质,同时,创新幼师教学观念、强化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基于此,农村幼儿园应为幼师组织系统化培训,并为幼师提供学习机会,从而能够开拓幼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眼界,丰富幼师课程资源整理、运用等方面的经验。此外,幼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敏感度会大大提高,课程资源开发期间,遵循科学性、经济性、适宜性、实效性原则,充分发挥课程资源育人功能,也确保幼儿学习的个性化需要被及时满足。幼师综合素质提升后,能够通过优选教学课程、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等方式整合乡土资源和教学工作,最终实现课程资源挖掘、有效利用的教学目的。
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虽然相对较弱,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幼儿课程资源可以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机生成。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幼儿园教师要敏锐觉察到幼儿随时出现的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具有自然性、区域性、多样性特点,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为指导,高效开发、利用幼儿身边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拓展幼儿思维能力,并提高幼儿动手实践能力。既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又有利于深化农村幼儿园教学改革,并提高农村幼儿园保教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娟,李静婷.浅谈陶行知幼儿创造教育理论对当下幼儿创造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2]刘莉.农村幼儿园田野课程初探[J].学周刊,2018,(34) :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