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有效模块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让模块教学进一步的深入人心。开展有效模块教学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要义,而现实存在着学生技能基础薄弱、体育教师热情尚显不足、场地器材与实际存在差距、模块教学认识不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解学情、教师加强自我学习、政策支持、重新审视模块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体育 模块教学 体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116-02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普高课标2017版》)提出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热点话题,高中体育从学科性向教育性的转变,从强调身体健康向健身育人功能的变化,高中体育教学正努力实现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摒弃传统体育课堂单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而为多种形式的展示、比赛,促进学生顽强拼搏、自尊自信和团结合作等良好体育品德的培养。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以运动技能的学会、学精和追求卓越为途径,《普高课标2017版》以模块教学设计的形式,列举了部分运动项目的模块设计方案[1-2]。江苏省教科院孟文砚教授在总结江苏高中课改的经验、教训和江苏开展“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统筹、组织编写了高中体育教师备课用书《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设计探究》,涵盖了体能与健康教育、田径、体操、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11个运动項目,备课用书的出版为一线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在高中体育模块化教学的背景下,让体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是体育教师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教与学是否真的发生值得深思。
1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现实
1.1 学生技能基础薄弱
高中生来源于各初中校,在面对体育中考的问题上,初中学段都给予高度重视,区域范围内体育中考的项目大同小异,总体来说表现出重视体能,忽视技能的状况。学生本应在打好技能基础的时期,迫于考试的压力,体育教师不得不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中考项目的学练上,尽管考试项目中有开放性运动技能的存在,但在考试标准面前逐渐转化成封闭性的技能,如篮球项目考核的直线折返运球或“8”字运球,来到高中篮球教学中,稍加防守下的运球失误频频[3]。高中篮球模块Ⅰ单元(一)的教学内容为运球、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及其动作组合技术,在学生只掌握“应试运球”的情况下,传接球、投篮及其组合难以实现,备受青睐的篮球运动尚且如此,其他项目的技能掌握情况更不容乐观。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对模块教学内容充满兴趣,又苦于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体育中考项目的设置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体质,也改善了体育在学科中的地位,以良好体能为基础,也为运动技能的习得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1.2 体育教师热情尚显不足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一线体育教师是模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践行者,在模块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应是最有话语权的群体,但无论新、老教师,从普通本科体育教育培养的目标上来看,要求学生“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并未提及在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及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下,非考试学科边缘化的状况,不断“侵蚀”着体育教师的进取心,长此以往,导致墨守成规,教学热情不足,教学激情更是无从谈起。诚然,体育教师的循规蹈矩,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但从学校体育特色的形成和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上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在迫于压力情况下推行的模块教学,只能显现出教学模式的表象,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不明显,新课标下对学校体育的目标达成不充分,而从体育教师本身来说,一贯外因导致的课程被挤占、课时被压缩以及器材得不到及时更新等问题,都成为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绊脚石”。
1.3 场地器材与实际存在差距
从系统理论来看模块教学的话,模块教学的整体性、动态性允许和支持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但最终还需回归模块教学的整体设计中。高中学校设计之初,受规模影响,场地器材存在单一、数量不充分等状况,受模块教学的趋向性影响,以及我国地域辽阔等因素,不同地区1年内存在晴、阴、雨、雪时间长短不一的情况,在一般体育教学的调查中,以晴天为基本条件进行研究,但也要看到南方区域雨水时期较长的现实,有时可连绵1个月,此时,室内场馆设施对于模块教学的延续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室内场馆设施的规模也影响着模块教学的开展,一般情况下,1所学校1座体育馆,正常可容纳3~4个行政班开展教学活动,而众所周知的是体育课的安排相对集中于下午的时间,上课班级也就呈现出集中的现象,雨雪天气下的模块教学活动只能转化被相对散漫的自由活动来替代,久而久之体育教学的定式就难以形成。
1.4 模块教学认识不足
《普高课标2017版》对课程内容中的必修必学、必修选学部分设计了相应的模块,高中体育教师备课用书《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设计探究》一书对11个项目也有模块教学的安排[4]。2018年11月份,在徐州市举办了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工作,全省参训的工作体育教师认真学习,积极讨论,但培训人数限于每校1人,培训时间短暂,更多的需要参训老师们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有关模块教学的要求,十多年前就提出了,各学校在具体落实上程度不一,这与体育教师的能力、体育教师数量以及学校实际要求有关,对模块教学认识的不足还需要从上到下行政力量的干预,提升对模块教学的重视程度,真正将模块教学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按照《普高课标2017版》的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5]。 2 高中体育有效模块教学的建议
2.1 了解学情,解决学生的技能基础问题
提升模块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在学生中进行调研,切实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模块教学内容。技能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需要通过分层教学,技能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同一班级内会出现个别技能、体能较为突出的学生,就需要发挥其体育骨干的作用,辅助老师对技能、体能稍差的学生进行帮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在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技术得到提升的前提下,再增加组合技术以及技术运用的教学内容。
2.2 提高认识,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高中体育教师要积极主动开展模块教学的教研活动,结合学校的场地设施、专项、教师数量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模块教学计划。同时,要将每一学期学校重大活动的冲突考虑在内,如运动会、法定节假日等影响模块教学安排,要在模块教学过程中,留有机动课时,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不时调整模块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按照教学预设的效果进行学习。体育教师通过积极参加区域或更广范围的教研活动,学习、借鉴、融合相结合,提升本校模块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3 政策支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公布,高考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在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等纳入到考核体系中;2019年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中开展体质测试,体质测试成绩优良的学生,可以在享受原有自主招生降分认定优惠的基础上,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其他高校也有根据校情,制定不同的体育素质考察方案。种种迹象要求高中要加大对体育的支持力度,增加器材数量,更新和新建场地、场馆,结合区域的气候,建设风雨操场,满足学生特殊天气情况下的体育教学需求。积极申报体育教师名额,提升体育教师待遇,给予体育教师职称晋升更多的便捷,鼓励体育教师通过自身能力提升带动体育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2.4 重新審视,实现有效模块教学
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方面,以及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角度来说,模块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将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的提升放置在动态的环境中来安排模块教学,高一学习的技能应在高二、高三模块教学设计中得到体现,通过3年持续的技能、体能教学,学生能参与某一项或者几项运动的比赛中,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模块教学的设计应是动态变化的,在一段时间没能完成的模块教学内容,应在后面的教学安排中及时弥补,甚至放在同一项目下一模块教学中完成,避免教条式的模块设计,提升模块教学的有效性。
3 结语
有效模块教学的开展,涉及到学校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引、学校领导的积极落实、体育教师主动教研等。总体来说,以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通过3年体育学习,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才是学校体育的真正要义。除此以外,社团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等学校体育表现的多种形式,要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补充,真正改变几十年学生体质不断下滑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兰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模块分层教学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2):59-60.
[2] 崔福亮,何为,蔡伶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8(10):92,110.
[3] 张利平.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块优化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1,18.
[4] 陆冰.基于优化环境视角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田径项目模块教学的思考[J].田径,2017(12):15-16.
[5] 孟文砚.实施模块教学,凸显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质[J].江苏教育,2013(30):75-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