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蕴含着独特的价值理念,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是技工院校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立足于工匠精神与技工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实践要求、培养目标的契合点,要在整合融入內容、把握融入时机和创新融入方法、抓好实践教育、构建融合保障机制上下工夫,以增强融入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292-02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蕴含着职业性、专业性和人文性。工匠精神与技工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的趋同性和耦合性,是技工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动力。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研究工匠精神与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路径,对技工院校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技工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从根本上不断塑造人、影响人的环境氛围。技工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受教育者精神品质的环境和载体,塑造和影响着新时代的职业人。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时代诉求,也是推动技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培养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是时代诉求
   中共中央在2016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大力培养支持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技工院校作为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技工院校的重要使命。
   首先,工匠精神是适应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当前,中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技工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的重任,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技工院校必须建设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用精益求精、敢于创新、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涵养学生,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培养更多优秀“工匠”,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将工匠精神融入技术人才培育体系,是时代赋予技工院校的使命,更是推动技工院校内涵发展的动力。随着技工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技术教育发展动力不足,人才供需不对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技工院校由外延式扩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技工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其实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培育、职业精神的坚持和传承。技校深入挖掘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关系到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最后,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的精神之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工学生在就业创业中出现了价值取向模糊、责任感缺乏、功利化和拜金主义盛行等现象。工匠精神反映了匠人崇高的职业信仰、专注的职业品质和精湛的职业技能,是引领技工学生职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南。因此,用工匠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有利于帮助实现个人职业生涯与工作岗位的完美衔接。
   (二)培养工匠精神是技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校园文化是工匠精神培育的肥沃土壤和重要载体,工匠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匠精神作为技工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内涵丰富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软实力的品质象征。”将工匠精神作为技工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工匠精神独特的时代价值,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为技工院校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彰显技工特色,体现技工精神,从而提高技工校园文化的趣味性、创新性和生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技工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坚守,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由于工匠精神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契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关注,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敬业、勤劳、坚持、创新的精神品质。在工匠精神的涵养下,能够使学生对学校文化产生认同和信任,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工匠精神与技工校园文化多维育人价值的耦合
   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其特殊的教育性。在技工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就在于两者之间多维教育价值的耦合性,即价值向度趋同、实践向度相通、目标向度一致。
   (一)价值取向的趋同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技工校园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的共同价值基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这是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导向功能,主导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培养和塑造德艺双馨人才的精神食粮。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从价值理念向度来看,集中体现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服务社会的公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等价值理念高度契合。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共同属性和本质要求,是统领二者融合的“红线”。    (二)实践要求的相通性
   校园文化建设并非纯粹的理论活动,而是突出实践,注重实效的过程。技工校园文化的实践性是其最鲜明的特征,技工院校的物质文化融汇建筑、景观、校徽等实践元素,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增强师生对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制度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规范和实践评价的特点;校园行为文化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是技工院校的一種特色实践文化;以校风、校训为载体的校园精神文化,所铭刻的勤、实、精、新实践理念,激励学生躬身实践。工匠精神指工匠在雕琢产品、改善工艺的劳动实践中锻造的精神品质,是劳动实践的价值引领。工匠精神源于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技工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实践性是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为二者的融合构建了新范式。
   (三)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首要思考的问题。”技工校园文化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工匠精神是对职业精神的凝练和升华,是一种专业性和品质性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为其职业发展筑牢精神之基。工匠精神培育作为一种渗透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的培育方式,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技工院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研究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将总结升华的工匠精神与学校育人目标相融合,将学生全面发展与工匠精神融合,使学生精神层面修德成人,为掌握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三、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工匠精神融入技工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找准融入的切入点,坚持理论与实践、整体性和系统性相结合,从多维度进行创新和优化融合路径,以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在技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
   (一)注重融入内容的系统性和时代性
   一是注重融入内容的系统性。工匠精神是集历史典故、名人轶事为一体的重要精神资源,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技工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结合校园景观、实训环境,探索和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二是注重融入内容的时代性。技工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因此,要将工匠精神蕴含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生的思想观念相贯通,实现工匠精神上接社会主流价值,下接学生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把握融入时机,创新融入方法
   技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融政治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创造性工作。将工匠精神这个“输入源”与校园文化建设“需求口”相对接,不仅要注重融入什么样的内容,还要考虑什么时候融入,用什么方法融入的问题。一要把握融入时机。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期是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机,抓好工匠文化的交流时机,可以起到把关定向、引领整合的作用。二要创新融入方法。基于当前技工学生群体和校园文化的新特征,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要坚持法治化、网络化、生活化三位一体的融入方法,将硬约束与软要求相结合,进而提高融入的亲和力、约束力和针对性。
   (三)实践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
   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智能类型和知识结构决定了工匠精神内化的最佳途径为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是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育的环节融入工匠精神要做到两点:一是构建体现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分解为若干实训模块,结合实践教学安排,形成专题教学,融入专业教学课程、就业创业实训课程,构建集理论、实践、精神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开展体现工匠精神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能工巧匠”进校园的主题活动,组织关于工匠精神的专题讲座,将工匠精神积极融入团建,联合企业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拓展,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营造“崇德尚技”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工匠精神真正“匠于心、品于行、化于文”。
   (四)构建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的保障机制
   1.系统设计融入工匠精神的技工校园文化体系。高职校园文化构建创新是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制度、精神、环境等文化质态结构出发,采取“三维度”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推动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一是完善制度文化,明确文化体系构建的目标。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要结合技工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思想,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做全盘规划,明确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整体思路和任务要求,最终落到具体行动上。二是加强精神文化,铸就工匠之魂的校园精神。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一个学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独特风格的集中体现。学校设计融入工匠精神的技工校园文化体系,要有机融合蕴含专业精神、职业理念、价值取向的工匠精神,使其成为技工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三是创新环境文化,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搭建物质载体与网络媒体的中介平台,坚持文化宣传理念,将工匠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构建方便阅读、触摸式的工匠文化,充分展现工匠精神魅力,熏陶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怀。
   2.制定工匠精神培育成效的评估体系。政府、学校、企业协同合作,深度解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指标,使工匠精神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学生学业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诚信档案,将学生参与工匠精神专题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纳入其中,并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绩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作为技工学生职业准入的考核标准,以刚性评价指标保证职业能力评价的含金量和职业素质。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工匠精神培育为起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助力制造强国和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艾素平,朱勋春,高再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7(32):45-48.
   [2]胡渠路.浅议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瓶颈[J].职业,2014(20):29-30.
   [3]张旭刚.高职院校培养的价值、困囿与掘进[J].教育与职业,2017(21):65-72.
   [4]李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3):81.
   [5]邱磊,赵磊,管大为.再认识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规格与培养目标的定位[J].成人教育,2018,38(1).
   [6]张旭刚.高职院校培养的价值、困囿与掘进[J].教育与职业,2017(21):65-72.
   [7]林漫森.基于内涵发展视野下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体系构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5):58-62.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