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都智慧城市视野下的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成都在智慧公共服务的网络基础设施、5G专网医疗应用、智慧交通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顶层设计缺乏、数据联通性不足、数据应用的深入挖掘不够等问题,作者在对比分析成都与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措施基础上,提出了成都智慧公共服务的完善措施与未来发展路径。
  关键词: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06-0073-03
  Abstract: Chengdu has actively explored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smart public servic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5G private network medical applications, and smart transportation. However,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top-level design, insufficient data connectivity, and insufficient deep mining of data application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Chengdu, Hangzhou, Shenzhen and other first-tier cities, the author proposes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aths of Chengdu's smart public services.
  Keywords: smart city; public service; construction
  公共服务作为涵盖人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礎性服务,其发展水平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由理念走向现实。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治理水平,也为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发展路径。
  1 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公共服务的内涵和特征
  国内外学术界对公共服务内涵的阐述基本都围绕着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提供产品等。李军鹏在《公共服务体系国际比较与建设》[1]一书中将公共服务的内涵概括为“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是供全社会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产品与服务。”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服务就必然带有普遍性和公平性的特征,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的普遍性服务,这种服务的提供还应建立在社会正义和平等价值基础上;另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公民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因此公共服务还具有动态性特征,要与公民的生活需求相适应。
  1.2 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公共服务的智慧化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从国际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来看,发达国家虽建设侧重点不同,但都以公共服务为核心。伦敦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市民需求为核心,公布可视化的政府数据,让市民广泛、全面、深入地参与政府决策,监督决策效果;建设了感知空气污染情况、湿度、温度等感知伦敦项目和智能化车流控制的高速公路管理体系等。日本的智能化交通系统,德国的节能、环保、交通智慧建设,新加坡的绿色发展、一站式公共服务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都将公共服务摆在核心位置[2]。
  从国内看,2014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公共服务便捷化”放在首要目标的位置。2016年和2017年发布的一系列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中也将公共服务作为成效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2)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现状需要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人口向超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聚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8.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9.58%。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交通拥挤、公共资源紧张、环境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集中呈现,利用信息化时代的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是满足人民需要的路径之一。
  2 成都智慧公共服务建设的成效
  作为新一线城市,成都通过不断提升基础网络及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推动5G技术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在基础设施互联、智慧民生、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2.1 加强网络和5G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夯实数据“互联”基础
  通信技术来感知、关键数据收集与分析是智慧建设的基础,实施网络设备及设施升级改造、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是公共服务智慧建设的首要步骤。成都在数据互联互通方面起步较早,2017年就完成了城域网的升级改造,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千兆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首个千兆省会城市,提前三年完成“宽带中国”2020年战略目标。在5G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方面,成都市紧跟5G技术发展的步伐,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在成都开展5G先期组网和实验,建成了全球首个2.6G频段的5G基站和5G地铁站,打造了全国首个顶级5G示范街区和5G精品环线5G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呈现良好态势。   2.2 核心数据跨部门联通,打造一站式智慧民生服务平台
  为落实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成都市委市政府、市委社治委牵头,多个部门、平台企业联合起来,于2018年10月推出了天府市民云市民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了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区服务等分类城市服务的“总入口”。只需要一次认证、一号登录,就可以实现一站通行、全网通办,真正把生活服务的柜台、公共服务的窗口搬到了市民身边。目前已经整合上线了34个职能部门的146项便民服务,累计服务近1000余万人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目标。
  2.3 以大数据和5G为支撑,促进智慧交通发展
  成都通过综合应用交通数据、探索5G新技术的应用等多种方式在科学治堵、智慧治堵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探索“互联网+”交通治理,提高出行效率。2017年成都联合百度地图定制开发了“成都交通实时监测与研判分析平台”,强化政府、社会、企业等数据的融合与应用。将街道监控设备及人工巡查数据传送给百度,再结合百度地图使用者反馈的大数据信息,及时发布中心城区所有中小街道路况,包括禁左路段、禁止掉头路段如何通过中小街道绕行、施工路段的具体情况以及临时交通管制该如何绕行等,自动生成最优出行方案,引导群众智慧出行。
  二是探索5G的智慧交通应用。2019年2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和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个5G智慧交通创新应用,成都公安交警用5G直升机+无人机飞行编队监控各条市管高速的交通状况。5G直升机+无人机飞行编队能清晰、实时传输整条道路的路况以及每一辆车的车牌、驾驶行为等。可以对路段的拥堵、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等进行实时监控,还可对现场车辆驾驶人进行实时远程喊话,进行现场交通的协调、指挥,及时恢复道路畅通。
  2.4 积极探索5G的医疗应用,推动智慧医疗发展
  成都依托5G基础设施优势,在5G的医疗应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与实践。一是基于5G的多地医疗会诊。2019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行的“5G智慧医疗应用示范会议”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三地通过5G网络实现了同时连线,并实践了多地联合远程会诊及实时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演示指导,是全国首次将5G网络运用到多地医疗会诊。二是5G的远程医疗应用。联通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了5G远程医疗课题研究。2019年5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落地了首个智慧医疗的5G场景应用,测试了5G技术在远程超声诊断中的应用。利用5G的高速、高清特点,几乎同时显示远端患者的实时摄像画面及检测结果界面,医生通过摄像头及程序遥控数据传输,控制机械臂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实时沟通。三是由中国移动(成都)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联合探索的全球首个基于5G行业专网的医疗应用正式投入商用。共涵盖了5G智慧医院、5G+VR新生儿探视、5G远程B超、5G远程手术示教、5G智慧导诊等应用场景,大大提升了医疗服务效能。
  3 成都智慧公共服务建设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路径
  3.1 对比分析成都智慧公共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成都依托基础设施和先行发展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成效,但与广州、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相比,还存在系统性规划不足、重复建设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1)成都智慧公共服务建设缺乏系统性规划
  成都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与规划通常只在工作会议和信息化发展中有所涉及,缺乏系统性的总体规划布局和方案。对标杭州,2017年就发布了《“数字杭州”(“新型智慧杭州”一期)发展规划》,对智慧建设特别是公共服务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形势做了详细分析,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明确规划目标、阐明主要任务、强化保障措施,系统化地规划杭州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深圳在2018年7月18日发布了《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在系统化设计方面更进一步,根据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和总目标,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将顶层设计与技术和模块建设进行了更系统化、更细致的设计。
  (2)公共服务支撑系统的重复建设、信息联通不畅问题
  成都市在智慧出行和民生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重复建设、应用之间信息不互通的问题。如成都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天府市民云与原有的天府通应用,两者侧重点不同,但在公共交通的移動支付、生活缴费等方面功能有交叉。同为旅游大市的西安、南京等都推出了支付宝扫码乘车服务,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都无需再另外下APP即可乘坐公共交通,交通更便利的同时也提升了体验感。
  3.2 成都智慧公共服务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和信息化时代城市治理的现实要求下,各地智慧城市和公共服务建设的脚步只会越走越快,成都需将已取得的成就转化为前进动力,解决智慧公共服务建设中的问题,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与发展方向。
  (1)顶层设计先行,明确建设思路与方向,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才能更系统化、有步骤地推进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一方面,要从全局角度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建设框架、实施机制、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系统规划。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为依据,对照成都特色发展需求,做到标准化与个性化兼顾。切实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全域网络体系,协调各部门各模块的联动管理。
  另一方面,应建立科学化可评估的指标体系,实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度监控与效度评价。根据杨传开、黄彦[4]对2018年伦敦市的智慧城市规划草案的研究,伦敦在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时提出了非常详尽的三级指标体系,明确了未来三年中每一年的建设进度要求。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一般只涉及最终的建设目标,缺乏形成性评价依据,可以参考伦敦的规划草案,设计过程性评价指标和建设要求。   (2)打通数据互联通道,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对于智慧公共服务建设而言,基础设施、智能设备的数字化是基础,要提升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就要打通底层数据通道,将包含公共服务在内的整个城市运行、治理、服务等多方面数据汇总成为本市特色的系统数据库。只有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有效汇聚与联通才能从根上避免功能重复建设、居民跑断腿等弊端。另外,数据联通是手段,数据的应用与开发是核心,不能只停留在互联和数联阶段,关键是要把数据用起来。因此,要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基础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和治理保障体系,加强数据的共享和协作,让数据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城市治理效能服务。
  (3)探索多元参与体制机制,促进多方主体协同合作
  智慧公共服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协同合作,政府部门在规划时应提高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体参与度,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多元参与机制[5]。一方面,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投资巨大,单靠地方财政收入难以保障智慧公共服务建设的持续投入与后续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能够为智慧公共服务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撑。另一方面,智慧公共服务建设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惠之于民,在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更要积极推进市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充分听取广大民众的意见,才能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建设的公民满意度和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軍鹏.公共服务体系国际比较与建设[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9):1-5.
  [2]吴红辉.智慧城市实践总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6):127-169.
  [3]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评估报告[EB/OL].环球网,2018年8月21日,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9CaKrnKbEMJ.
  [4]杨传开,黄彦.伦敦制订“市长路线图”指导智慧城市建设[M]//屠启宇,苏宁,邓智团,李健.
  [5]姬凌岩,李宇.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与展望[M]//赵秋雁,龚维斌.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No.7(2019).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00-311.
  [6]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9):丝路节点城市2.0:“一带一路”建设重心与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58-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