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中年段的词句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语文教学是从字词句开始的,词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低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积累和掌握了一些词语和句子。那么在中年段,如何更多地积累精彩的词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把词句训练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在积累的基础上重视对词句的品评和运用,发挥词句训练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而训练中积累、品评和运用是词句训练落实到位的主要途径。
  一、多种途径,有效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由此可见,积累词句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最基本训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积累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训练。
  (一)课内摘抄是简单实用的积累词句的途径。我们手中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上,注重文质兼美,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性。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就指出:“要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主动积累。”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好的词句,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摘抄,以便达到积累词句的目的。
  (二)多读课外书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课外阅读是对课内学习的补充,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词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多背古诗、名言警句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和名言警句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合小学生背诵和积累。尤其古诗中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背诵和积累这些经典古诗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最后,无论通过哪种途径进行积累词句,都要注意进行分析比较归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而且,要把这些积累的词句熟记在心,方能运用自如。
  二、讲究方法,品评感悟
  课文中的词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对词句的品评是指在学生初步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对词句进行深度品味,让学生融入文章的情景,触摸到课文中栩栩如生的形象,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方法将词句训练与感情熏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品评词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是怎样表达内容,抒发情感的。
  (一)查字典是理解词语意思的最直接的方法。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然后放到语言环境中,结合语境进行品评,能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中:“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学生对“熨帖”一词不太明白,通过查字典发现熨帖有“平坦、舒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将“熨帖”放回语言环境中,结合上文“紧紧地粘”以及本句中的“平展”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而且读懂了这些“贴合紧密的、舒服”的“金色巴掌”中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品评词句。例如《带刺的朋友》一课中,作者对刺猬的称呼的变化,从初见时的“那个东西”,到发现它竟然上树用力晃枣时的“那个家伙”,再到最后暗暗钦佩的“小东西”。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作者的喜爱之情逐步加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句子,品评句子,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可以逐层深入地引导推敲,帮助学生品评词句。例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写雨来遭受鬼子拷打后“两眼直冒火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滴下来,溅在课本那行字上”。教学中,教师围绕句子中的“溅”字引导学生进行品评:首先,从“溅”的本义入手,“溅”是什么意思?从“溅”字上我们感受到什么?“溅”是指液体受冲击四处射出,我们感受到雨来流的血很多。其次,从正、反两方面看,“溅”有什么衬托作用?从正面衬托了雨来的英勇顽强,从反面衬托了敌人的凶狠残暴。最后,作者在这里用“溅”字能激发我们什么情感?激发了我们对敌人的憎恨和对雨来的敬佩之情。基于这样的逐层深入的反复推敲,学生领悟到了文章遣词造句的精确,从而提高了对词句的领悟和品评能力。
  三、创设机会,学以致用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搭建运用词句的平台,让学生在口語交际、习作等各种课内和课外的语文实践中,将积累的词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综合提高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词句训练的平台和机会,要把词句训练看成是一个整体。尤其要注意,对词句的积累、品评、运用等诸方面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地割裂开来,不应该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而应该相辅相成,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词句训练的整体功能,才能使课程标准对词句教学的目标全面地落实到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3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