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奖“科技明星”引发创新热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传勇

  自济钢设立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以来,先后有八位技术人员获得这一奖项,累计获奖金额高达200万元。重奖科技功臣在十里钢城引发了强烈的“明星效应”,极大地激发了专业人才的创新积极性,营造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浓厚氛围。
  
  尊重人才 鼓励创新
  
  人才一直被济钢视为宝贵的第一资源。当有人问“企业家和人才谁的作用更大”时,李长顺毫不犹豫地说:“没有一批优秀人才的支撑,企业家将一事无成。”在他看来,人才优势是一种特殊的优势,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十五”以来,济钢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建立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线人才开发机制,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和“留住、用好”的原则,努力为各类人才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他们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先后选送337名优秀人才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2001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进站博士后月薪8000元、总经理嘉奖,每人每年日常经费3-7万元以及住房、家属安排适当工作等待遇,先后吸引5名博士后进站开展工作。
  济钢于2003年设立了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将个人奖励额提高到10-50万元,获奖标准是:在工艺技术研发、工艺装备研究、自动化技术开发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一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的重大成果,解决了同领域公认的技术难题,或显著提升了所在工艺单元的技术水平,该成果年创经济效益在1000万元以上,在同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同时每年评选科技工作标兵,科技创新成果等,对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的奖励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245.5万元,2005年攀升到644.5万元,2006年超过了800万元。
  为建立“激励人、凝聚人、吸引人、感染人、成就人”的人才机制,济钢还完善了一系列人才管理培养,使用办法。如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实施“十百干人才工程”,即评选10名左右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每年津贴20000元;100名左右专业技术带头人,每年津贴1000元;1000名左右优秀知识分子,每年津贴5000元。健全完善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销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大投入,提高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硬软件水平,让技术人员如鱼得水,大显身手。
  在决策层的倡导下,济钢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文化。“创新就在身边,创新人人可为”成为济钢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创新意识已渗透到每名职工的头脑中,融化到血液里。
  
  敢为人先 勇夺大奖
  
  第一个夺得“济钢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的是青年工程师王京先。
  蓄热式加热炉是一种节能型轧钢加热炉,其核心设备是空气-煤气切换阀。1999年,济钢建设蓄热式加热炉时,生产这种切换阀的某公司一下报出170万元的高价。王京先抱着争口气的念头,大胆承接了切换阀的设计任务。经过4个多月废寝忘食的工作,王京先终于设计出第一代切换阀,并成功应用于济钢第一座蓄热式加热炉上。此后的三年中,他又陆续开发成功第二代、第三代切换阀,不仅为济钢节约设备外购费用1000多万元,而且依靠两项国家专利,创造专利技术转让费40万元。
  2003年5月24日,王京先获得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10万元,济钢还为其安排了一套住房。王京先激动地说,“我这一生就交给济钢了!”
  时隔一年,董宝利、冯勇两位技术人员夺得大奖,每人获奖30万元。
  董宝利研制成功的球团润磨技术,成功解决了困扰球团生产30年的重大技术难题,年创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并获得国家冶金科技进步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列入行业重点推广技术和国家重点扶持专利技术。他设计的竖炉大型化工艺,打破了国内15年没有建设大型化竖炉的纪录,开发了多项具有济钢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年创经济效益2500多万元。冯勇开发的38590H强度钢板,累计为济钢创造经济效益2200万元。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2005年5月19日,年仅35岁的张红瑞获得50万元重奖。
  张红瑞是因为解决了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难题而获得这一奖励的。2003年,济钢在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混合煤气控制系统的开发。国外一家公司认为济钢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一难题,张口就要上百万美元。在接到了自主开发的任务后,张红瑞凭借超常的智慧和潜心的钻研,用一年的时间开发成功这项技术,其控制精度达到3%,超过了那家外国公司承诺的5%的标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项技术为济钢节约引进开发费740多万元,年创经济效益1107万元。大家称赞张红瑞“为中国人、为济钢人争了光”。
  2007年,胡淑娥、刘晓东、刘同清、唐立冬四位技术人员同时夺得大奖,每人获得奖金20万元。正如一位领导评价的那样:“他们为济钢质量品种向第一梯队进军、循环经济争取成为全国典范立下了汗马功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8岁。”
  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胡淑娥说:“我也曾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是济钢宽松的环境成就了我。在济钢搞创新,有付出必有回报。”
  
  追“星”成风 “新”潮涌动
  
  每一次重奖“科技明星”,都会在全公司引起一波追“星”潮,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进而激励更多的技术人员投身到创业创新中去。
  济钢借助媒体对王京先的事迹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大力宣扬特殊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宣扬“人人是人才”和“创新无止境”的观念,引导广大职工向获奖者学习。职工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并开始暗暗较劲,决心在各自的领域大有作为,显露锋芒。
  在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调整中 专业技术人员主动贴近市场,深入一线,致力于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几年来新产品的种类成倍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种板比例超过80%,高等级专用板比例达到54%。2006年中厚板新产品产量达到55.4万吨,新增效益3.16亿元。
  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中,广大技术人员紧紧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高效转化和代谢物的高效再生,先后自主开发了120多项节能清洁工艺技术,形成专利117项,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7项。其中“干法熄焦技术研究与应用”和“热能资源高效梯级利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创新已成为济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力量。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构筑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济钢与国内外知名的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先后开发成功能源仿真模型控制系统、烧结和炼钢余热发电、铝厂赤泥的消化利用等项目。积极探讨不同行业间进行合作研发的新方式,共建产品创新同盟,共同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济钢重奖“科技明星”凸显了企业对人才的关爱,对科技的重视,对创新的推崇全公司56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正以这些“科技明星”为榜样,比学、赶、帮、创新创效,济钢在“繁星满天”之后必将迎来“春色满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