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微课的制作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永辉

  摘   要:现代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迈入了新的征程,并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互联网,其超强的交互性、共享性以及丰富性等特点,带动了各个行业领域的深度变革,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植入,推动了“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微课制作的相关概述与规范,就其在教学各阶段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微课  制作  应用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0(a)-0209-02
  “互联网+教育”重塑了课程教学生态,并催生了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其对重难点知识的有效呈现,辅以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进一步深化了学生认知,同时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中的应用导入,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科学的微课制作至关重要,其在教学各阶段的有效应用研究备受关注。
  1  微课制作
  1.1 微课制作技巧
  所谓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是依托视频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范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着显著价值。某种维度上讲,微课是对传统教学课程的一种完善补充,具有内容精、时间短等特性。对微课的认知是进一步实践应用的关键,应全面了解其特性优势,结合各学科教学需求,科学设定,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价值。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微课制作有着较为规范的流程,从选题、编写教案、拍摄课件到后期制作、教学反思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同时着重把控几个要点,即时间不宜超过5min、关联重难点知识,尽量围绕一个中心开展,并强调引导知识迁移,从而提高教学成效。另外,选题作为微课制作的关键一环,要把握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探究性,适合用多媒体表达,并配以丰富的资源构成,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深化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2 微课内容的选择
  微课教学的关键在于突出重点,进以辅助教师讲解,同步实现对作业或练习的难度拓展。在短短的45min课堂,要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实属不易,微课适时恰当的插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但是其相对时间紧迫,因此内容选择上必须要精益求精。具体而言,教材作为教学实施的主线,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各阶段教学目标,微课制作应当围绕此中心开展,并做适当的内容延展,为学生举一反三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为此,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深度研析教学教材,结合学生即有水平,总结其中的重难点所在,进而搭建微课主体架构。同时,素质教育生态下,教师还需尊重学生主体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偏好,并以此为切入点,在微课主体架构上做进一步的内容丰满,如此才能发挥其应有成效。在过程中,对教学语言的运用要秉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等原则,保证微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上下联结。
  1.3 微课资源整合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公众服务平台的搭建与发展,聚拢了海量信息资源,为系列教学活动组织提供了有力支撑。正是基于多媒体应用发展起来的微课,实现了多元化信息资源承载,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课程组成,通过对学生多重感官刺激,深化了他们对相关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某种维度上讲,微课资源建设与整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讲求一定的科学性、丰富性原则。具体而言,基于上述两个环节的设计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结合教学知识点的特性,合理筛选有用的微课资源,切忌过于繁杂,以免给学生学习造成困扰。同时,善于加强对微课资源的归拢、整理,并建立数据库,注重与其他兄弟院校之间的共享共建,以人才发展为核心目标,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辅助教师教学开展,减少他们在该方面的工作量,使之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教研上。
  2  微课的应用
  2.1 应用微课开展课前导入
  基于精良的微课制作支持,其在课程教学各阶段中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正是基于微课资源的共享性,使之在课前导入有了更多可能。尤其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应用几乎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积累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可以说手机、电脑成为了现代人的“标配”,这也就为应用微课开展课前导入提供了利好环境。在各阶段教育开展之前,教师需明确重难点所在,形成学生正确的认知意识,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依托微课支持,组织有效的预习学习,将课堂教学的重点转向答疑解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将微课资源共享到校园网络上,并要求學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接下来的学习重点,并实时搜集他们相关方面的反馈,做好系列问题总结工作,在课堂教学阶段合理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使之获得更加深层次的发展。如此,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势必会取得更高的教学成效。
  2.2 应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组织的关键阵地。素质教育生态下,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导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连接,努力塑造良好的氛围环境,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素养。在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基础上,应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可关联到一些实践案例,打造虚拟真实的应用场景,以恰当的问题为切入点,诱发学生深度思考,并通过小组互动讨论,探究最佳解决方案,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重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微课所呈现出的知识重难点为基本,拓展关联更为宽泛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时,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微课更多地作为一种辅助性工作推动教学发展,教师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要实时关注学生行为动态表现,善于发现其在互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或启示,保证课堂教学实效。
  2.3 应用微课开展课后复习
  综合来讲,知识学习应当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从认知、学习、掌握到应用缺一不可,课后复习显得至关重要,是推动知识向学生内在品质升华的必要一环。在如上微课制作支持下,依托互联网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微课资源共享,引导学生按需学习。微课内容选择多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精髓,关联到众多重难点知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很难在课堂时间完全消化,其在课后复习中的有效应用植入,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亦有重要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依托即时互动软件,如微信、QQ等,建立班级群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了解他们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搜集学生建议,促进微课制作的再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教学发展的辅助价值。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微课应用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实践工程,首要关注微课的科学制作,科学选择内容及资源构成,并结合教学各阶段需求,有效应用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复习等环节,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辅以教师恰当的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效。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多有效践行建议。
  参考文献
  [1] 赵莹,冯启荣,吴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微课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9(15):95-96.
  [2] 熊晓莉,丁社光,李宁.Origin微课的设计制作与教学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8):3-4.
  [3] 聂玮.基于ADDIE模型的微课设计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6):54-56.
  [4] 张自玲.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微课与翻转课堂新思[J].新余学院学报,2019,24(4):152-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