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制作过程中的反思总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21-01
  一、对微课的理解
  微课内容组成的核心要素有,微视频、微课件、微教案、微练习、微素材等[1]。笔者认为:(1)微课是为自主学习者提供帮助的多媒体学习资源;(2)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本文提到微课一般指微视频。
  二、微课制作过程发现的问题
  由于实践操作课的内容多具有演示性、操作性特点,所以主要采用“录屏软件+屏幕操作”的方法进行微课制作。
  1.硬件环境描述:信息技术课教室硬件配备:云服务器+教师机+56台学生终端(不配摄像头和耳机)+云课堂管理系统及其他所需软件+网络连接设备。
  2.使用的主要工具软件:Camtasia Studio8.6(录屏软件)。
  预期效果:(1)画面清晰;(2)操作步骤演示连贯、明确;(3)能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帮助;(4)由于学生端设备所限,制作的微视频没有教师讲解的声音,但是操作过程需要有教师讲课的节奏。
  3.以《用WORD制作标语》这节课的微课制作为例。具体要求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设置页面、艺术字,保存操作。
  根据总体目标,细化具体学习内容,制作了7个微视频,最短的49秒,最长的3分27秒。
  历经五个班级使用后发现诸多问题:
  (1)视频画面效果没有预期的清晰。
  (2)鼠标抖动、滑动过快、滑动太慢,演示画面切换不流畅,或停滞或跳跃。
  (3)标注的停留时间过短,一些术语对学生来说是新鲜名词,但是没有强化过程,学生在浏览过程中关注不到。
  (4)各种特效叠加,如鼠标高亮效果、聚焦、画笔标注等,滥用技术手段,使学生眼花缭乱,消耗耐心。
  (5)将每个任务中的关键词(知识术语)作为相应视频的文件名,将视频集放到一个文件夹里,上传到云服务器,引导学生调取自己所需的微视频,我试图通过这样的设计思路来让学生顺利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视频,但是,由于学生对众多术语的陌生,学生不能准确找到对应任务的“帮助视频”。
  (6)视频中呈现的操作过程重复、顺序混乱,使学生“莫名其妙”。
  (7)视频画面没有过渡和添加必要的动画效果,显得过于单调,学生看过几个视频后,观察到他们索然无味大于兴趣盎然。
  三、分析问题,找到改进方法
  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制作微课前的准备不足;二是对Camtasia Studio(录屏工具)的功能的配合使用不够恰当和灵活;三是没有提供对多个微视频进行方便检索的途径。
  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改进:
  (一)微课制作前的准备
  1.根据教学目标,将需要录制的操作步骤编写详细的脚本。
  2.录制的视频画面要清晰、干净,需做如下准备:
  (1)整理桌面快捷方式和文件。
  (2)在录制时将屏幕显示分辨率调整为800×600。
  (3)在Camtasia(录屏软件)中设置录制区域为“锁定在应用”;一般在Windows XP系统下录屏时会出鼠标抖动和定位不准的情况,需要把录制工具栏上capture layered windows(捕获分层窗口)前面的勾去掉。
  经过相关设置后,录制过程相对顺畅,观看时将屏幕分辨率调到大于800×600,微视频画面十分清晰。
  (二)微视频的编辑
  恰到好处的运用技术,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达到学习目标,在对视频编辑时运用视频片段分割、复制、调整顺序、添加标注、聚焦、转场效果及光标效果等技术手段。以Office Word 2007中对“图片的设置”为例,说明视频各种编辑操作的配合使用。
  1.将录制好的“插入图片”、“图片环绕”、“图片大小”、“图片冲蚀”四个视频片段导入到Camtasia(录屏软件)剪辑箱,为方便编辑,可放同一轨道,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用鼠标选中某个片段,然后拖拽进行调整。
  2.在相应的操作片段的合理时间段插入“标注”,起到提示和说明作用,有助于学生对术语的强化认知。
  3.有鼠标动作的地方恰当的使用光标效果。如:用“高亮”效果,來提醒观看的学生是在进行单击鼠标左键的操作。
  4.为更好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在不同视频片段间添加转场效果,使视频画面富于变化和动感。
  (三)生成具有交互功能的微课集
  每节实践操作课都要用到若干个微视频,为一节课或一类课的视频集搭建一个检索方便,具有一定交互功能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使用Camtasia(录屏软件) 中的“标记”功能,在生成视频时选择“标记基于多个文件”,即可生成带目录的视频,目录由“标记”名称生成的,标记名称描述一定要严谨、规范,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术语。
  微课,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进教师微课制作水平,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