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特教中职电子电器专业设置现状分析与调整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残疾人中高职教育的各项改革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电子電器专业设置为例,对该专业的现状、问题进行了调查探究,并对该专业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调整策略,丰富了特教中职电子电器专业发展内容,对于促进残疾人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特教中职 电子电器专业 现状 调整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处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组织编写新课程标准教材,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特殊教育的总体要求。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也提出了到2020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建成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课程教材体系的总目标。明确了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安徽省也出台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皖政〔2016〕111号)等省级文件,要求加快建设安徽省特殊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持续推进残疾人教育改革发展,增强特殊教育教科研能力,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大力推进残疾人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残疾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和发展。
  二、现状分析
  在国家和安徽省大力推进残疾人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残疾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和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电子电器专业为例,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个维度入手编制问卷,采取小样本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校电子电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究分析。
  1.残疾人中职教育阶段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分析
  (1)电子电器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在电子电器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调查中,本文主要从该专业家电维修及售后、手机维修及售后、电子装配与检修三个专业方向所开设的课程进行调查研究。
  项目一:家电维修及售后方向课程设置分析
  各种家电家庭普及率很高,尤其是小型智能型、便携性家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实用性很强,所以在家电维修及售后方向所开设的课程中,残疾学生们对《小家电原理与维修》《制冷与空调设备原理及维修》等课程的设置满意比例达到了64%。
  但是,对于像电冰箱、空调等家电形体较大的家电在技能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加之残疾学生手及手指动作的不协调,力量不足,少数学生下肢残疾不便下蹲等原因,造成了残疾学生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导致了残疾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项目二:手机维修及售后方向课程设置分析
  残疾学生对该专业方向所开设的《手机原理与维修》《焊机技能训练》等课程,学生满意的比例为72%;
  手机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手机已经走进了残疾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学生对于手机维修技能的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愿意动手实训操作练习。但是,手机维修课程对于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分析的要求较其他课程高,同时手机维修技能学习中对于手指动作的精细化,协调性要求更好,这也导致了部分手指残疾的脑瘫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困难。
  项目三:电子装配与检修方向课程设置分析
  残疾学生对于该专业方向开设的《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与技能》《Protel》等课程,满意比例为48%。
  该专业方向设置的课程因对残疾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电路图的看图、识图能力等要求较高,同时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导致了满意学生比例不高。
  (2)电子电器专业教学方法等现状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专业残疾学生对于教师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满意度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项目一:电子电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分析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受到残疾学生认可,超过64%的学生对课堂专业理论内容讲授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非常满意。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纯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枯燥乏味而不被残疾学生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同时也避免了只做不讲或少讲的情况,使得残疾学生实训技能学习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指导、支持,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项目二:电子电器专业实训教学方式分析
  残疾学生对于教师在实训中操作示范、巡回指导的分组实训的教学方法非常认可,满意度达到84%,这说明教师的技能操作示范和巡回指导对学生技能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把技能操作标准和流程呈现给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又能及时地给学生以指导、反馈,这便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他们技能学习的信心。
  项目三:电子电器专业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分析
  学生对于教师在技能实训课中采取的模块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满意度较低,仅为48%。究其原因是因为项目教学法和模块化教学法对于学生的看图能力、线路工作原理的分析等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最后需要呈现一个完整的产品,这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独立完成存在较大的困难。这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如何改进项目化、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式和提高项目化、模块化教学的教学效果加强探索,
  此外,残疾学生对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PPT、学习通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满意。它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趣味性,尤其是学习通教学软件的使用,便于学生在线下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学习,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3)电子电器专业教师教学效果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电子电器专业教师教学效果有以下特点:
  项目一:电工电子焊接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残疾学生对于贴片元件的焊接技巧掌握方面满意度达到了80%,除了少数手部或手指残疾的脑瘫学生外,大部分残疾学生对于电子元器件焊接技能掌握非常好。
  项目二:残疾学生绘图技能教学效果分析
  残疾学生对于机械零件CAD制图等绘图技能学习掌握较好,满意度达到72%。绘图技能的学习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看图、识图、绘图能力,同时在绘图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双手配合、手指协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够训练学生大脑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项目三: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主要是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接线实训,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学习难点在于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根据电路图接线,还有电工工具的使用。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熟练使用工具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残疾学生对于电工技能课中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原理分析和接线技能学习满意度为40%。
  2.电子电器专业残疾学生职涯规划分析
  在残疾学生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问卷调查结果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项目一:电子电器专业残疾学生就业意愿分析
  电子电器专业一是对于在中专阶段专业学习任务完成后残疾学生是工作还是继续读大专这个问题上,有44%的残疾学生愿意在中专阶段专业学习任务完成后出去工作。这反映出这部分残疾学生想早点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早日实现自我自理、自立。
  项目二:电子电器专业残疾学生就读高职意愿分析
  有52%的残疾学生愿意在电子电器专业学习任务完成后愿意进入高职阶段继续学习。同样,还有少部分残疾学生愿意在工作一段事件后再返校就读高职。
  这反映出多数残疾学生在中专阶段专业学习任务完成后有继续进行高职学习的意愿和规划,愿意继续深造学习,对专业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取得大专文凭,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项目三:电子电器专业残疾学生自主创业分析
  在残疾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在电子电器专业中专阶段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自主创业的残疾学生比例较低,只有20%。
  这说明残疾学生在电子电器专业中专阶段学习任务完成后由于受到自身年龄、知识技能、学历等因素的影响,主动自主创业的自信心不足、资源短缺,少数残疾学生身体残疾情况严重,中专毕业后因多次、多方努力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被动自主创业。
  三、电子电器专业调整策略
  1.以智能型、便携性小型家电为主的课程调整策略
  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构建以智能手机、豆浆机等智能型、便携性小型家电维修类课程设置为主,以空调、电冰箱等大型家电维修类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该类家电专业理论课程主要作为拓展学生使用性、功能性知识使用;小型家电维修类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便于残疾学生能够较为独立地进行实训练习和技能的学习。尤其在智能手机课程的开设中,应结合时代潮流和手机功能更加丰富的特点,增开一些关于手机美容美饰方面的课程,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电子电器专业课程设置中,还要结合省市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等相关比赛项目,实现课程设置和技能竞赛无缝对接,对所开设的电力拖动课程、电子装配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训进行调整,既考虑到残疾学生学习基础、身体情况等因素,又从培养他们参赛获奖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责任、担当意识。
  2.以残疾学生就业、升学为主的教法调整策略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对于就业意愿强烈的学生,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岗位规范等因素,增加实习实训时间和内容,按照实习教室即车间,技能操作即加工产品的标准来进行教学。对于有志于中专阶段毕业后继续就读高职的学生,在教学时重视学生技能学习的同时,教学方法选择要倾向于理论知识教授,要加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淀,便于他们将来能够适应高职阶段学习。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残疾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不高的实际情况,结合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以致用,在教学中选择科学的、实用的项目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促进残疾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3.以残疾学生肢体动作训练为目标的教学效果调整策略
  教师在中专阶段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考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到残疾学生通过学习,他们的肢体动作训练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些残疾学生手部及手指动作还不太灵活,动作稳定性,精确性较差结合,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肢体残疾的实际情况,按照残疾部位的动作特点,在技能实训课上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残疾学生的手指动作进行训练,增加他们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有效性,為他们以后的就业和继续学习奠定厚实的基础。
  4.残疾学生职涯规划调整策略
  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向导作用,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及时、深入的帮助,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等较高层次上教育学生要在中专阶段专业学习任务完成后继续完成高职阶段的学习,科学、合理、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开拓自己的眼界、树立自己的目标,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为自己有尊严的、体面的、稳定的、辉煌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永远在路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坚持,全力、细心、细致地做好课程设置、教学等各方面工作,促进残疾学生的成长、成人、成就、成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4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