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教学过程分析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即备课、如何高效进行课后反思与整改以及合理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对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地理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學策略 实践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指导备课
  1.以《地理教学标准》为提纲。《地理课程标准》体现了新课改的具体思想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的评价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并且它给老师提出了教学的具体要求,即教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要在课前认真学习课程。所以,这个标准应该是老师们备课教学的具体指导思想和方针,按照这个标准更能使目标得到保证。老师们制定策略和计划,应该优先以次标准为例,将自身教学的实际与该理论相契合,这样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笔者上课一般是先提问地理课代表地理课本的理论,然后在理论中穿插一些实际的问题,来测试他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从侧面测试全班同学的理论与实际能力。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地理教学不适宜操之过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基础。
  2.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处于教学的核心位置,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中师生的最终结果,它时刻对教学起着引领和导航的作用,也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教学的起点和方向,控制着课程速度和学生的学习节奏。所以,合适的学习目标是优秀教学的起点。新课改着重提出了三维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这三方面的有机统一。所以,教师也应既要注重学生的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也要注意学生的课后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浓厚兴趣,这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堂的教学目标都是课堂的方向标,教学目标不宜制定的过高,也不宜制定的过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增加点难度,或者是一点一点地增加难度。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经大数据的调查可知,能够主动自学地理知识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33%,远远未达到我们要求能够自学地理的学生人数。所以,要把一部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自学能力上去了,就知道子自己的缺点和疑问在哪,也就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处理问题。且在老师的督促下学习地理的学生占45%,而对地理完全没兴趣的学生则占2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自学地理的能力普遍不强,积极性不高。我上课经常先给出预习时间,再出题来让学生做,以此来测试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毫无疑问我们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长期的研究表示,我们的教育过于看重卷面成绩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这样导致学生主客观难以相一致,该理论不能运用于实践,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们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于在乎成绩。所以,我们以后最好尽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实践活动的意识,促进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现,切实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成果。鼓励实践,勇于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
  如果老师平时多和学生交流合作,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老师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帮助其形成实践所需的知识、方法、思维等,并利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寻找问题,实践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可以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进行实践,这样更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找出学生基础水平,制定正确教学策略
  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当我们教育学生时,应该先摸清他的水平,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掌握到了什么程度,然后再因材施教。此外,不仅要了解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预测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以促进学生向跟高层次发展。平时上课前,老师就会先进行提问,了解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再进行授课。
  准确把握学生的基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并且对学生的水平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基础,就很容易出现老师盲目提升题目难度,知识点的复杂程度,结果没能完全发掘出学生的潜能。总而言之,只有从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预估学生水平,恰当地规划学生的发展,实现差异化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地理教学课堂才能是最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刘静静,李俊莉.初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J].地理教育,2016,(06).
  [2]仲小敏,贾芸,张立岩.地理生态课堂的理念与实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6,(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8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