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统编教材习作例文的三个指向及教学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统编教材的习作单元由六个板块组成:“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与其他单元相比,“习作例文”板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从单元整组的目标来说,“习作例文”是实现习作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单元导语”点明习作要求,“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这六个板块彼此关联、环环相扣,无论是哪一个板块,都是重要且相关的,缺一不可。
  从教师的教学来说,“习作例文”板块中的文章是教师在习作课上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教学资源。当然,在统编教材出现之前,教师大多都是自己寻找这样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良莠不齐,教师的使用策略也大多单一,一般也就是在学生动笔前读一读,稍作讲评罢了。因此,在统编教材中开设“习作例文”板块,有意义也有必要。而教师准确地认识习作例文的教学指向,对用好这一板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由例明意,重在充实与激发
  “意”,习作要求之意,明意即审题。从第二学段开始,学生就要学习审题,能读懂题目要求,能明确习作意图。可以说,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文体运用一样,都从属于构思的范畴,是学生在习作之前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过程。而事实上,有些习作要求内涵丰富,学生会觉得审题困难找不到方向,无法准确把握题意。
  1.以题解题,充实题意
  在审题遇到障碍时,习作例文的题目常常能清楚而准确地解构习作主题的涵义。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虽然教材中有进一步的提示:“就让我们把观察中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但什么是“场景”,“事物”又是什么意思,学生不理解。而教材中用到的三幅图,也不能直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抽象凝练的词语。对此,教师可以这样做:
  首先,出示两篇习作例文的题目《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并且问学生:大千世界,能吸引我们的可多啦,对这两位作者来说,又是什么把他们吸引住了?学生很快就发现:小狗和杨梅。
  接着,继续例举并提炼:是啊,小狗小猫啊,蜗牛蚂蚁啊,这样的动物多可爱啊!葡萄杨梅啊,大树小草啊,这样的植物也很吸引人。甚至是一缕阳光、一弯新月,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也很让我们神往。这些都是缤纷世界中的一种“事物”。结合板书,学生自然能够理解:动物、植物和静物,都是事物。
  教师用例文的题目来解释说明,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了习作要求的意思。尤其在第二学段,这种做法直接有效。
  2.由例生疑,明确动机
  习作是需要明确动机的。统编教材把表达定位在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的根基上,由单纯关注表达结果,转到倡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或模拟的情境中学习表达,也就是交际语境下的习作。因此,学生在进行习作时应该思考:我写这篇文章给谁看?为了让他看明白,我需要怎样写?这也是审题的一部分。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主题是“介绍一种事物”,并为此提供了两篇例文:《鲸》和《风向袋的制作》。显然,这是一次说明文习作。相比于其他文体,说明文有着更加明显的习作动机——为了更好地介绍。更好地介绍,可能是指让介绍更有趣,让听者对介绍的事物产生兴趣;可能是让介绍更准确,让听者对介绍的事物了解得更透彻;也可能是让介绍更形象,让听者对介绍的事物了解得更具体。教师不能把这个动机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习作例文,结合例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发现。
  在阅读《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篇文章是给谁看的?学生可在以下三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中小学生或同等文化程度的人,大学生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研究生物(鲸)的专家学者。选择并不是为了追求答案,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品读语言,去揣摩语言背后隐藏的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动机。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在动笔介绍前,也会下意识地去设想一个听众,设计听众的身份,并以此影响自己的习作表达。
  二、由例成像,重在唤醒与勾连
  “像”,是形象,是場景,是生活。“像”可以虚,也可以实。对学生而言,“写什么”常常在一开始就让他们难以下笔,而习作例文能提供具体的情境和素材支持,启动学生的记忆与想象,让曾经的生活积累再次凝结成像,出现在学生面前。
  1.例文唤醒,丰富内容
  虽然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但这些习作素材一般情况下都是“沉睡”的。因此在开始习作之前,首先需要去唤醒这些素材。统编教材在编写中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习作单元的习作要求中,都用图或标题或关键字的方式来“提点”学生。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主题是“生活万花筒”,编者为了契合“万花筒”这个比喻,例举了很多习作题目:《捉蚊趣事》《一件烦心事》《她收了礼物》《爷爷戒烟了》《照片里的温暖》《家庭风波》《教室里的掌声》《信不信由你》。这八个题目中,《一件烦心事》《爷爷戒烟了》《捉蚊趣事》等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唤醒自己的生活积累。但如《照片里的温暖》《她收了礼物》《信不信由你》等题目,学生还是不清楚指的是什么事,需要去揣测这个题目可能在写什么。对此,教师同样可以用习作例文来帮忙。
  首先,读两篇例文,读懂例文的主要内容:《小木船》写的是学校里的事,是同学之间的事,是关于友情的事;《我家的杏熟了》写的是家里的事,是亲人(邻里)之间的事,是关于亲情(乡情)的事。
  接着,发散开去唤醒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并最终形成这样的导图:
  导图的出现,不仅让学生有了可以唤醒的三个方向——家庭、学校和社会,真正触发学生的记忆,还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生活”的解读,丰富习作的内容。
  2.例文勾连,选择内容
  唤醒了生活积累后,学生还需要为表达某一主题而尝试进行选材、组材。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了丰富内容,教材还为学生提供了“甜、乐、泪”等十二个关键字,要求学生“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这则习作重点和难点都是要围绕中心意思,也就是用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来写。   对学生来说,从几件事提炼出一个汉字(主题)要远比根据一个汉字(主题)去选择事例更简单。前者是阅读、是输入、是提取,后者是表达、是输出、是勾连。因此,教师可以降低难度,先引导学生阅读两篇例文,利用例文去勾连关键字,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围绕关键字勾连生活积累进行适当的删选与组合。
  首先,读懂例文。《爸爸的计划》主要写了两件事:爸爸严格执行计划,爸爸给“我”制订计划。《小站》则写了小屋、月台左面、月台中间、月台两头、站长吹哨、四周等几个方面。
  接着,例文勾连关键字。《爸爸的计划》所能提取的关键字是“严”,爸爸对自己严格,对“我”也严格,而这份严格就是通过执行计划和制订计划来体现的。《小站》所能提取的关键字是“暖”,而这样的“暖”就体现在小站小而温馨的布置中,在小站宁静舒适的氛围里。原来,关键字就是这样渗透在几件事或几个方面之中的。
  最后,关键字反向勾连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汉字,去勾连某几件事,或是某一样事物的某几个方面。
  这样用例文去进行勾连,为学生的习作构思铺设了引桥,降低了难度,习作教学更有层次。
  三、由例入理,重在发现与辨析
  “理”,是规律,是方法,是搭建的支架,是建立的模型。“理”,是对“怎么写”最直接的回答。对小学生而言,有了一个“理”,他们就能从模仿起步;有了多个“理”,他们的习作也能呈现出更多的变化和灵动,并最终拥有自己的个性化表达。而教材精心选择的习作例文,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理”。因此,在“习作例文”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由例入理。
  1.从批注中发现
  统编教材的习作例文都有旁批和课后思考题。前者指明了习作中可以参考使用的方法、表达的规律,后者则为这种方法和规律提供了一次试炼的机会。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主题是“奇妙的想象”。其中,《一支铅笔的梦想》就是很好的正面的想象的例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法由例入理:
  (1)故事里的这支铅笔到底有什么梦想?自己读读故事,可以圈一圈,画一画。学生随机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呈现导图:
  (2)再读读这个故事,想一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很神奇。
  学生自由说,引导聚焦这支铅笔想要变成不同的东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铅笔想变成的不同事物:花儿、芽儿、伞、豆角、丝瓜、船篙、木筏、撑杆和标枪。并随机看图认识部分比较陌生的事物。提问:仔细看看这些事物的样子,再想想铅笔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发现随机板书:又细又长。
  (3)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想,这样的方法我们在《小真的长头发》里也学过,你还记得吗?
  小真的长头发老长老长,所以作者就把它想象成了——钓鱼线、套牛绳等细细长长的东西。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想象,这样的想象会更加合理、自然。
  出示批注:……这样的想象自然、合理。
  2.在对比中辨析
  能够选人教材的习作例文都有其“经典”之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例文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进而引导学生在辨析异同、优劣中发掘“经典”,并由例入理。
  (1)对比例文与教师的“例文”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有这样的提示: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但是,说明方法怎么用才能算是“恰当”呢?
  在教学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时,教师可以给出两段“样本”,左为例文选段,右为教师改编后的“例文”:
  通过对比,学生很直观地就能发现,用上了列数据这种说明方法,能够准确地介绍清楚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接着,教师再给出另外两段“样本”,同样,左为例文选段,右为教师改编后的“例文”:
  通过对比,学生进—步发现,并不是所有也方都适合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有时候列了数据反而说不清楚。
  经过如此两次的对比后,学生就能明白什么才是“恰当”的说明方法。
  (2)对比例文与学生的盲写
  在学生习作过程中,遇到障碍或是瓶颈的时候,将例文与学生盲写作品进行对比,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进行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神奇的想象”教学时,学生往往只能由1想到2,有时候想到了2、3、4,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这些想象到的内容,文字表达呈现凌乱无序的状态。在点评学生习作环节,教师就可以出示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并将下列文字标红、加粗,甚至单独批注:
  将例文与自己盲写的习作进行对比,学生就能发现,《一支铅笔的梦想》有同构性,即用同样结构的语段,将几个梦想串联起来了。这样文章不仅显得有序、规整,而且便于组织内容。有了这样的语言模型,学生几乎很轻松地就能组织起几个语段了。
  显然,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习作例文”可以穿插在审题、构思、行文、講评等多个习作教学环节之间。可以先例文,后习作;可以先习作(盲写),后例文(比照),再习作(修改);还可以边习作边例文,滚动进行。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一板块对本单元习作主题的意义,明确教学指向,有的放矢方能“例”尽其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2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