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的教学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习作单元的设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体例结构上的创新点之一。教学时教师需要用整体性、结构性的思维方式对习作单元中的不同板块进行梳理与辨析,精准定位不同板块的习作训练点,提高实施差异教学的自觉性。
  【关键词】统编教材;精读课文;习作例文;教学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3-0012-03
  习作单元的设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体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在这个单元中,有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它们在教学功能上有什么差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区别对待?笔者就以统编版三上第五单元的教学探究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深度研读教材
   统编版三上习作单元导语页第一部分以罗丹的一句名言点明主题——留心观察,第二部分提示单元的习作任务,清晰明了,便于操作。整个单元都立足于“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这一习作目标展开。美国学者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那些互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整合性和连贯性的学习内容能彼此强化;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就必须将它们组织起来,使之相互强化。”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准确把握好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两个板块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并将它们彼此强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习作能力产生累积效应。为此,笔者用整体性、结构性的思维方式对本单元的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进行了梳理与辨析。显然两个板块具有整合性和连贯性,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但它们却承载着不同的习作能力训练任务,教材的编写理念是有差异的,具体体现如下:
   1.观察方法的差异。
   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观察法。精读课文《搭船的鸟》意在引导学生习得重点观察法,准确感知翠鸟的色彩美及其捕食特点;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是让学生通过解剖观察法,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启发学生思考长期观察法的优点,“最花”“最漂亮”,“学‘狗’叫得最欢”“喜欢跟火车赛跑”都是需要长期细致观察才能把握到的;《我爱故乡的杨梅》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杨梅的外形、颜色和味道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观察时可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不同方面。
   2.观察层次的差异。
   《搭船的鸟》对翠鸟的色彩进行了静态观察,对其捕食进行了动态观察;《金色的草地》对蒲公英进行了动态观察,留意它的变化。随着观察的逐步深入,两位作者对翠鸟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也逐步加深。这两个层次的观察,学生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模仿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位作者的观察,注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因此作品对于儿童而言更具感染力和温度。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模仿诚然是学习的必由之路,不能否定,给学生安排一些直接模仿的训练是可以的,然而决不能让学生只读一些与自己的写作水平不相上下的东西。那样没有好处。”显然两篇习作例文是作者的独特体验,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
   二、精心设计教学
   统编版三上习作单元的习作任务是“学写观察”。但是这个任务很宽泛,教师应根据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观察要素的差异,将这两个板块的目标逐个定位,并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去达成目标。所以在教學这两个板块时,笔者有意提高了实施差异教学的自觉性。法国著名人类学家斯特劳斯说:“如果他不知道他来自何处,那就没有人知道他去向何方。”精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阅读单元中的课文,除了13个字词的学习,它更多指向写作,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留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的,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习作例文没有识字学词的任务,重点借助旁注这个平台,对范文的言语形式进行精准的分析,尤其要引导学生抓住《我爱故乡的杨梅》例文中“多感官描写事物”这一习作训练点,将习作知识实践化,从而推动学生个性化的言语表达。
   笔者认为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都可以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教学,意在关注两个板块内容的细节变化。精读课文的两篇文章可以逐篇进行教学,学完后对其进行纵向比较,并以此来指导学生对比习得不同的观察方法。
   师:《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都有对事物的动态观察,你觉得两者之间有没有细微的差异?
   生:都是动态观察,但是观察的点不一样。比如《搭船的鸟》一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我们坐在船舱里。”“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作者的观察点是在船舱,而鸟在船头,作者的观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师:很棒!你知道了,观察的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了解的情况也就不同。《搭船的鸟》的作者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能再说说《金色的草地》的作者又是如何观察的呢?
   生:《金色的草地》的作者是近距离观察,因为来到草地上观察蒲公英,一定是蹲着或者趴着的,当他看到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还可能会用手碰一碰。
   师:是的,作者观察蒲公英时的距离很近。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从视觉到触觉,是我们观察了解事物的重要方法。
   习作例文的两篇文章指向性明确,不承担阅读教学的任务,可以紧扣习作训练目标进行横向整合教学,学完这一板块再进行单元纵向对比教学。
   师: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有两种注意方式,即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四篇文章,各位作者的观察方式不同,有人说前两篇是无意观察,后两篇是有意观察,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生:我同意。因为对翠鸟的观察是作者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的路上无意中看到的,蒲公英的变化也是作者在窗前的草地上无意间发现的。
   师:你很会抓住关键词语读懂文章的内容。那么后两篇怎么就是有意观察呢?
   生:《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标题中都有一个“我”字,“我家的小狗”“故乡的杨梅”都是作者熟悉并喜爱的事物,是主动注意,所以两位作者的观察是有意观察。
   师:是的,这两位作者在观察时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独特的发现与感悟,写出真情实感,引起读者共鸣。
   习作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很多的关联点,教学时要注意连贯性,亦要注意递进性。精读课文中涉及的习作训练点,习作例文中可以不再重复教学,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延伸拓展,进行提高和加深学习。这样学生的习作能力才会有螺旋上升式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9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