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差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结果导致教学成果差异明显,成为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固有的大班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方式,一样的学习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針对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关键词:差异必然性;差异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58-1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同一个教师,对两个孩子进行相同的教育,两者之间呈现的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合理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认识差异存在的必然性。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发掘学生的优点,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
  一、制定差异目标,分层进行辅导
  课程开展之前,教师应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划分层次,根据基础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生成不同层次学习目标。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后进生要能巩固基础,中等生要等能力提升,优等生要能挑战自我,发散思维。
  除了在班级里一起学习相同的知识,学校还可以设置选择性课程或者地方课程。目前校内自习课,就是让学生保持安静,自己做作业。可以考虑以小班为基础,建设选择性课程,学生根据最近学习的状态,选择薄弱科目,集中进行自习。一个教室内,只有一个教师,除了管理纪律,最多辅导自己学科。现在每个自习班级设置对应科目,设置不同学科辅导教师,可以有效对同学进行大面积提优补差。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提优补差效果,对于偏科的“种子选手”,更是给了极好的平衡科目的机会。班级内部,可以实践多种组织形式的学习策略。我校化学备课组设置导学案时,就分配了三大模块,分别为不同层次学生每天回去完成的分层作业,值得学习借鉴。学习小组和合作学习,简便易操作,也是不错的方式。
  二、开放教学内容,分享教学差异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可选择的教学内容。课堂中,一个问题,面向全班学生,过于简单,优等生很快抢答,或者不屑一顾思绪飘远;而后进生还没思考,题目就已经结束,也不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学习。设置问题时,教师可以同时出示2到3个题目。例如教学《藤野先生》时,课件展示的问题是:请问作者看在东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并说说作者的感受。两个问题同时出示,第一个问题请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培养他的概括能力。第二个问题则留给其他学生,培养他们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这样同一时间,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事情做,也能解决一定的问题,获得成就感。
  课堂教学的最后,设置1到2个挑战性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赏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的难度较大,涉及范围也比较多,因此可作为本课的挑战性学习目标,先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思索,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最后再讨论交流。好学生得到了提升,较差的学生也参与到了讨论过程中来,人人有事做。
  三、设立弹性作业,引导差异发展
  课堂教学内容有差异,作业也应该是有层次的。弹性作业的设置,也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名著《朝花夕拾》的学习中,布置学生回家阅读《父亲的病》这篇文章,第一层学生的作业为摘抄好词好句,找出“我”的心理变化。第二层学生作业为: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第三层学生的作业,则难度最大:结合《二十四孝图》和《父亲的病》,谈一谈你对孝道的看法。不同难度的题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时,又可以互相合作,丰富课堂内容。
  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置选做题目,这就需要家校合作。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设置了不同的学习分组,并给这些小组建立了单独的家长讨论组。暑假或者周末的时候,我会在群里推荐一些额外的阅读作业,或者是课外习题。家长根据孩子学习富余时间,适当布置。
  四、建立评价机制,调节教学效果
  实施差异教学,即教师默认教学基础的差异,预估教学成果的差异。因而,必然要对学生进行差异评价。“一竿子打死”不可取,而是要针对学生个人基础,做出合理适当的评价。我们一直强调教师要学会点评学生的回答,其道理也是一样的,要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性。
  反馈也是相对的。听完于洁老师的讲座,更是感慨一本成长记录本的重要性。学生是变化的,教师应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观察学习成长轨迹,调节教学要求。一方面要调节分层对象,学生水平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调节分层目标,整体进步时,可以提升教学难度。变化的学生,变化的学情,变化的教学,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教育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打造千篇一律的学生,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差异的存在,着眼于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尽最大努力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发展能力,走向教育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何恒昌.小议初中学生个体差异产生原因的探索[J].速读《中旬》,2017(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5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