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文本“自足性”的小学诗歌学习活动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古代诗歌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其在文体、语言、审美风格上的特殊性给一线语文教师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尤其在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在统编教材全面投入使用的背景下,如何教好古代诗歌成为每个教师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本期,北京教育学院初教院吕俐敏从文本的自足性出发,对小学诗歌教学的学习活动设计作了具体分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邹青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从文本解读出发,论述了“理解一审美一文化体认”的教学设计方式;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陈瑜就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整体把握作品,从情感主旨、意象、意象特点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鲁华锋则就小学古诗教学方法的问题作了具体解读。希望这些文章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伴随着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统编语文教材全面投入使用,古典诗歌的学习逐渐深入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注意到了诗歌教学这个话题,并作了很多教学层面的积极探索。然而,在最近针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关于诗歌教学理解》的调研中,有这样—个问题:
  您认为最有助于充分理解诗歌文本的要素是:
  A.字词的理解;B.写作背景;C.书下注释;D.其他同类型诗歌;E.其他
  根据选择人数和占比,我们对回收的922份问卷作了分析:选写作背景的有486人,占52.71%;选字词的理解的有240人,占26.03%;选书下注释的有135人,占14.64%;选其他同类型诗歌的有56人,占6.07%。调研结果令人惊讶,老师们为什么放着诗歌本身的资源不用,而要舍近求远寻求背景资源呢?背景资源可以解决具体一首诗理解的问题吗?诗歌的基本特点究竟是什么?根据诗歌的基本特点设计学习活动,是否可行?本文试图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讨论诗歌的基本特点,并尝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在学习活动设计方面给予相关建议。
  一、“背景解读”的历史与现实
  运用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学术思潮、经济政治生活等背景来进行文学批评,是我国文学批评的一种常见方式。常用的术语有“知人论世”“文变染乎世隋,兴废系乎时序”等。从宏观的趋势而言,政治、经济、时代的审美时尚等都会影响作家和作品。通过整体观照某一时代的全部作品,可以得出一些趋势f生的判断。
  文學的发展本身是个独立的系统。一种文学体式的兴起、发展是文学内部的事情,所以王国维先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具体到每位作家、每首诗,又都有其个性。不能因为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就怀疑她写不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之气;也不能因为苏轼是豪放派,就怀疑他不能写“小轩窗,正梳妆”的儿女情长。谈到杜甫,便是“安史之乱”“致君尧舜上”的忠和苦情,但朱自清说杜甫是“有谐趣的人,他的诗往往透着滑稽的风味。但这种滑稽的风味和他的严肃的态度调和得那样恰到好处”。
  基于此,葛兆光等研究者又提出背景分析并不是一把通往诗歌理解的万能钥匙,在“穿凿的背景印象”下,“诗歌成了背景的附庸或者在背景下改变了本意,最粗糙最简单的历史教科书常常成了开启诗歌精义大门的‘万能钥匙’,而最精细的历史考据则往往成了解读诗歌本义的‘必经通道’”。“背景分析”导致了解读过程中的笼统、错位、附会与标签化,抹杀了诗歌作为艺术作品的美,因为“背景”的不堪,勾销了一首诗作为诗的资格。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被人认为其中“既能行船也能沉船的‘九曲黄河’,象征着诗人脚下的仕途;‘浪淘风簸白天涯’的泥沙经过‘千淘万漉’之后,终成‘真金’,是被朝廷贬谪的诗人自况”。教师教学时又进一步发挥,先出示刘禹锡的坎坷生平,让学生绘制刘禹锡的人生曲线图,然后跟“九曲黄河”进行类比,最后认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实是在抒写自己人生的不幸。这样的解读完全忽略了这首诗本身疏朗开阔的视野与宏大的格局,用一个词语来附会一位作者的一生,这样的背景解读,该是多么大胆,又多么可怕!
  杨万里本来是一位学生非常喜爱的诗人,教材选编了他的《小池》《宿新市徐公店》《稚子弄冰》等诗篇,这些诗充满童趣,好像一位儒雅、慧黠、穿着长袍的师长带着孩子们观察世界,引导他们发现世界的美。然而有的老师根据背景,解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林子方外放赴福州任职,自以为仕途升迁,甚是高兴。杨万里并不认同,写下此诗,委婉劝告:毕竟是朝廷里面,和外面官场不一样,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前途光明”。就这样,一首清新的小诗,一位在孩子们心目中天真、纯朴、可爱的诗人,成了机巧功利之心甚重、步步为营的政客。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背景解读,作为文学批评的内容,由作为教师的教学知识,逐渐固化为教师解读诗歌的重要方式,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明诗题—知作者一解诗意一悟诗情”的格式化语言和课堂程序,或者引入无限多的背景资源,导致课堂的膨胀。这些学习方式泯灭了学生对诗歌天然的热爱、对诗歌词语天然的感知,切断了学生通往诗歌之美的语言道路。
  二、独立自足是诗歌文本的重要特点
  诗歌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意义是由诗歌本身提供的。学者对诗歌特点的论述颇丰,仅撷取与语文教育直接相关的部分看,便洋洋大观。从诗歌的语言特点看,朱自清先生认为“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是节奏的,同时直接诉诸感觉,又是最经济的,语短而意长”,同时他还认为“诗的含蓄,诗的多义,诗的暗示力,主要的建筑在广义的比喻上”。总之,“诗是精粹的语言,暗示是她的生命”。
  诗以整饬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这种整饬得力于记录汉语的汉字的特点。方块汉字保证了诗歌格式的整齐,一个汉字一定只占一格,这是由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的;诗歌言简义丰,这是由汉字多义性的特点决定的;一个汉字一个音节,保证了诵读的整齐,四声又使诗歌音调高低、平缓、短促等成为可能,为诗歌的艺术性提供了保证,这是由汉字读音特点决定的。“汉字使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歌终于在语音、意义、句型三方面形成了统一的图案结构,把轻重、长短、开阖、抑扬、明暗、浓淡、高低,乃至于情景等不同质的‘对立’都糅在一首诗的语言形式中。”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能有如此丰赡的美,如此精准的表达,跟汉字的特点有极大关系。由汉字音、形、义特点决定的诗歌之美,体现在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1.音乐美
  所谓音乐美,首先是指诗歌的起源与音乐是不分开的,所以诗、歌合称。《诗经》是可以歌唱的文本,吴公子季札观乐,观的是和着音乐演出的《诗经》,所以《左传》才有这样的记载:“为之歌《小雅》,日:‘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其次,诗歌谐于唇吻,朗朗上口。古人作文与作诗,都很讲究声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就是说学童习作,应该端正文体,一定要以书写的思想感情为精神,内容的事义为骨骼,文章的辞采为肌肤,语言的音韵为声气。作文如此,作诗更是如此,更遑论《诗经》中那些本身是与乐舞联系在一起的诗歌。“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便是音乐之美。《诗经》的篇章中还有重章叠句的复沓之美,读来也令人甘之如饴。
  2.绘画美
  诗歌的绘画美,首先是诗歌本身使用的辞藻在视觉上形成的色彩美,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万条垂下绿丝绦”“青箬笠,绿蓑衣”“千里莺啼绿映红”等,这些诗句中表现色彩的词语为诗增加了美感;还有词语本身描绘的形象,如《小儿垂钓》写一个小朋友刚刚学习钓鱼的可爱模样,具有鲜活的形象感和画面感。其次是诗歌辞藻描绘的直观形象经常入画,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比如王维的《竹里馆》本身便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幽深的竹林,皎洁的明月,一个人在林中弹琴长啸,透露着远离尘嚣的恬静与欢欣。
  3.建筑美
  诗歌的建筑美,是指诗歌的形式。近体诗的形式有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形式整齐、对称。如上文所言,方块汉字本身具有均衡、对称、和谐、层次等形式美,这些汉字如一块块“砖”,砌成了诗歌这栋“建筑”。格律诗的整齐与汉字的整齐关联在一起,律诗绝句中的对偶,汉字形声对称的格局一致,正是汉字这种独有的组织结构和美学特征,成就了诗歌在视觉方面的建筑美。
  总之,诗歌本身无论从意义、读音、结构,还是带给人的审美体验来看,都是自足的文本,诗歌自身便可以提供足够的语言文字信息来帮助理解。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择的诗歌,大多具有人类共通的普遍情感,且语言形象生动,诗歌内部的解释能力非常强。教学中,过度的背景强调,消解了诗歌的独立性,将其认定为历史学的附庸;简化了诗歌的复杂性,认为诗歌是在背景刺激下的书写;抹杀了诗歌的美,让诗歌沦为诗人的“八卦史”。
  三、遵循诗歌基本理路的学习活动设计
  好的学习活动设计,必然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诗歌学习活动的设计亦如此。
  1.遵循诗歌体式的共性,帮助学生掌握近体诗诵读的基本规律
  如上文所言,诗歌从内容和情感方面而言是个性的。同样是送别诗,《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情味不同,前者是壮美中的豪情,后者是优美中的万千嘱咐;同样是秋景,《山行》是疏朗与明快,《赠刘景文》是劝勉与鼓励,《夜书所见》则略有怅然。但是,近体诗既然被归为一种文体,便有其共性,共性在格律。小学生不需要背诵记忆诗歌的平仄等规律,那么如何保证学生小学毕业之后能够自觉地诵读诗歌呢?诗歌的共性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这个目标。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可设计如下学习活动。
  学习单呈现下列内容: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请学生根据文本所示朗读,并谈体会。
  (2)请学生为加点字标注声调。
  (3)提示学生从加点字所在的位置和读音来找规律。
  《出塞》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共性特点有:(1)一行诗中的音步是2-2-3;(2)重音落在一行中的第2、4、7字上;(3)平聲读得悠长,仄声读得短促,整体的情感基调平声清扬迂缓、平和,仄声重浊急促,声音峭急。
  学习单中,斜线是为了凸显特点(1),加点字是为了凸显特点(2)(3)。形式上的规律总结之后,再请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这种感觉。为了避免出现过于艰深的概念,我们回避了平仄的说法(其实平仄在大部分学生那里都不是问题),只是请学生标调,总结调的规律,学生发现都是一声和二声,也就是阴平和阳平,其实就是平声。
  遵此法,继续练习其他七言绝句,比如《凉州词》《题西林壁》《暮江吟》等,从而熟练掌握七言绝句诵读的基本规律。依此类推,五言绝句和词也有相应的规律和格式。利用诗歌的共性特点,很容易解决诗歌诵读的基本问题,保证了小学毕业生的基础诵读水平。
  诗歌共性的内容还有对仗、押韵、平仄、粘对等,据此也可以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对诗歌这种文体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在类聚与类比中,揭示诗歌语言的感受密码和表现密码
  尽管语言是传承的,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方式,这也是事实。诗人的话语中蕴含着其所处时代的感受密码和表现密码,需要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了解和掌握。可通过类聚与类比的方式,重建语境,实现对话语的理解。比如“白”是经常出现在诗歌中的—种色彩,小学生学习过的诗句有: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雨”“水”“日”都被描写成白色,这是作者在描述自己的所见。人们在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些事物是白色的?“白”在这些诗歌中的感受密码是什么?
  “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白雨”把雨的急、猛、大都体现出来了,直到今天,宁夏中宁方言中,还把夏天的急雨称为“白雨”。因此,“白雨”不仅仅是雨的颜色,还表现出了雨的猛烈与大。“绿遍山原白满川”中“白”指代水,“白满川”,画面非常丰富,水只有流得湍急才会有白色的水花,有丰富的水源才有蓬勃开展的农事,只三个字,动感、视觉、听觉都出来了。岂是“水光闪闪”能够了得?   有学者谈“白日依山尽”的感受,“某日近暮,闲立中庭,忽觉尘土扑面,天昏地暗,仰见天边一轮夕阳,惨白如月……想鹳雀楼位于黄土高原,夕阳西下,尘沙遮辉,当为常景。唯此二句,方能写出彼时彼地雄浑悲壮之景”。
  “千里黄云白日曛”也是对北方高远辽阔天空的描述,但是天空布满黄云,空气中弥漫着风沙,如果没有在北方生活过,有过类似体验,很难理解到这种天气是怎样的。
  再比如杜甫的《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如果能够还原那个时期跟燕子、鸳鸯相关的语境,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文人认知中的动物习性,燕子和泥,鸳鸯和沙,竟然是如此相得,出现的频率之高,令人咂舌。比如:
  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画楼人把玉西东。(辛弃疾《临江仙》)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刘禹锡《浪淘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杜甫《即事》)
  燕子衔泥已下帘,深深庭院薄寒天。(钱大椿《春夜》)
  “融”字经常跟“暖”“软”等字出现在一起。春天,阳光普照,冻土消融,融化的泥土自然是湿润的,而这“融”字中,便包含了暖、软、湿。因为暖而融,融的结果是湿润与柔软。春天,大地消融,草木得以萌发,蛰伏的虫子被唤醒,鸟儿欢愉,一片生机。燕语呢喃,鸳鸯嬉戏,全部是由春日里沙暖与泥融引发的。教材解读泥融为“泥土湿润”,岂止如此呢?
  通过类聚与类比的方式,尽力引导学生增加对诗歌的体验,通过这种把凝练的语言融化开来的方式理解诗歌的表现密码,从而获得感受密码。这种类聚与类比,也是语言积累与建构的基本方式,通过类聚获得词语共性的意义特点,通过类比获得同类词语的不同特点,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同类型诗歌的互相解释。
  3.在词语的情味体验中培养语感,积累和丰富对诗歌的感受
  语感的培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诗歌作为经典的文本,传诵多年,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与文化的选择。因此,洗练的诗歌文本在语感培养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语感培养,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对词语的理解。诗歌的词语,情味十足,隽永、凝练、婉转,不仅是语感培养的重要资源,同时还是通往诗歌理解的最佳钥匙。诗歌作为自足的文本,打开诗歌大门的,除了上文谈到的诗歌的体式,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词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场充满诗意的离别”。这种诗意的离别,必然反映在诗歌的语言中。先看地点,黄鹤楼是个仙气飘飘的地方;广陵,也就是扬州,是个有风景、有故事的地方。“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句被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这样的地点,这样的季节去江南,又是洒脱不羁的李白和“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的别离。因此,注定了这是一场充满诗意与憧憬的别离。“下”字用得特别精准,从黄鹤楼到扬州,沿着江水,确实是顺流而下,非常快。这样的“快”,在杜甫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中我们都见过,是充满了愉悦与欢乐的。教学时可以作如下设计:
  请你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画出从黄鹤楼到扬州的地图。说说这样画的理由。
  通過这个活动,希望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对“西辞”和“下”的理解。经过阅读和思考,学生根据“西辞”可以确定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关系,根据“下”字确定长江在黄鹤楼一段的走向。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落实词语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词语的字面意义和情感意义,进而积累对这些词语的感受,为之后精准地使用词语作准备。
  总之,教师设计诗歌学习活动要清楚地知晓诗歌本身是自足的文本,具有自我解释能力;中国古代诗歌是由汉字写成的,要通过汉字的特点学习;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本体式,语言凝练,语义丰富。这些特点,是诗歌教学时能够挖掘和充分利用的资源。通过诗歌体式,可以教学生掌握诗歌的共性;通过文本本身的用词、用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个性特点;通过对凝练词语的“融化”,可以找到诗歌文本的感受密码和表现密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2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