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数据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解近20a我国茶叶品质研究的相关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出2000—2020年我国茶叶品质研究相关文献,借助CNKI自身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和Excel 2010作图软件,对检索到的693篇论文从发表年度趋势、核心作者、重要研究机构和高频关键词等角度着手,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文献在2000年仅发表4篇,此后年度的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13年文献发表数量高达64篇;核心作者前3名分别为孙威江、韦锦坚和夏建国;重要研究机构前3名福建农林大学、浙江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文献高频关键词主要为茶叶、茶树和绿茶。本文对该领域初学者了解该领域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茶叶品质;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330002
引言
茶叶的饮用[1]最初源于中国,在选择茶叶时,品质往往是人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消费者来说,茶叶品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是否购买茶叶产品,甚至可能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官和身体健康以及今后的饮茶习惯。因此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高品质的茶叶都能够让其在饮用的时候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使人身心愉悦。而茶叶品质成分的含量与组成都影响茶叶品质,其衡量的化学指标主要有茶多酚[2]、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等[3-5]。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然而针对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的论文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的研究尚未见到,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对检索到的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拟得到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的成果,简称“中国知网”(CNKI)。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提供CNKI源数库、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文献总量多,覆盖面大,类型多样,因此本文选用影响力很高的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并收集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的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归纳了2000—2020年间我国开展关于茶叶品质相关研究以来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图表的可视化方式反映我国在研究影响茶叶品质因素相关期刊论文的特点,以期更好地提高茶叶品质以及茶业行业的快速发展。
1 统计结果及分析
1.1 论文筛选与统计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为检索数据库,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时间跨度为2000—2020年,以影响茶叶品质因素为主题检索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收录期刊论文,对检索到的693篇文献从论文的发表年度、核心作者、核心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对全部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工具选用Excel 2010。
1.2 影响茶叶品质因素相关主题
同一主题的发文量变化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和学者对此的研究进度,是衡量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在研究影响茶叶品质[6]因素领域,加工技艺相关的文献最多,其文章数量是128篇,其余分别是咖啡碱(77)、茶园土壤(53)、茶多酚(52)、水浸出物(52)等。由此可见,加工技艺[7]、咖啡碱和茶园土壤是与影响茶叶品质因素研究相关性较强的主题。茶叶品质是众多化合物的综合作用结果,能够影响人们的饮茶习惯和健康[8]。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注重相关主题的交叉研究,为拓宽研究领域提供基础。
1.3 文献产出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是投射客观存在的一个普遍维度,通过CNKI检索分析可知,在2000—2020年间,每年关于影响茶叶品质因素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图1),自2005年开始,年发表论文数量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2013年发表论文数量达到最多,其峰值为64篇,之后存在一定波动,论文发表数量逐渐减少,关注度有所下降。2000—2020年间累计发表论文693篇,平均每年約为33篇。
1.4 以文献作者计量
在检索出的693篇文献中,作者分布以包括该作者为第1作者、通信作者或参与作者发表的论文统计。其中,发文数量较多的为孙威江(福建农林大学)、韦锦坚(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夏建国(四川农业大学)以及梁远发(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4者共发文19篇,其发文数量占比分别为16.21%、13.51%、10.81%、10.81%;其他作者发文数量差距不大,均在4篇以下(表1)。
1.5 以研究机构计量
通过统计,在检索出的693篇文献中,该领域研究论文共涉及40个研究机构,在发表论文数量前10名(图2)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是福建农林大学,其发文量为97篇;排名第2的是浙江大学,其发文66篇;发文数量最接近的是四川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其发文数量分别为40篇和39篇,其共占(前10)比例约为60%。分析表明研究影响茶叶品质因素在福建、杭州、四川和安徽的研究成果较多。
1.6 以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计量
文献的关键词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和核心内容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某项研究工作的注重程度。截止2020年,在检索出的693篇文献中(表3),以“茶叶”作为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达到71次,其次是“茶树”和“绿茶”,分别出现38次和22次。
1.7 研究层次
对于已发表的我国茶叶品质影响因素文献的研究层次分析表明,结果如图3所示。发文数量最多的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共计发表论文318篇;其次是工程技术(自科),发文数量278篇;高级科普(社科)和政策研究(自科)发文数量最少。由此可见,在研究影响茶叶品质因素领域方面,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和工程技术(自科)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方面关注度较高。
1.8 以文献被引次数计量
论文被引次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文章的学术影响力的大小,被引次数越高,表明论文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在检索出的693篇文献中,被引用次数≥20次的共有58篇,所占总文献比例为8.37%;被引用次数<20次的共有506篇,占文献总数的73.02%;从未被引用的文献共有129篇,占文献总数的18.61%(表4)。通过统计,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献是由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朱德文撰写的《不同杀青方法对绿茶品质的影响》[9],该篇文献发表于2009年,共被引频次为107;其次是由林智撰写的《厌氧处理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10]和王力撰写的《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11],都为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表5)。
2 结论
通过统计CNKI中影响茶叶品质因素的相关研究分析表明:
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热点主要在加工技艺、咖啡碱以及茶园土壤这3方面。从文献时间分布看,自2000年开始,我国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之后,关注热度有所下降。
从研究人员来看,孙威江、韦锦坚等学者的发文量较多。此外,而从研究机构出发,发文的主力军是福建农林大学和浙江大学,这两大高校在该领域做出的贡献较大。
通过关键词中心性分析得出,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更多是在茶树品种上,即主要集中于对各类茶的品质研究,而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处的外部环境方面的研究较薄弱。
从研究层次来说,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在该领域的研究占主要地位;从文献被引次数可以得出,当下对于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体现在不同的加工工艺可能会对茶叶品质造成的影响。
3 展望
我国茶叶市场发展迅速,尽管在研究影响茶叶品质因素领域不断取得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挖掘与发展的领域。通过分析可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改善茶树的种植模式和生长条件,利于为茶产品的加工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改进加工工艺技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同时可进行加工工艺的创新,开发新工艺以探究能否对茶叶品质的提高有作用。因此,既要注重相关主题与茶叶品质影响因素的交叉研究,也要进行大胆创新,发现未知,为拓宽研究领域、挖掘研究潜力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宗懋.饮茶与健康的起源和历史[J].中国茶叶,2018(10):1-3.
[2]余涛,胡波,孙睿,等.茶叶光谱与叶绿素、茶氨酸、茶多酚含量关系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6(05):872-878.
[3]马思蕊,康玉梅,田晓静.茶叶氨基酸的影响因素与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9(19):55-57.
[4]郑美慧,田玉凤,桂荣娟,等.茶叶中生物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21):7194-7199.
[5]唐明熙.不同品种(品系)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与红绿茶品质的关系[J].茶叶,1983(04):7-10.
[6]曹学丽,宋沙沙,龙立梅.绿茶品质及其审评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4(01):47-52.
[7]陈泉宾,孙威江,谢少瑜,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J].中国茶叶加工,2001(01):27-29.
[8]歐伊伶,张娅楠,覃丽,等.茶叶色香味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06):342-347,360.
[9]朱德文,岳鹏翔,袁弟顺.不同杀青方法对绿茶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08):275-279.
[10]林智,林钟鸣,尹军峰,等.厌氧处理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4(02):35-39.
[11]王力,林智,吕海鹏,等.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15):293-298.
(责任编辑 木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6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