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应将学生的被动学习、等待教育向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转变。小学体育作为提升学生体能素质的主阵地,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应不断加强体育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让学生感受运动的乐趣,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具有参与运动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中心地位,重视其在体育教学的中的情感体验;促进体育教学面向全体,使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都能不断进步。进而,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质量 提高 策略
  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以增进小学生的健康为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1]”。为此,教师应摒弃定式讲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具有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能够在运动中发展自己的多样爱好与特长。从而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能、使其养成持续锻炼的习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及全新的精神面貌。
  一、简析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更强调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2]。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与身体发育均处于关键时期。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其感受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体育精神——既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养,使其拥有良好的性格、在体育运动中发展多样爱好,培养其终身锻炼的意识;又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耐挫性,让学生感受运动的乐趣,在体育教学中交到新的朋友,使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明白什么是相互协作和坚韧不拔。进而,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一)优化教学理念
  作为课堂的构建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可多参与到学生的体育练习中。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这不仅有助于形成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教师也能近距离指导学生,提升其运动的规范度,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使其实施针对性教学措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这便需要体育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具有教学反思意识,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及时转变自身在课堂中的角色,让学生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二)实施鼓励教学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也需要消耗体能,参与者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比如足球、篮球等是体育课堂上常见的体育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尤其是女同学。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其在身体素质上逊色于男生;另一方面很多女生比较内向,害怕自己做不好被同学嘲笑。这便导致部分学生经常以生病为由不参加体育活动。针对此类问题,体育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不喜欢参与运动的问题所在;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运动,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多组织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例如:适合男同学的跑步、球类运动,适合女同学的健美操、跳绳等,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中自主选择,培养其体育特长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三)引入趣味游戏
  小学生天生对游戏活动较为热衷。体育教学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胜利的喜悦,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为此,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设计穿插体育游戏,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可引入团队游戏、接力游戏等,将学生划分不同的小组,以展开小组赛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促使学生关心、帮助同伴,学会与他人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强度适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防范意识欠佳,需要教师的安全教育引导。为此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小学生的这一特性,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教学活动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体育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调动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并非培养专业的运动员。为此,教师应注意活动中锻炼强度应适宜,把握好运动的时间以及尺度,做好防护性措施,避免学生们过度运动。同时,针对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例如:在三年级跑步课堂中,让学生在徒手操中热身,接着展开3组原地高抬腿跳跃,最后依据学生的不同体能素质、身体情况设置三档跑步任务,展开分层教学。以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向着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迈进。
  (五)加强器材应用
  小学体育的教学目的便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教学活动更加注重是否有益于学生身体健康,但是小学生更多的关注于体育活动是否有趣。因此,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这一特性以此作为依据设计教学环节。同时,在体育活动中,应为学生选取较适宜的体育器材、场地等,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为其营造安全、舒适的活动条件与运动环境。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中,使其积极参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教学与小学生不同学段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相结合是关键,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偏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运动器械的应用,才能够使体育教学不断地提质增效。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3]。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方面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具有反思意识,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施教方式,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形成好感;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体育运动的主体地位,在促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过程中,关注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问题。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及有效性,让学生具有参与运动的热情,提升体育教学开展效率。
  參考文献
  [1]毛熠.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7):5.
  [2]杨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学周刊,2019(8):2.
  [3]张祖强.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6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