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莉亚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培养全面的、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实际要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已经全面展开。信息化环境下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科学的、合理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所以,本文针对信息化环境下,从评价方案、评价理念、评价指标、评价流程等方面对于如何构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综合素质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014-02
  一、引言
  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需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也已经全面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构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二、信息化环境下构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一)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释。第一,综合评价。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强调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综合评价就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性的评价,同时必须要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综合评价是素质教育质量的充分体现。综合评价不仅仅包含全面化的评价内容,还体现在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第二,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对于素质教育将会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使得评价结果公正性和科学性得到有效的保障。现阶段,国内外尚未给出评价体系的统一定义,较为合理的观念认为评价体系是由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特性以及相互联系的多个子体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由此可知,评价体系具有非常鲜明的综合性特征。它是由多个子系统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并且各个子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
  第一,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充分凸显出其多元化特征,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多元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仅仅依赖于人工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和作用,将评价内容进行自动的归类,对于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促进评价效果的有效提升,彰显出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二,信息化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可以促进评价效率的全面提升,有效降低教师以及学生的负担。实际上,评价工作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特征,并且实施起来较为复杂,传统的人工的评价方式将会占据大量的时间,采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和学生只需要将原始数据上传至信息化平台上,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第三,信息化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教师实施有效的指导。利用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的、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三、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一)建立评价组织机构
  在构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首要前提在于构建学生综合素食评价委员会,由学校校长担任负责人,评价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承担起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方案以及指标构建的相关工作,并且对于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该委员会的成员涵盖了学校的领导层、每个年级的组长、教师代表以及班主任等。第二,在每个班级中成立综合评价委员会,班主任承担起监督的责任,班干部负责收集学生的评价信息。第三,每个班级形成教师评价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班级中的所有任课教师所构成,评价小组对于班级学生日常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二)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方案
  第一,评价理念。在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评价理念占据着指导性的地位。因此,在确定评价理念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保持一致性,严格遵循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评价理念应该充分的、全面的考虑每个年级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第二,设置科学的、合理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在选择评价内容时,必须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内容应该涵盖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同时,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层次不同,评价内容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在思想道德方面,小学生应该侧重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生应该侧重于日常参加活动的行为表现;在学业水平方面,小学生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中学应该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在社会实践方面,小学应该侧重于考查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中学应该侧重于学生对于实践类活动的参与度等。
  (三)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
  近几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对于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侧重点进行了明确,但是对于评价指标未给出统一的标准。因此,中小学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应该对于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并且将评价指标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得到有效的保证,必须要保证评价指标的简明性、可测性、可比性以及稳定性等原则,将评价指标具体化,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四)创建评价活动
  評价理念、评价方案以及评价指标都需要评价活动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实际上,综合素质评价属于教育活动的范畴,其通过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对学生的塑造,通过评价功能来彰显出教育的真正意义。部分人认为评价是无法量化的,实际上并不是综合素质无法进行量化评价,而是缺少科学的评价活动。教师在设计评价活动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重点关注学生多样化和丰富化的需求,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将综合评价有效融入到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活动的丰富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五)规范评价流程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特征,评价实施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实际操作上。因此,在评价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规范性。例如,为学校每一位学生构建评价档案,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信息储存于管理系统中,全面的、全程的记录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状况。同时,针对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点,明确评价的周期,确保评价信息能够及时录入到系统中,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素质评价对于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教育改革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全面的、健康的以及和谐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校必须要充分意识到搭配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加大创新和探索力度,构建科学的、合理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教育改革持续的、稳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程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09):182-183.
  [2]孙书超.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和建议[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5(04):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6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