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析初中“特困生”生因及有效转化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崇祝
【摘要】特困生的成因是多样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及社会现象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困生的转化要有爱心,要耐心细致,尊重人格,树立自信心。
【关键词】特困生 生因 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202-02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特困生”,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在品德、学业和心理几方面都比较后进的学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障儿童。
特困生的转化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探究的问题。为能把特困生转化工作做细做实,我们重点从七年级学生着手,通过大家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使今后工作少走弯路,现将点滴工作归纳如下:
一、切实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具体情况
我校是一个乡镇独立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来自本乡镇辖区的多所小学。由于是一个工业区乡镇,人口来自五湖四海,知识水平、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可见学生的认识水平差异有多大。我们根据七年级入学成绩,学生长期在校的生活、学习表现情况,再结合中期考试成绩,先初步设定特困生人员。然后,对特困生人员进行谈话交流,家访等方式,做具体的了解。根据调查、分析、查阅资料、归类,特困生成因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受家庭方面的影响形成特困的成因有:
家庭学习环境差的影响;家庭结构不健全(单亲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家长缺少爱心,家庭氛围沉默、严厉的影响;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父母长期在外,子女缺少父母关爱等的影响。
七年级(7)班学生孟郁菲,入学成绩很不错,但是升到七年级以来,整天没有精神,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明显下滑。通过谈心得知,她家处在镇辖区最边缘乡村,上七年级时,女孩子放到学校家长不放心,父母到镇上租了一间房,一同过来陪读。为了支付租赁等零星开支,母亲在商场找了一份工作,为能照顾到她吃中午饭,每天晚上必须上夜班。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早去晚归。每天晚饭都是父亲下班回来,做饭和她吃,晚饭后,她学习,父亲到外边和其他陪读家长闲聊、喝酒,母亲九点多才回家。晚上,父母鼾声如雷,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好似再也找不到以前那样温馨的感觉。觉睡不好,饭吃不香,学习没有信心……,经调查这种陪学家庭还不少。家长们认为有他们陪读,孩子就不出问题,他们就放心踏实。你是否想过这种环境,孩子的感受如何?请家长们三思。
(二)受学校教师教育不当影响形成特困生的成因有:
教师处事不公平,对人有偏见的影响;老师喜欢优等生,歧视差生,凭分数高低论人品的影响;老师不尊重学生,体罚、辱骂学生的影响;学生大小有问题推给家长去处理的影响;作业量繁重等的影响。
七年级(6)班学生马洁,上课精力不集中,下课也不和其他同学交往,很忧愁。我发现后及时进行暗暗家访和调查,王洁,女,13岁,性格内向。她是上七年级时,由于父母在这边做生意,刚从江苏转来。由于老师上课语言、教法等问题,她上课既听不懂也很不习惯。老师从不关注她,学生也和她不友好,她感到很孤独。她交不上作业,老师又向她父母反映在校不好好学习。她感到这个学校这个班不属于自己,上课常常回想那边上学的人或事,所以时常走神。她不想上学了,就想逃学逃课。
当我得知这些情况时,深感愧疚。我们作为教师,怎么不能关爱到每个学生呢?怎么不能把光和热即时的照到需要的地方呢。太失职了,应该好好反省一下。
(三)受社会上某些现象的影响形成特困生的成因有:
学生上游戏厅迷恋游戏的影响;学生观看不雅图片或视频的影响;学生看一些低俗的书籍的影响;学生交结社会上无职业的不正经人员等的影响。
初中生意志力和自控力还更弱,受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思想极易产生动荡,出现迷惘、困惑。市场不健康文化产品的传播,使中学生通过一些游艺厅和娱乐场所,得以吸收和传递,误入歧途,整日沉迷于其中,上课不专心,下课不做作业,堕化为特困生。这些就是青少年生长过程中的精神毒品,一旦中毒很难康复。望家长们要十分重视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远离这些场所。
(四)因学生自身的原因形成特困生的成因有:个性懦弱、懒惰,不求上进;好动,做事不专一;不爱动脑筋,基础差,学习没有主动性等的原因。
二、教育策略
我们针对特困生成因及表现情况商讨教育策略。大家一直认为在转化特困生时,要尊重家长,要尊重学生。因学生年龄尚小,承受能力差,现在正处于逆反时期,要时刻与家长联系沟通,要循序渐进不能求急图快,要遵循如下方略: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尊重与被尊重是相互的,如果老师想得到学生的爱戴,老师就必须要对学生信任,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老师要真诚的关心、帮助和热爱学生,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特别是对特困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爱,使他们饥渴的心灵得到抚慰,体验到被老师爱的温馨。这种体验会化作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心动力,调动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他们会热爱老师热爱班集体,克服自卑心理以阳光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2.鼓励表扬,树立自信心
通过个别谈话或家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了解他们的兴趣,以此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他们体验到受表扬的欢乐,帮助他们建立成功者的认识,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自信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成为孩子不断上进的动力源泉,克服心理等诸方面的障碍,增强他们取得成功的信念。
3.教师协作,同学互助培养良好的习惯
古人说:“习与性成,圣贤同归”。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能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能提高学习生活效率,能通向成功之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好的习惯,同时要督促学生改掉往日学习不上心,生活不勤俭等不良习性。班主任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其能专心上课。同学间团结互助,真诚的督促其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集体各项活动。习惯成自然,经过长抓不懈的努力,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4.教师与家长多沟通,即时给予学生帮助或关爱
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性地沟通,即时掌握特困生的表现状况,发现进步要即时给予肯定或表扬,发现不足也能即时给予指导帮助。同时老师也能指导家长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避免家长在处理问题不够冷静,采取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与孩子产生敌对情绪。要让特困生感觉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爱的温馨。让他们学习有动力,有信心。
5.要有长期的计划,工作要耐心细致
特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工作,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根据成因分析,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教师要像钥匙解锁一样,了解每一个学生。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性,正确对待、耐心教育,要有长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分析教育;行动追踪考查;加强日常生活、學习的监督工作,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转化。
三、教育效果
通过近半年的努力教育,使部分特困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学习有了明显进步,日常行为表现也好转了,能融洽的与同学相处,能够参加集体活动;而且主动和父母沟通,心理状态良好。
特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长期、复杂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既要奉献爱心,耐心地教育;还需要教师、家长、社会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关心教育。,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只要唤起了自信心,他们一定会进步的。我们要增强信心,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实现特困生的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柳斌,杨宝宏,李凤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书》
[2]胡萍.学困生学业情绪的调节与培养[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