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艳辉

  【摘要】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产物,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  初中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51-02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内容针对性更强、知识量少的短时视频课,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改善学习体验感。微课能够在短时间内调用各种网络资源,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是现代教学常用的先进教学手段。数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本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综合发展。初中数学是影响学生总体成绩的重要学科,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阶段,所以初中数学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利用微课形式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十分重要。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兴趣是一切主动学习行为的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够主动思考,所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学习质量有重要意义。微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录制的课程短视频,本身从形式上出发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新颖的授课模式产生兴趣。再者,由于微课的知识容量较少,一个微课视频知识讲解一个知识点,这就便于将该知识点尽可能详尽的分解,用各种便于学生理解的角度展示知识点,以此弱化数学知识点的难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透彻理解,从而建立自信。最后,微课视频制作时可以请本校老师或者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来录制,既能充分利用学校师资,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借助微课展示系统数学理论
  数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的学科,同时各个理论知识点之间前后关联,许多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不高的一大原因就是理论知识关联能力不足,无法将前后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微课形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多边形内角和的知识点,学生初次接触难免生疏,单纯靠背诵很容易出现混淆,所以制作微课视频,运用动画形式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各种图形联系起来,即任意多边形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那么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就能够计算得出。再通过动画演示多边形分解成三角形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多边形的边数与可分解成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自行观看视频动画演示,然后猜测推理多边形边数与三角形个数的关系,最后教师要通过专业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关系式。经过这种学习方法,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都可通过计算得出,无需反复记忆和背诵,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内角和知识点的本质;并且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板书清晰绘画多边形分解三角形时一般只能到八变形为止,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微课能够更多、更加清晰地展示分解过程。
  三、采用微课形式布置数学习题
  数学离不开习题,学生需要通过做题强化知识点的运用,教师也需要通过学生做题的速度和熟练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而现阶段初中生面临强大的升学压力,各学科老师都会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在单一的写作形式中无法确保习题的本质功能,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只能应付了事,并且大量的书写作业占用了太多学习时间。微课形式可以弥补传统习题形式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做题效率,发挥每一道题目的教学功能。例如,录制微课典型习题视频,视频中先展示一道典型例题,然后进行精讲,最后再布置两个同类型但是情境、数字不同的题目,让学生自行解答后上传至习题平台,教师可以在線观测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和答题人数,每个视频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尽管视频时间只有五分钟,但是学生可以随时暂停、重听,保证学生对例题讲解理解透彻。这个形式的习题能够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也能够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使用微课模式构建复习单元
  复习是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复习能够深化知识内容,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微课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便于学生精确查找每一个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学生无需重新学习全部的知识点,只需要观看自己掌握程度不够或者有疑问的知识点讲解微课视频即可,既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时间利用率,也可以满足学生反复观看难点重点知识的需求。而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随时复习,不需要教师安排统一的复习时间。所以利用微课构建数学复习单,教师只需要在学校网络平台及时上传所有的微课视频即可。
  结束语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的新产物,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可通过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兴趣激发、串联知识点、习题练习、复习等各个环节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彦平.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