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东高职院校分层式“双创”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孟冰 许超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新经济社会时代,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各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构建分层式“双创”课程体系建设包括分层式“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产业孵化构建“双创”教育专业团队、以培训竞赛为载体促进分层式“双创”教育体系构建三方面课程体系建设,并为“双创”教育保障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广东高职院校  分层式  产业孵化  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b)-0210-0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指出总体目标为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指导帮扶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我国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起步较晚,而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也有较大差距。如何建立系统务实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以及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是广东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广东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广东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国家政府大力推进全社会走向创新创业,并出台各种促进“双创”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引起广东乃至全国各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的高度重视,广东各高职院校基本都把“双创”教育纳入到各自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为“双创”教育建立各种发展平台。
  为能够更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笔者对广东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建立现状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广东各高职院校已对“双创”教育产生了极度的关注,但基本都未形成一个具体、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另外,根据其他更多广东高职院校的调研情况,发现目前更多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仍处在起步和摸索的阶段,对未来的走势十分迷茫。
  1.2 广东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广东知名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课程体系仍然存在诸多突出的问题。
  (1)“双创”教育课程单一。大学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双创”教育已在各高职院校广泛开展。根据调研,目前大多数广东高职院校把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或《创业基础》课,方式固化,模式单一。教师每年基本都是根据某本教材,重复使用某份相同的课件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并不具有时代变化的与时俱进,这将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课程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育等问题依旧突出,侧重对理论的讲授时常忽视创业活动的实践,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实践能力。事实上“双创”教育课程应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课程,课堂上不局限于课程内容讲授,更要促进学生体验创业者在其创业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帮助其提高创业的意识,强化创业潜能。
  (2)“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脱轨。当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仍然属于两个单独的个体,没有融为一体或关联,这也成为制约“双创”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大多数广东高职院校对 “双创”教育教材的选择不讲究科学,有些高职院校甚至连任何关于“双创”教育的课程都没有开设,或者仅仅将一两门基础课程设置在个别专业的选修课程中,导致“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毫无关联、严重脱轨。而在开办了创新创业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对于“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分层式系统设计,导致课程无法同时适应、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高职院校除了需要建设更多信息化时代的“双创”课程,也应重视将“双创”课程与已有专业课程更好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 “双创”内涵。
  (3)“双创”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广东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存在师资力量匮乏,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没有成立创新创业部门,而人才培养方案里又有基础的“双创”教育课程,为应付这类问题,高职院校安排辅导员或者招生就业办工作人员担任“双创”教育的教学工作,或者由各系部专业课教师临时讲授创新创业课程。无论是以上哪类教师,其自身都没有参与过创新创业活动,严重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因此在开展“双创”教育时,只能根据教材或网上咨询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导致很难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为此,高职院校应重构“双创”教育的师资,建立专业团队,助力国家创新创业发展。
  2  高职院校分层式“双创”课程体系建设
  2.1 高职院校分层式“双创”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分层式“双创”课程体系是指以“通识性—专业性—实践性”,层层递进的分层课程形成的教育体系。分層式“双创”课程能够满足各年级和专业“双创”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全体学生在低年级时期都需要学习“通识性”课程;在中年级时期学生可以学习相关“专业性”课程;当部分学生达到一定理论水平后,可通过竞赛或模拟某创业实践项目来体验“双创”教育的“实践性”课程。通过以上三类课程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构建分层式课程体系。“通识性”课程将“双创”教育意识及理念传达给全体学生, “双创”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给予部分学生更“专业性”的指导,“实践性”创新创业活动到达使个别学生成功实现创业梦想。   2.2 广东高职院校分层式“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当前,广东各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如何构建分层式“双创”教育体系,笔者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华职学院”)招生就业部门针对“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计划为例,对该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系统说明。
  2.2.1 构建分层式“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构建分层式“双创”教育首先应从人才培养模式着手建设课程体系。华职学院在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各专业要突出“双创”教育,计划“双创”教育活动,推进创新创业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对未来人才培养方案“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构建设想:第一,要面向学校学生开设一系列“双创”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基础能力,并开设“双创”教育必修课、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第二,结合专业,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双创”教育,培养学生创意性思维;第三,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办专业的“双创”教育培训,提高学生专业的“双创”能力水平。
  2.2.2 产业孵化构建“双创”教育专业团队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华职学院在2015年已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累計有4批共计30个项目先后入孵,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打造创新创业专业团队,2019年华职学院正在创建产业孵化园。以新建教职工宿舍楼负一楼共约1700m2作为园区场所,供建设13间每间约100m2的办公室,计划吸纳50家孵化企业入驻(每个创业室容纳3~4家孵化企业)。产业孵化园区是学院教学教改的一个重要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广大的在职师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场地和锻炼的平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院“双创”教育专业团队的发展。
  2.2.3 以培训、竞赛为载体促进分层式“双创”教育体系构建
  华职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2018年学院与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首届“职教杯”创新创业大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为了提升学生参赛的水平,学院曾邀请校内外高水平导师举办了2场赛前培训和 4 次正式的项目路演,组织创新、创业和职业指导培训、讲座、活动十余场。在 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有81支团队313余人参赛,4支团队获省级优秀奖;在2018年广州“职教杯”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代表团队获得冠军;2018年第二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赛铜奖;2019年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广东赛区)决赛一等奖、二等奖各两项,并成功进军国赛。
  3  “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保障
  3.1 加强宣传引导
  麦可思研究院在“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布暨研讨会”中报道,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6%)较2014届(3.8%)略有下降。在经济高速发展、且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的新时代下,高职学院学生的“自主创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更多表现在的宣传引导十分缺乏,在课程建设中融入“双创”教育迫在眉睫,加强对“双创”教育体系的宣传指导更是至关重要。
  3.2 健全体制机制
  为提高师生“双创”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应大力完善“双创”教育机构体系,可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分享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落实各项对“双创”工作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指定互联网创业扶持等政策。支持教师参与各类“双创”教育能力培训机构,打造专业团队,将“双创”教育课程不仅局限于公共课程中,更融入各专业课程建设中。
  3.3 强化督导落实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十分重视,但对其内涵的理解缺乏深度、系统系认识,过于肤浅和片面,没有把握文件精神的本质。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务部门没有体现出主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作管理的体系。高职院校应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配套落实大学生“双创”工作的孵化与运营: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平台,在实质上给予软硬件设施帮助,强化督导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许超,陈菁菁.以“互联网+”大赛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6(5):63.
  [2] 刘喻,卢晓春,陈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高教论坛,2017(7):110.
  [3] 朱颖婷,张敏,林德祺.“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J].科教导刊,2017(9):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2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