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地方高校图书馆对贫困农民的阅读服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认为制约贫困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知识贫困,地方高校图书馆对乡村贫困农民的阅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从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设施优势出发,分析高校图书馆向贫困乡村农民开放和提供阅读服务的可行性,并深入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对乡村贫困农民阅读服务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贫困农民 阅读服务
  [分类号]G252.17
  
  读好书能陶冶人的情操,开启人的智慧,鼓舞人的斗志,激发人的情感。对贫困农民来讲,读一本好书就可能开辟一条致富路,演绎出精彩的创业剧。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乡村,文化落后、知识贫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读书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大量的学科专业人员,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面服务。笔者就地方高校图书馆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来为新农村建设中对贫困村民的阅读服务问题进行研究,以求为建设文明、富裕、高尚、和谐的新农村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1 高校图书馆面向贫困农民阅读服务的重要意义
  
  1.1 贫困地区的知识现状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从许多调查研究情况来看,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贫困是与知识贫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贫困地区知识资源匮乏,知识存量严重不足,当地农民缺少报刊、图书以及互联网信息资源以获取知识、交流信息。同时,这些地方公益性资源供给不足,缺乏有效的社会教育机构。贫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数量有限、而且发展缓慢。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西华、商水等4个县现有的县级图书馆大多存在着经费短缺、馆藏建设困难、服务功能低下等问题,阅览室内存放的图书资料陈旧,当年订阅的报刊杂志甚少,贫困农民难以获取先进科技知识、科技信息,进而造成劳动者能力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更大。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剩余的老人和留守儿童怎样受教育,也是广泛开展农民阅读服务中会遇到的又一个难题。因此,提高贫困农民和留守儿童的文化素质,加强对他们的学习、阅读服务,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也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
  
  1.2 有助于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闲置资源
  地方高校图书馆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有比较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但由于其相对封闭,馆藏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据有关部门调查,有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利用率只占40%左右。一方面由于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相对过剩而得不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则是农村文化资源相对贫瘠,农民渴望获得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阅读服务不但能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而且能满足人们求知的渴望,同时还能打破固步自封的局面,增强服务功能。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积极走向社会,走进农村,到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去展示自己,为服务“三农”、加快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3 有助于贫困地区健康、和谐、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个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利用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会加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影响到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面向贫困地区乡村农民提供学习、阅读服务,把新知识、新技术送到贫困农民的手中,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其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贫困农民只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发家致富,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维护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1.4 有助于贫困农民的全面发展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一科学论断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贫困农民需要知识,需要自我发展,发展就离不开知识的获取。但由于条件所限,他们不能与文化知识、科技信息方面交流,直接影响其健康向上发展。高校图书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资源对于贫困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图书馆如通过各种途径为贫困农民阅读服务,使其获取知识信息,提升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对于改变他们的命运、使其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1.5 体现高校图书馆对贫困农民的人文关怀
  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指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认识到,图书馆在缩小社会成员知识差距、对处境不利民众进行社会教育方面具有责任。伴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展现人生价值、实现平等与公正,关注贫困农民,主动为其提供学习、阅读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2 高校图书馆对贫困农民阅读服务的可行性
  
  2.1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依据
  国家曾鼓励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目标,即:“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并在21条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延伸,是图书馆功能的辐射,也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近几年来,不少高校图书馆已向城乡读者开放,做了很好的尝试。2008年10月28日中国图书馆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通过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指出: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起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神圣使命”。由此而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开放已是大势所趋、时不可待。而地方高校图书馆拓展科学合理的、具有地区特点的社会化服务途径,为贫困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提供阅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2 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地方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其馆藏文献资源一般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笔者所在的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已形成了以重点学科资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农业信息资源丰富,拥有畜牧、农业、机械、林业、水利等各个学科领域的中外文图书、报刊杂志、电子期刊、多媒体光盘、音像资料等,这些文献资源都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息息相关。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但收藏有数量繁多、门类齐全的各种图书、报刊等资料,一般还都藏有丰富的电子资源,如国内外的光盘或网络数据库、自建的高质量特色数据库等,以适应教学和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每年都有最新书籍、刊物和数据补充进来,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对于那些渴望信息、渴望知识的农民而言是宝贵

的知识财富。特别是一些农业院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方面更加专业化,更加具有针对性,服务“三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高校图书馆还拥有一批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高素质的业务工作人员,其中部分人员有学士、硕士学位,他们可用所学的知识直接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除此,高校图书馆还可以组织已退休的农业学科的专家、教授发挥余热,服务于贫困农村,向农民传经送宝,帮助农民创业增收、发家致富,在新农村建没中做出新贡献。另外,高校实习生和大学生志愿者也是一支潜在的人力资源队伍,他们可以利用实习期和寒暑假去一些贫困农村为农民阅读服务,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2.3 高校图书馆有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设施优势
  现代地方高校图书馆已经远离传统意义上的藏书楼,成为现代化、开放式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伴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正逐步向数字化迈进,其配套服务设施和设备从硬件到软件也不断加强和更新,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网站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相连,使其各项业务能够通过网络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地展开,也能使文献科研信息的获得不再受地域的局限,从而使图书馆服务贫困乡村更加迅速、方便有序。
  
  3 对贫困农民阅读服务的途径
  
  3.1 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需求
  高校图书馆应派调查组深入贫困人口家庭,了解其实际困难和知识需求,以使对贫困农民的阅读服务具有针对性。同时,在调查的基础上也可到县、乡政府部门征求意见。一般而言,当地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能够为图书馆对贫困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给予启示。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订出计划,确定对贫困农民阅读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分析哪种方法最为有效,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积累经验。
  
  3.2 扶持贫困乡村建“农民书屋”,为农民阅读服务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规模、文献入藏量、自动化技术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贫困乡村却相形见拙。笔者在郸城、沈丘等县贫困农村调研中了解到,除乡镇有个体经营的小书店外,大部分乡村没有图书馆、图书室、农民书屋等阅读场所,农民更是摸不到书。高校图书馆若是把闲置的书架、阅览桌椅、电脑等设施以及那些复本量较大的、科普性、知识性、娱乐性、实用性较强的图书、报刊资料赠送给农村,帮助建设“农民书屋”,那将是对新农村建设、对贫困农民阅读的莫大支持,既可减轻高校图书馆书库压力,又可使众多的农村儿童和农民阅读受益。也可采取政府扶持、农民集资、高校捐助的办法把农民书屋建起来。建成后,要物色选拔事业心强、精明能干的知识青年任管理员。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长达两个多月的寒暑假,组织农民书屋的管理员学习和掌握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同时可开展农民阅读培训,如向农民讲解农民书屋的阅读办法和注意事项、借阅书刊制度等,并免费为农民读者办理借阅证。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读者阅读活动,如有奖知识抢答、讲述名人创业故事等,用这些简单易行的方式,激发农民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可利用农民书屋开办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儿童科普讲座、农民发家致富讲座等,力争把农民书屋办成服务于农民阅读的学习中心、新知识新技术传授中心、留守儿童教育中心。
  
  3.3 建立贫困乡村流动图书馆,服务农民阅读
  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服务贫困乡村农民阅读,是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笔者经过下乡调查后认为,从发展的眼光看,贫困地区农村每个乡镇都应该有流动图书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在贫困地区乡镇建设大中型新图书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贫困乡村距县城路途较远、居住分散等原因,贫困农民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市、县级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贫困乡村流动图书馆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高校图书馆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民读书难、无书读的情况,切实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想法,向他们提供那些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农副业指导性图书,如科学种植、科学饲养、科学栽培等,以及部分适宜儿童阅读的书籍;有关精神生活、娱乐休闲、健康卫生、婚恋情感方面的书籍等,也可能成为农民新的热点需求。这些书籍是农民的精神食粮,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使他们认识到知识能创造效益,从而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知识的获取。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星期天把图书期刊等读物用服务车送到贫困乡镇农村,服务农民阅读。图书馆还可以针对农民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如农业科技发展及创业与就业信息,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板块,随流动图书馆服务车巡回展出;同时编印农村政策、科学致富、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市场信息、种养技术等具有实用性、可读性的小册子,免费发给农民。如此,既给流动图书馆增添服务内容,又为农民阅读者送去了丰富的阅读资料,将为农民朋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3.4 举办各种阅读培训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主动地与校领导协调,邀请学科专业教师或专家、教授以及退休的科技人员,组成团队定期奔赴农村,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中青年农民;可开展知识性、科普性阅读讲座,进行创业指导、政策解读、热点透析、经营策略、普法宣讲、生活与健康等专题演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阅读活动和简单易行的方式,传授丰富的知识内容,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可组织教学、科研人员深入贫困乡村,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民讲授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科学种田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培训班是图书馆对农民阅读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根据农民的知识需求以某一专题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为农民群众排疑解惑。
  
  3.5 向郊区农民开放,为贫困农民阅读大开绿灯
  地方高校图书馆大都处在郊区风景秀丽之地,离农民较近。以往高校图书馆由于封闭式管理,近郊农民根本无缘步入高校图书馆。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图书馆都向校外人员开放。如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而无须出示任何证件。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采用全部开架的服务方式,校外读者不必提供任何证件,就可以与校内读者享有除借图书以外的同等权利,包括免费上网等。在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也逐渐向社会开放,如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厦门大学图书馆每年为校外读者办理借书证500个左右。
  高校图书馆向郊区贫困农民开放之后,图书馆内会增加不少农民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以诚相待,笑脸相迎,欢迎农民读者进馆阅读。图书馆还要做好充分准备,农民进馆之初由于不懂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稍不谨慎可能有违规现象。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在农民步

入图书馆之后,要有专业人员引领他们入座,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入馆阅读注意事项、借阅原则及规章制度等,而后带领他们进馆参观,让其熟悉馆藏、图书分类和报刊、杂志等,以便他们有选择地阅读,获取所需知识。
  
  3.6 设立阅读咨询电话,为贫困农民提供方便
  地方高校图书馆针对偏远贫困农民的咨询问题应设立咨询电话,邀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讲师、教授及农业科研人员轮流值班,解答农民提出的有关种养、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疑问。同时,就农民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作好记录,待向图书馆领导汇报研究后,及时向农民反馈。
  
  3.7 成立联合组织,优化阅读服务
  地方高校图书馆为贫困农民阅读服务,仅靠某一个图书馆的资源和技术力量远远不够,要将服务提供的各种资源组织化、集约化才会产生最大的效用。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在一定范围内需要联合起来,将有限的资源和技术以及人员进行优化,才能真正为贫困农民阅读服务提供最大化的帮助。
  同一地区或同一区域高校图书馆可采取联合方式,组织成一个联合小组或联合委员会,由地方各高校图书馆馆长或一名副馆长担任委员或联合小组成员,专门对该区域或地区的贫困农民阅读服务和发展进行调研,收集农民的意见及农民所需的实用科技资料和实用技术、最新科技信息等,通过整理后提出解决方案,而后分头去反馈办理。联合小组或联合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就贫困农民阅读服务的方式、方法和农民书屋资源的优化提供等重要问题进行商讨和决议。同时根据对贫困农民阅读服务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以较少的资源投入产生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各个地区或区域联合小组或联合委员会可以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吸取其好的经验,弥补一些不足,摒弃不利于贫困农民阅读服务的做法。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破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好为“三农”服务工作。图书馆应主动向乡村农民开放,切实做好对贫困农民的阅读服务工作;构建乡村阅读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贫困农民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精神食粮;尽快提高贫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其脱贫致富,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石洁灵.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方法与途径.图书馆学
  刊,20lO(4):83―85
  [2]叶爱香.论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怀.河北科技图苑,2007(2):15―16
  [3]李强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介入“农家书屋”建设.图书馆学刊,2010(8)185―86
  [4]童心成.论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 (4):98―99.
  [5]沈蕙.贫困地区高校图书馆知识援助及其途径探讨新世纪图书馆2009(3)・64―65
  [6]索娅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途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lo(3):60―61
  [7]毛玉清.高校图书馆别农村图书馆的援助机制建设.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0):75―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