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副版绘本,一“石”激起千层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低学段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设计新型独特,创新使用了副版绘本补充教材主体。教师需要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深入研究副版绘本的文本特点,合理利用副版绘本进行教学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自觉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副版绘本;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4-0085-02
  引    言
  依据低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乐于读图、识图的年龄特点,统编版低年级教材在设计思路上改革创新,体现了“绘本式教材为主、副版绘本辅助”的特点。二年级教材中有副版绘本的课文共计19篇,约占总课文的59%。副版绘本一般出现在教材页面底部,以连续发展的几幅图画、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故事,拓展阅读,紧密契合主体教材。这样的编排方式更适合低学段学生阅读。它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搭建文本教材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明晰学生的道德取向,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自觉成长,其作用不容小觑。
  一、副版绘本,由表及里,以故事讲述明事理
  1.童话故事,涵养道德认知
  童话故事具有人物形象活泼可爱、故事情节曲折有趣、想象大胆而新奇的特点。它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生活的距离,直击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成为懂得区分是非善恶、通情达理、感恩他人的人。二年级教材所有副版绘本中,有50%的内容皆为童话故事,可见编者用心之良苦。教师要努力充实童话故事人物形象,多角度引领学生与故事人物展开对话、与生活世界展开对话,让这些人物形象发挥充满正能量的强大精神引领作用。
  【案例1】“挑战第一次”(二年级下册第1课)
  副版绘本《小马过河》共8幅图,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故事以小马为主要人物形象,以小马的心理转变串联故事始终。小马挑战过河的紧张害怕,询问朋友后的纠结矛盾,最终通过妈妈的鼓励,小马勇于实践、挑战成功。童话故事中小马的形象其实就是每位学生“挑战第一次”的自我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绘本,分层创设三个不同情境,即小马过河前的心理、小马努力挑战和小马挑战后的欣喜,引导学生说出小马的感受;然后推“马”及己,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遇到挑战时纠结的心理。
  新学期的第一课以这样的童话故事开篇,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引领学生“代人物”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生活,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
  2.生活故事,引领道德判断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生活是一个丰富的整体概念,是人们所有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的应是学生的整体生活[1]。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的生活,并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文明人”。具有生活气息的真实故事,往往最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抓住学生的同理心。教材编者匠心独运,深入挖掘学生的生活,在二年级教材中编入了真实的生活故事。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交流”,由文及己,继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自省,在反思过程中进一步明白事理。
  【案例2】“大家排好队”(二年级上册第11课)
  这一课的主体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即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好队,旨在引领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排队、在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同时让学生明白排队也要讲究礼仪。副版绘本《守规则,懂礼让》以一名学生的视角,全面回归生活各大场景,让学生思考“规则”与“礼让”。副版绘本展示了排队遵守规则的画面,学生依据现有的认知,马上就会有统一的道德判断。接着,绘本中有人排队时临时出去了,来了一位年迈的老爷爷。最后两幅图片中有位小朋友着急上厕所,面对这样的场景,学生思考自己是否需要礼让。
  与副版绘本童话故事相比,这样的绘本画面,其实是给学生提出了道德判断的要求。皮亚杰在1932年出版了《学生的道德判断》一书,他认为,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判断是道德品质的核心,使学生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2]。面对这一课的副版绘本,教师要让绘本故事成为连接学生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学生对于公共生活“规则”的困惑,正是触发他们反思生活、实现生活反刍的良好契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利用这些副版绘本,尝试设计两难辨析或者冲突情境,如此引导学生在解决规则困惑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公共生活的理解,学会享有公共生活,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二、副版绘本,由点及面,以拓展材料阔视野
  1.主题拓展,丰盈道德情感
  在以往的教材中,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深入研究,查找及整合许多资料,所花精力多、时间多。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依据课文主题,在副版绘本处链接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材料。教师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对这些拓展材料进行合理利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盈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而实现最大教育价值。
  【案例3】“我爱家乡山和水”(二年级上册第13课)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美,以及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在本课“家乡的故事”环节中,编者拓展了教材主体资源,设置了副本绘本《傣家竹楼的传说》。教师通过一个小小的传说故事向学生传递以下信息:首先,我们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其次,让学生思考从传说故事中的傣族青年帕雅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最后,教师提问汉族有哪些动人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副版绘本的及時补充与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民族意识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2.多元拓展,提升道德素养
  统编教材的编者一方面在部分教材的重要环节拓展了指定性重点课外资源,如上述的《傣家竹楼的传说》;另一方面在部分教材中设置了开放式的多元拓展资源。面对如此丰富的副版绘本内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主题和不同材料,创造性地选择运用,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案例4】“团团圆圆过中秋”(二年级上册第4课)
  副版绘本《古诗词中的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大诗人李白名作《静夜思》和诗人张九龄所写诗文《望月怀远》中咏月思亲的佳句。这一拓展资源完全契合教材主题情境,和谐自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一读、诵一诵。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副版绘本中最后一幅图,画面中人物说,我也来说一句。这样的留白设置,基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学习差异,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表达提供了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角度、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几句自己喜欢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在小组里唱几首有关月亮的歌曲,也可以让学生当一回小诗人创编小诗句。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将其安排在课前准备、课中交流和课后延伸环节中。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在学校开展多种道德认知活动,在家庭开展多种道德体验活动,在社会开展多种道德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统编教材的副版绘本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散发着熠熠星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吟诵表演、游戏、故事续编等活动,让课堂“动”起来。这样的教材特点是对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重要实践。
  三、副版绘本,由此及彼,以实践指导促成长
  1.手工制作,完善道德品质
  【案例5】“我是一张纸”(二年级下册第11课)
  综观二年级统编教材上、下两册,在“我是一张纸”一课,编者在副版绘本《你知道吗》这一环节引领学生了解了古人造纸的故事;接着,无缝衔接教材,设置了“我们来做草稿本”的手工制作。这组副版绘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草稿本的制作流程详细而具体地向学生展示出来。
  将手工制作课程融入《道德与法治》教材,这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更是学科大融汇的最好体现。这样的活动设置特别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恰到好处地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绘本创作,磨砺道德意志
  统编版教材设计的副版绘本妙趣横生又构思精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形式多样的副版绘本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有效地将这些副版绘本做“一次运用”,更可以开发它的“二次運用”价值。
  【案例6】“试种一粒籽”(二年级下册第4课)
  副版绘本《小猴学种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小猴学种一棵桃树,却遇到了重重困难,结果一无所获的故事。绘本最后一幅图,老羊爷爷告诉它,种一棵树,要学会细心地呵护,还要学会施肥、浇水和除草等。教材以绘本形式展示了小猴学种树失败的经历。那么,教师可以思考,是否可以在课后延伸环节,也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绘本形式,依循老羊爷爷的指点,发挥想象,描绘小猴学会种一棵树的历程呢?
  如此目标指向明确的绘本创作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自然延伸,更是二度开发了副版绘本的德育价值。学生不仅在副版绘本内容中获得了道德启示,还能在创作绘本环节中磨砺自己的道德意志。
  结    语
  统编版绘本式《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其特有的编排和表达方式,推动着广大学生的道德成长。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努力对教材进行深度理解,以绘本为媒介,链接学生现有生活,引领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06):3-8.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许秋娴(1983.8—),女,江苏江阴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德育处副主任,曾获无锡市“教学新秀”称号,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1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