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饮食教育需要包容和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案例中的教师非常希望幼儿“不挑食”,重视教育中“一视同仁”的公平性,却无意走入了扁平化管理的樊笼,让生活中的饮食教育因“一刀切”的简单化操作而处处受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有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不仅提到要有“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更提到人际环境、情绪情感、生活卫生习惯等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饮食教育不仅要关注幼儿“吃了什么”,更要关注幼儿“怎么吃”,在“吃”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这才更符合生活教育的目标。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需要和偏好,饮食习惯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细致地了解幼儿的习惯、偏好,以及背后的原因,而不能武断下结论、盲目提要求。
  了解饮食习慣的特殊性,
  给幼儿多种选择。
  因为家庭、民族、生活地域的原因,不少孩子从小形成特殊的饮食习惯,所以幼儿园要给幼儿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例如,回族家庭的孩子不吃猪肉,幼儿园就可以提供一些其他补充蛋白质的肉类;有些孩子从小在家里就是菜和饭分开盛的,不接受菜浇饭混搭的形式,幼儿园可以让幼儿自己拿小碗、盘子,自己决定怎样盛放饭菜等。
  不知案例中的希希是不是也属于不喜欢菜浇饭的孩子,如果教师放手让她自己挑选,也许她的诉求很容易就能得到满足。
  理解饮食偏好的特殊性,
  让幼儿学会包容。
  曾经有一个上了初中的孩子,回忆起幼儿园生活时,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强迫我吃大蒜”,而老师强迫的结果是,他一直到上了初中,闻到大蒜的味道就觉得恶心。
  这种饮食偏好的特殊性,并不是一句简单的“不挑食”的要求就能化解的,如果教师能够包容,班里的其他幼儿也会认同这种特殊性。“阿明不喜欢吃大蒜,我却觉得大蒜很香,很好吃啊!”不仅是大蒜,芫荽、蚕豆、虾等,都会有因体质差异而带来的差异性问题。《指南》中提到要让幼儿学习尊重他人,“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在接纳和包容他人的“不一样”时,幼儿也会形成对自己的认同感。
  看清饭量大小的特殊性,
  让幼儿自己选择。
  《指南》还指出:“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饭量大小也是如此。有个叫睿睿的小朋友在小班时,因家人每天都严厉地要求他“多吃点”,形成强烈的心理压力,每次一看到饭,就会哭着要求“我只要一点点”,哪怕老师只给他盛一小勺,他也会哭着说:“太多了,我只要一点点。”后来,老师把勺子交给他,让他想吃多少就盛多少,他挑了一点点,回到座位,很快就吃完了。老师对他能够吃完自己盛的饭表示赞赏,他的心理压力逐渐减轻,再也不说“太多了”,而是每天自己盛饭,每天愉快地吃完。经过一个多月,他的“一点点”其实已经跟普通的小朋友差不多了。
  幼儿成长进程不一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看清这一点,让幼儿自己决定,减轻幼儿心理负担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能力。
  了解能力强弱的特殊性,
  引导幼儿多锻炼。
  在“我不想吃”的背后,有时还藏着幼儿“我不会吃”的秘密。
  在大班陪餐时,男孩小武表示他不吃虾。当我表示奇怪的时候,班上老师也说:“他从来不吃虾。”我很好奇,便“喃喃自语”道:“虾的营养很丰富的,为什么会不吃虾呢?”小武马上说:“豆腐里面也有蛋白质,营养也很丰富呢!”原来,他对营养还挺在意的啊!我也摆出对营养很有研究的样子说:“豆腐的蛋白是植物蛋白,虾的是动物蛋白,它们可不一样,对长身体的作用不同呢!”我的话对小武产生了作用,他停下来,看着别人碗里的虾,轻轻说:“我不会剥虾。”后来,在老师“试一试,你应该能行”的鼓励和小伙伴们“看,先把虾头剥开”“虾尾巴一拉就掉下来了”“剥不下来的可以用牙齿咬”等七嘴八舌的建议和示范下,小武尝试着剥了一只虾,愉快而骄傲地放进了嘴里。
  无论小班还是大班,幼儿动手能力都存在差异性,在剥蛋壳或橘子皮、剔骨头的时候,可以让能力弱些的幼儿先少吃一些,进行尝试。幼儿的“秘密”需要教师用细心和智慧去解开,也需要以经常性的练习来解决。
  理解幼儿的特点,包容他们的不同,让幼儿“自主进餐”,决定吃什么、吃多少,了解自己、锻炼自己,“吃”还是“不吃”就不再是问题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7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