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知识转移载体的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和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因知识载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隐性知识空间转移、隐性知识人际转移、知识的语言转移、知识的文献转移、知识的网络转移等。不同知识转移机制下知识转移效率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图书馆在多种知识载体并存的状态下,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转移方法和途径,可以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载体 机制 效率
  [分类号]G250
  
  随着社会对图书馆本质认识的深化,尤其是知识管理理论方法的引入,“知识”逐步成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概念。按照知识管理原理,知识转移是连接知识与读者的基本手段,是知识从拥有者(知识源)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能脱离载体独立存在,因此知识转移机制和效率与知识转移载体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转移载体有着不同的知识转移机制,而不同的知识转移机制也会产生不同的知识转移效率。
  
  1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
  
  知识转移机制“是指实现知识转移的内在方式和途径,它既指一个过程,也指调控的手段和方法”…。知识转移机制总是与知识的存在状态相关联,而知识的存在状态又与载体密不可分,因此知识转移机制总是以一定的知识转移载体为前提。在载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知识的存储方式以及相对的知识转移机制也不尽相同。按照知识的可表达程度,英国物理化学家波兰尼(Polanyi,M.)把人类知识分为两种:“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关于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图书馆既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所蕴含的海量显性知识,也拥有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拥有的隐性知识。
  
  1.1 隐性知识的转移机制
  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表现为个人经验、印象、感悟、技术诀窍、心智模式和组织惯例等。它的重要性在于它制约和支配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掌握的深度,是个人进行思维的基础,具有指导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的作用,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人的实践能力、实践性质和实践成败。
  1.1.1 隐性知识的人际转移 隐性知识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给知识转移带来了困难。在实践中隐性知识转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往往通过知识默会、情态理解和行为模仿等方式,逐步把一方的隐性知识传递并转化为另一方的隐性知识。这就是说,隐性知识的人际转移机制是建立相应的活动场景,把共同实践活动作为知识主体与他人的知识转移途径。
  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隐性知识转移主要是为了提高图书馆组织性能和工作效率展开的,其基本点在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活动,知识按照流动规律从高势能的一方向低势能的一方转移,直到双方知识势能达到均衡。要想使某个人具有每种知识和能力,最简单的途径就是把他放到相应的岗位上;要想使每一个馆员都具有各个岗位的知识和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有计划地轮岗。
  1.1.2 隐性知识的空间转移隐性知识依存于人的大脑,与其生产者和拥有者高度合一,只有他本人或通过他本人才能利用,而且随着认识主体――人的死亡而消失。在人脑作为知识存储体的状况下最有效的空间转移模式就是它的生产者、储存者本身――人的位移。在知识转移的原始阶段,要把一个消息、一种经验传递到异地,就必须到异地去。在这里人充当了最充分的知识载体,人的转移是最有效的知识转移。在图书馆,隐性知识则表现为图书馆员在各种业务操作中形成的经验知识以及凝聚在图书馆战略、文化、制度上的知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空间转移,如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转移,最直接的措施就是专业人才的内部调配和外部引进。
  
  1.2 显性知识的转移机制
  显性知识是可以用文字、符号、音像媒体等进行编码处理的知识,主要包括有关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数据库、说明书、文档、规章制度等形式。显性知识经过分类整理后可以方便地加以检索,可以在信息网络上快速传输。图书馆显性知识主要是指那些以各种载体形式存在的知识馆藏,包括传统的实体馆藏和各种数字馆藏。图书馆是凭借显性知识提供服务的社会机构,“将馆内知识转移给其用户的过程,是图书馆本身价值的集中体现”。当图书馆现代技术发展到读者不依赖管理者参与就可以顺利获取知识的条件下,馆藏知识显得更加重要和不可或缺,而馆员的价值在于为读者提供馆藏知识转移平台和机制。
  1.2.1 知识的语言转移机制 语言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人们通过自然语言表述所要传递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转移。自然语言传递的知识不同于隐性知识,它是通过概念的逻辑组合来表达的体系化了的知识。在这里我们把语言定义为生理学上的概念,即人类在不借助其他工具的状态下所发出的可以被对方接收的声音信息。语言的基本特征首先是它的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指非物态化、以空气为媒介的流动状态,其流动速率完全由发出者来控制,接收者只能按照对方的速率来接收。其次,语言的交流是一种现场的交流,言语依赖空气的振动传播,人们声带所制造的空气振动十分微弱,通常人们的对话范围无法超出一个房间,即使纵声吼叫,也难能百步。再次,语言交流是一种即时交流,语言是~种流动信息,稍纵即逝,直接影响着知识的延时交流。
  知识的语言转移不依赖大众传播媒介来做中介物,转移方在使用语言表达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做出示范和暗示;接受者可以直接了解传者的情绪或个性等特征,从而让接受者更准确地理解所要传递的知识。基本特点是双向性和对象性。双向性是语言在交流过程中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如座谈、辩论、讨论等。这种交流由于能迅速获得反馈信息,所以这种交流的基本特征就是双向交流。对象性是指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而自言自语只是一种反常的语言现象。由于自然语言交流具有以上特点,所以迄今为止仍然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形式。在图书馆,知识的语言转移机制主要体现为馆员间的管理经验交流和对读者借阅行为的指导、答疑和教育等。
  1.2.2 知识的文献转移机制 纸型文献是物化知识的典型代表,也是图书馆藏的重要基础。纸型文献区别于其他形态知识的最根本特点是它储存在体外实物载体上,并随着载体的移动而移动,人们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就可以直接阅读文献,提取知识。知识的存储载体、转移载体和阅读载体三者合一是纸型文献的重要特性。
  在纸型文献知识与载体合一的状态下,知识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载体的转移。于是就会发现知识转移必须具备一个基本前提,即读者必须接触到文献本身。在读者与文献的距离如何消除和怎样消

除的问题上,可以推演出两种模式:
  读者主动接近文献。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人是可以移动的,人的移动是消除与文献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要买书就得到书店,要读书就得去图书馆。在图书馆实践中,读者的空间位移以接近文献,即为到馆读者服务还是目前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服务项目。这种模式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而且读者数量众多,需求各异,知识接受者的需求是知识转移的内在动力。要提高这种动力,就要对读者进行教育,增强其利用文献的意识和能力。
  文献主动接近读者。在图书馆,文献的转移是知识转移的基本手段,但文献自身并不会移动,只有通过人的介人才能实现空间的转移。作为知识转移的主导方面,通过图书馆员携带文献移动来实现文献的空间位移,已经成为文献接近读者的基本手段。不难看出,文献就近读者或者是读者就近文献,这两种模式之间目的尽管相同,但却反映了文献服务机构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意识的重要差别: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
  1.2.3 知识的网络转移机制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网络的发展,引领我们逐步从纸型文献为代表的传统纸文献时代走进了网络传播时代。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网络为知识转移奠定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使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观念和机制上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据网络的存取功能,可以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把网络状态下的图书馆知识转移划分为两种:
  馆藏知识网络化。馆藏文献数字化传输是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和共享程度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基本手段。“网络传输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知识与载体良好的可分性”。那么将馆藏知识从存储在体中分离出来,加载于专门用于知识传输的载体之中,便可实现知识的远距离转移,提高馆藏知识的利用率。图书馆选择馆藏中用户最需要和具有特色的图书、资料,利用文献数字技术将其转化为数字知识,再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知识资源的传播范围得到扩大,知识的共享程度得到提高。
  网络知识馆藏化。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使网络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利用各种知识资源,获取电子版全文资料。图书馆借助网络将大型图书馆、数据库、信息库联结起来,使其成为本馆的虚拟馆藏,方便读者远距离检索、查阅和利用。我国正在建设和发展的高等教育信息网就已经将许多高校的数字资源联结在一起,实现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2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效率
  
  知识转移效率是知识转移的效果与知识转移所付出的工作量之间的关系,即劳动成果与付出的劳动量的比值。“知识转移效果为所获知识的主体范围大小及所转移知识的丰富度,它表达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所转移的知识量”。而知识转移所付出的劳动量则是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乘积。那么,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首选目标就是对效果的选择,即知识丰富性和对象广泛性的选择;而在知识转移效果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效率问题可以归结为对知识转移最短路径、最低能耗和最小时长的方法和途径的选择,亦即对知识转移机制的选择。
  
  2.1 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
  对知识的认识论研究成果表明,个体所能表达的知识远远少于他所知道的知识,遗憾的是知识的可表达程度恰恰是对知识转移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人们在生产生活时间和科学实践活动中获取了大量关于自然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知识,这种知识产生并储存于人的大脑。“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具有学习、交流的能力,具有对知识进行组织、控制、传播的能力,具有决定、选择知识传递对象和方向的能力,但是人作为知识载体的通信能力是有限的”,研究认为,“脑在进行意识活动时必定向外发送电磁波,但极其微弱,携带的意识信息量极其微小,原则上不可能被其他脑接收到”。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文字和图表明确表达,别人很难用通常掌握间接知识的方式来获取,只能通过对方的行为及其结果来体验、感受和领会。因此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通常比较低,而且难以测度。隐性知识的人际转移活动中,知识接受方的主观意愿强弱和心智能力的高低等是决定隐性知识转移效率的主要因素。
  隐性知识空间转移最原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人本身的转移。这就是人才流动,而人才流动的本质之意就是知识转移。人一旦成了知识的载体,人就成了知识性财富,就成了社会发展竞争的对象。在这样的情景之下,知识的空间转移效率就完全取决于人的流动的频度和速度。对于图书馆来说,人才的流动包括图书馆内外的流动、图书馆内部各个岗位人员的流动和图书馆内部不同级别人员身份的变化。要想某个岗位拥有某种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进或者调整具有这种知识和能力的人员到这个岗位上去工作。
  
  2.2 知识的语言转移效率
  自然语言作为一种现场交流,能对人体视听感官作多重的综合刺激,高度调动人们的注意力,促进思维活动,并且使听众在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同时受到影响,从而提高受众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增强知识转移效率。迄今为止,自然语言不仅是人们情感沟通的基本途径,而且也是人类知识转移中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无论是古代的师徒相授,还是现代的课堂教育,都是通过语言这种基本的知识转移方式实现的。试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l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试验,并于1967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据此可知,人类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其获得所有信息的94%,……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由此可知,现场交流的环境中,知识的语言转移效率通过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特性得到最有效的保障。
  知识的语言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有:①转移方,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概念的准确性、语音语调的清晰程度以及语言的速率;②通道方面,传播环境的噪音高低、传播距离的远近也是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重要方面;③接受方,接受者的人数多少、知识接受的意愿强弱、自然语言的识别能力高低、个人的听力等。图书馆必须借助语言这种的知识转移工具,并以个别交流和课堂教学方式对馆员和读者进行关于知识管理和利用的教育,提高显性知识转移的效率。
  
  2.3 知识的文献转移效率
  文献是一种物态化知识,文献的转移是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基本方式。在纸型文献环境下,知识通过贮存编码实现了发送和接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不仅克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转移模式对知识转移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噪声的干扰,避

免了知识转移中的多次传递知识异化,实现了交流双方在意思理解上的一致性,达到了最佳的阅读效果,从而提高知识的转移效率。因此纸质载体文献仍然是大众阅读的主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人们利用各种文献的比例,印刷型文献占56%,视听文献、机读文献占17.2%和9.9%”。
  为了确证纸质文献在知识转移中的地位,刘渊、刘晓清两位学者对纸介质和电子载体两种不同的信息载体阅读效果的实验研究。她们将筛选出来的阅读能力无显著差异的86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读纸介质载体;另一组读电子载体,在同一时间,同一个计算中心机房,选用与专业有关的同一阅读内容,进行阅读效果实验。实验结果:对纸质载体的阅读的平均效果(得分)是79.23分,对电子载体的阅读的平均效果(得分)是71.65分。由此证明,“纸介质载体的阅读效果要好于在电子载体上的信息的阅读效果”。
  影响知识的文献转移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文献传递服务的主动性、传递工作界面的友好程度、读者对知识的需求程度、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等。通过文献存储载体的位移来实现知识转移离不开人力(包括运输工具)的参与,所以存在明显的弊端:第一是速度慢;第二是代价高,制约着知识转移的效率。
  
  2.4 知识的网络转移效率
  网络载体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的原有传递方式,彻底摆脱了知识转移对实体载体的依赖,从而使知识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内以光、电的速度传递,为满足科学的发展对知识转移的要求提供技术保障:①网络传播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并实时更新。以光纤和通信卫星为传输介质、以异步转移模式为信息交换方式、利用同步数字系列传输设备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使信息传递速率达到GB/s以上,使知识的空间转移空前便捷。知识在生产的同时就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当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地震之际,几乎同时网上就出现了相关快讯。②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信息量上可以与海量信息的网络媒体相提并论;网络的存贮空间所能承载的知识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只要你需要就能找到与你相关的知识。③网络传播完全打破了物理上的空间概念。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距离不再是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知识转移的障碍也因此得以排除。④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加快了信息查询与检索的速度。举手之劳就能够搜索到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的符合阅读者要求的资料信息,节省了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了知识转移的效率。
  网络带给知识转移的革命在短短几十年问就已经震撼了所有人,它将赋予知识转移的意义远远超越我们现在的想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 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在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效率甚至仅仅取决于你的信息意识和能力,取决于你的设备状况。
  
  3 知识转移机制的逻辑演进
  
  同任何事物一样,知识转移机制的发展也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
  
  3.1 不断优化的知识转移机制
  在知识载体多元化的今天,进一步探寻不同知识载体的存在价值就会发现,知识转移机制总是依据载体形式而不断优化。在知识载体体系中一些曾经十分神奇的知识载体的主流地位由于其功能的局限性而被逐步取代;而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性优势的新型知识载体才有可能加入到知识载体的家族之中,成为主流载体。从过去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转移,到作为原初状态的物化知识的自然语言,再到知识的纸型文献的转移,再到数字化知识的网络转移,形成了一个发展的链条。历史上从甲骨、钟鼎、竹简到纸型文献、电子文献;从鸿雁传书、古代邮驿到现代邮政、电子邮件;从烽火台、信号灯到电报电话、卫星通讯等等。按照这样的历史逻辑,每一次演进都会推动知识转移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知识转移载体体系中主流载体地位的更迭反映了人类知识转移的发展和进步。
  
  3.2 各种知识转移机制功能的复加
  研究表明,知识转移载体的在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这种序列性并非以旧的载体消亡为代价,并非以一种知识转移载体完全替代另一种载体。“人类传播的历史是传播系统的复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从一种系统转向另一种系统”。人们没有因为纸质文献的出现而失去自然语言的功能。因为语言是现场交流中效率最高的知识载体,纸型文献只是将需要科学严密表述的语言用符号记录在载体上,从而使之传之久远。同样人们也没有因为有了电视、有了网络、有了手机等现代知识转移工具而放弃对自然语言和纸质文献功能的利用。因为网络阅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高速度远程传输,且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的支持,而纸型文献则可以直接阅读,人们不会简单放弃千百年形成的阅读习惯。
  
  3.3 知识转移机制的综合化
  载体间的相互兼容更能突出信息载体的演进逻辑。“科学信息交流的职能不是任何一种载体、一条渠道能独立承担得起的。要完成科学信息交流的使命,往往需要多种载体及多条渠道的相互配合,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合理的信息载体体系的支撑”。知识转移载体体系中具有不同性能特征的信息载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彼此协调配合,可以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复合型图书馆就是多种知识载体同存,优势互补,给读者获取知识提供更丰富的渠道,也给图书馆员创造更多的知识转移手段。比如在高校图书馆本科生通常利用纸型文献的阅读来吸取知识,而研究生和教师则有条件更多地选择数字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总之,随着人类知识的表达方式改善、知识载体进步和多样化,并以其各自的优势相互兼容补充,为图书馆知识转移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载体的优势,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效率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克荣,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理论探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65―68.
  [2]Polanyi M,The study of man,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57:12.
  [3]郭春侠,储节旺,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研究图书馆论坛,2008(3):91―9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5]贺巷超,文献价值论――现代文献学的价值论解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D08:94.
  [6]卢兵,岳亮,廖貅武,联盟中知识转移效果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84―88.
  [7]肖燕,基于信息载体通信能力的知识服务模式分析,情报杂志,20LO(8):65―68.
  [8]苗东升,论信息载体,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24―28,
  [9]解月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6.
  [10]杨桦,葛玉红,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的比较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177.
  [11]刘渊,刘晓清,信息载体对阅读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0(1):85―87.
  [12]张意轩,刘桐羽,我国网民达4,2亿手机网民2.77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7―16(4).
  [13]德弗勒,鲍尔一,洛基奇,等,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1
  [14]方卿,论网络载体主流地位的确立,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1):5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2.htm